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懷著心中無限的痛,緬懷疫情中逝去的英雄

自古以來,清明節主要用來表達對已逝先人的緬懷,但在今年又有了多一重的含義。為了紀念和緬懷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及逝世的同胞,國家將今天定為全國哀悼日。

清明節,懷著心中無限的痛,緬懷疫情中逝去的英雄

大聖此去欲何?戰病毒護百姓!

面對新冠病毒的冷漠無情,只有守望相助,才能共克時艱。在疫情爆發初期恐慌情緒四處蔓延的情況下,對病毒同樣一無所知的廣大醫務人員毅然決然的站在了抗擊疫情的前線,和其他各個戰線的同志一道,築起了保護人民的鋼鐵城牆。在疫情重災區湖北醫療體系瀕臨不支的情況下,兄弟省市醫務人員完美詮釋了共赴國難的犧牲精神。

“大聖此去欲何?戰病毒護百姓!倘若一去不回?那便一去不回!”2017年度火遍中國的電影悟空傳中的經典臺詞,在此時此刻更讓人感同身受。在國家的堅強領導下,一線人員浴血奮戰,終於讓我們初步看到了戰勝疫情的曙光。

清明節,懷著心中無限的痛,緬懷疫情中逝去的英雄

清明,讓我們為英雄們默哀!

截止至4日早間,我國近九成新冠肺炎患者已治癒,現僅存兩千五百餘例在院患者。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美國現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28萬餘例,目前治癒率不到1成),這無疑是偉大的勝利。但在偉大的成績背後,一線抗疫人員付出了巨大犧牲。

李文亮同志、劉智明同志、張抗美同志、柳帆同志等皆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病毒,最終因公殉職。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些光輝熠熠的名字必將被祖國所銘記。

記得有外國友人對中國有這麼一句評價,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保護著。中國人的確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保護著,解放戰爭中的人民解放軍、新中國成立初期研製核武器的科學工作者,再到如今抗擊新冠肺炎的醫務工作者,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領域的英雄。

清明節,懷著心中無限的痛,緬懷疫情中逝去的英雄

化悲痛為力量,我們用行動致敬英雄們!

擦乾淚水,我們迴歸崗位勤奮鬥,助力經濟發展,也是一種致敬!作為同道,我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即使是一個普通的醫務人員,也可以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學習英雄們的奉獻精神!

各個崗位的廣大勞動者,特別是因為疫情身處逆境的外貿行業、餐飲服務業、電影娛樂行業等等同胞們,如何生存發展,如何順應復工復產的“加速度”,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加快返崗返程速度,厚植愛崗敬業精神,立足工作崗位,擔當作為勤奮鬥、攻堅克難勇創新!拿出勇氣和擔當,用實際行動向英雄致敬!

世界上沒有,也不可能有架著五彩祥雲從天而降的英雄,只可能有挺身而出守護我們家園的凡人勇者。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讓我們共同銘記那些為了人民的歲月靜好而負重遠去的英雄,讓我們記住英雄們,在今天,請為他們默哀,讓我們今後的日子裡,也永遠記住他們!文末,讓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再次向英雄們致敬:新冠抗疫無硝煙,白衣天使逆向前,生死度外無所懼,人民生命掛心間。救死扶傷身先去,捨生忘死未等閒,換得普世人皆健,留得英名萬古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