讀書推薦~《刀鋒》毛姆


讀書推薦~《刀鋒》毛姆


這本小說是作者毛姆四部著名長篇小說中的最後一部,作者毛姆在開篇指出:之所以將之稱之為小說,純粹是因為不知還能如何歸類。

這部作品全文是以作者第一人稱敘述的,文中提到的所有事蹟內容都確有其事,都是源於作者和身邊友人的親身經歷。下面給各位讀者簡單介紹一下。

書名“刀鋒”一詞出自印度教聖典《迦託·奧義書》,意思是指“悟道之途艱辛困難,如同跨越鋒利的剃刀”。因此各位讀者看到這裡可能認為本書是一部探討類似“生命意義”等等老生常談話題的學術性作品。但並非如此啊~

故事背景的設定是在1919年至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美國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宣佈中立。當歐洲的英國、法國、德國打的不可開交、無暇他顧的時候,美國政府和許多民間資本迅速發展海外貿易,佔領了拉美、遠東等地的貿易市場。加之以當時的德國和拉丁美洲地區存在競爭關係,不太對付。美國就讓德國起開一邊子去了,對英國和法國進行了彈藥及生活用品等等的貿易往來。這麼一折騰,歐洲大陸那邊掐的挺熱鬧,美國這邊賺的盆滿缽滿。美國就迎來了自1919年到1929年的黃金十年。也就是本篇故事的開篇時間。

下面介紹一下作品的故事線。其實說故事線有點牽強,其實就是作者以自己為視角,隨著時間的推移來敘述的幾名故事主人公的經歷。作者以自己為故事線,穿插進各個角色,使得發生在不同角色身上看似散亂的事情變得順理成章,讓讀者讀起來既輕鬆又感到妙趣橫生。雖然在故事的敘述過程中作者努力做到忠實原意,不依自己意願改動他人的行為、言語。但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仍能很自然地感受到作者所思所想,並因作者的別出心裁而發自內心地愛上這本書。

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很好,值得大家自己讀讀,所以不具體展開幾位主人公的故事內容了。

作品當中講的是一名叫“拉里”的小夥子,他作為一名飛行員經歷了一戰,並在戰爭中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戰爭結束後,他作為一名戰爭英雄榮歸故里,在家鄉迎接他的是諸多親朋好友和美麗的未婚妻“伊莎貝爾”。大家一致看好這個優秀、帥氣的小夥子“拉里”,都等著有朝一日能趕快參加他們二人的婚禮。讓大家倍感意外的是,從戰場上回來的“拉里”並不想找一份優厚、穩定的工作,而是打算去一趟巴黎,目的是“閒晃”。

隨著時間的推移,作者數次與“拉里”接觸,逐漸展開了“拉里”求知探索的目的與過程。在“刀鋒”這部作品當中,關於描寫“拉里”的內容並不佔很大篇幅。而更多的是敘述出現在作者和“拉里”身邊的各種角色,通過對這些人物的描寫,作者描繪出了一幅美國近代浮世繪。每一個人物都性格鮮明,都擁有獨立的價值觀,都有各自不同的追求和執念。隨著時代浪潮的推進,他們就像是大海中的一艘艘帆船,向著不同目的地前行,雖然希望在前進的過程中能夠再次相遇,有所交集,但是沒有人原意修改自己的航向(無論從哪裡出發,走到哪裡,都是自己的風景)。令我感動的是,作品中的人物都遵從了自己的內心,無論追求的是物質也好,虛榮也罷,他們都努力活成自己希望的樣子,即使是死亡也無法阻擋他們的腳步。單單這一點就十分令人動容,就追求來講,我想我們是沒有權力對別人進行指摘的。在“刀鋒”這部作品當中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微妙的態度來面對別人。從字裡行間當中,讀者能感受到的是作者的謙遜、幽默和聰穎。

而對於“拉里”追求的是什麼?他會得到怎樣的答案?就請各位讀者自行發現吧~~


讀書推薦~《刀鋒》毛姆


你沒有生活在你渴望的生活中

你成不了自己心目中的那個人

你只活一次

你認命吧

你裝作沒聽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