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娃娃的健康與免疫,來自媽媽,寫給孕產期媽媽們

娃娃的起跑線,在哪?

舉個例子,換季了,流行性感冒又來了,班裡總有那麼幾個娃娃,每年總要病那麼幾次,一病最少一個星期,落下的課,心疼啊!

這樣的娃娃上的越是名校,被其他娃娃從起跑線上落下的距離就越遠。

是不是有點南轅北轍的意思?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健康是1,權力、金錢、名望、地位、事業,都是1後面的0,0再多,1倒下了,0就是0,沒有任何意義。


娃娃也一樣啊!連1都沒站穩,如何去創造1後面那些萌萌噠0呢?


追本溯源,娃娃的健康與免疫,來自媽媽,寫給孕產期媽媽們


不管爸爸媽媽們是否願意接受,娃娃的起跑線,是健康,健康才是免疫的基石,有了良好的免疫力,才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那如何鑄造娃娃的健康與免疫呢?

生命早期的1000天,至關重要,孕期一直到孩子2歲,都是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基礎的階段。


追本溯源,娃娃的健康與免疫,來自媽媽,寫給孕產期媽媽們


孕期營養,不僅僅關乎到媽媽的健康,更是關乎到胎兒的健康。

有些媽媽會說,沒關係,我身體裡的營養素足夠胎兒用了,哪怕我少用點也行。

母愛向來是偉大的、無私的,不然不會有這麼多母愛的讚歌,但是,有些實際問題不是用道德來實現的,而是科學。

脂肪,對人體重要吧?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大腦發育、智力視力發育,都離不開脂肪,以及脂溶性維生素、礦物質的參與,但是,這些營養物質之所以能夠從媽媽體內通過胎盤運送給胎兒,必須要有一個前條件,那就是媽媽體內的量,足夠多!

否則,媽媽體內缺,胎兒更缺!


而媽媽營養不足,即便能夠順利娩出,也可能會存在體重過輕體質較弱的情況,這樣的孩子養起來要格外用心,花十二分的力氣也無法彌補在媽媽肚子裡缺失的營養,長大以後患成年人慢性病的幾率也會大大增高。

所以,在孕期攝入足量的營養,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負責,為孩子負責,也是為整個家庭負責。

追本溯源,娃娃的健康與免疫,來自媽媽,寫給孕產期媽媽們


不僅要知道要吃什麼,更要知道不吃什麼。

當然,偶爾的貪嘴不是不可以,但只有在身體素質良好的情況下才是允許的,就跟銀行卡里的存款足夠多,偶爾買一個lv包也是可以承受的;

如果本身體質弱,飲食方面又做不到營養均衡,還要吃無法給胎兒供給各類營養甚至對胎兒發育不利的食物,那無異於在透支信用卡。


對於孕期飲食,可以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議,在合理飲食,營養均衡的基礎上,適當補充各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素,但永遠都不要期望這些膳食補充劑能夠發揮奇特的作用來彌補不好好吃飯的空缺。

任何營養素的補充,都是在飲食的基礎上才有作用,如果能夠跟五穀雜糧一起吃下去才是最好的。換句話說,只有當營養素在食物裡,才是被身體消化吸收利用的最好方式。


追本溯源,娃娃的健康與免疫,來自媽媽,寫給孕產期媽媽們


如果孕期並沒有那麼注重營養,當孩子生下來以後,是有彌補的方法的,雖然不能百分百彌補,但千萬不能自暴自棄,我們每一次科學育兒,對孩子來說,都是在往孩子健康儲蓄卡里存錢。

首先,母乳才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倡導,0-6個月的孩子,要純母乳餵養。

所以,媽媽乳汁的營養就至關重要,這跟媽媽自身的身體素質也是息息相關的。產婦的飲食可以參考孕婦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要做到食物多樣營養均衡烹調合理。

不同的是,當娃娃在肚子裡的時候,媽媽吃了不好的食物,對孩子的影響是看不到的,但孩子出生以後,母乳餵養的娃娃,媽媽吃了比如魚、蝦等食物,有可能就會造成孩子過敏,這個時候是可以看得見的。

娃娃在媽媽肚子裡,也是一條生命,如果媽媽營養不足導致孩子各種難受,媽媽會不會很心疼?所以,不論孕期還是母乳餵養期,都一定要保證自己和孩子的營養充足,讓孩子在營養充足的滋養下健康茁壯的成長。


如果因為特殊原因,無法給寶寶純母乳餵養或者母乳餵養,一定要給寶寶選擇一款最接近母乳的奶粉,最大程度的彌補媽媽的遺憾,以及娃娃無法從母乳中攝取的營養。

關於奶粉的選擇,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智慧媽媽,快來學著做奶粉測評師吧》;孕期營養,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寫一篇文字推送分享給有需要的媽媽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