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危機,中美交換位置?

世紀危機,中美交換位置?

文|國傳觀察者 圖|國傳智庫

世紀危機,中美交換位置?

當地時間3月9日和3月12日,美國三大股指遭遇暴跌,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普500指數雙雙跌幅破7%,兩次觸發熔斷。

而美國上一次觸發熔斷,是在1997年10月27日。

目前,全球資本市場哀鴻遍野。

美國三大股指收盤跌幅都逼近10%。三大股指均已進入熊市,累跌超出25%。3月12日,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收跌11%,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德國DX指數跌12.24%,創1989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法國CAC指數跌12.28%,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13日開盤,韓國Kospi綜合指數早盤暴跌8%,日本日經225早盤下跌超6%,重挫至2016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澳大利亞ASX 200早盤下跌超過7%,已從上個月的高位下跌30%跌入熊市。

造成全球危機局面的兩個關鍵性因素是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和石油價格暴跌。

但如此驚心動魄的瞬間不斷上演,不知道我們是“有幸”還是“不幸”見證了歷史。


世紀危機,中美交換位置?

世界衛生組織11日宣佈,COVID-19已成全球大流行態勢。

1.前期麻痺大意的美國嚐到了惡果。

10日到11日,美國各州檢測確診人數過千,美國疾控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告訴議員們,部分地區疫情已經失控(beyond contaiment efforts),而且控制疫情的窗口“已經錯過”。包括美國NBA球星戈貝爾、影星湯姆漢克斯夫婦等在內的多位名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被高度懷疑感染風險。

但目前,美國國內的公共衛生體系還完全沒有為此做好準備。核酸檢測試劑嚴重缺乏、救治醫院無法確認,高昂的醫療費用也將極大限制民眾接受醫療服務的範圍與程度。新冠肺炎在美國大肆流行似乎是肉眼可見的未來。

2.伊朗和意大利目前是感染最嚴重的地區,但疫情還可能向歐洲和中東的其他地區擴散。

意大利考慮對日常生活施加更嚴格的限制,並於週三宣佈了數十億歐元的財政救助措施。而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有包括高級副總統和兩名內閣部長在內的多名政府高官被診斷出感染了COVID-19,死亡人數達到354人,僅次於中國和意大利。

病毒肆虐給全球醫療系統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人們對病毒的擔憂也進一步加劇了對世界經濟的悲觀情緒,各國越來越嚴厲的隔離措施更是直接導致全球生產、交易系統的中斷和停滯。

從行業角度來看,疫情蔓延對全球旅遊、交通運輸等行業將造成直接衝擊;對產業鏈全球化的製藥、半導體、汽車製造等行業以及強順週期的能源行業將造成較大影響。華爾街的擔憂在股市的傾瀉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世紀危機,中美交換位置?

與此同時,石油價格出現歷史性暴跌。

3月8日以來,石油價格遭受自從1991年美國軍隊即入侵科威特在伊拉克展開空襲後的歷史性暴跌,全球石油基準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22%,最新報每桶35.45美元。美國石油交易價格為每桶33.15美元,跌幅近20%。

世紀危機,中美交換位置?

起因是沙特阿拉伯率先限價,爭奪市場。

美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預計今年第一季度每天將生產約1300萬桶石油。原本俄羅斯已經厭倦了減產以穩定價格,認為供應限制政策為美國頁岩石油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因此不願再遵守限產的OPEC +協議。

沒想到,原本打算拉上各國繼續限產、提高油價的沙特阿拉伯決定先於俄羅斯發動價格戰,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在3月8日晚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阿拉伯輕質原油期貨價格4月在亞洲的官方售價(OSP)下調6美元/桶,較阿曼/迪拜原油貼水3.10美元/桶;將面向歐洲西北部出口的官方售價下調至每桶10.25美元,較洲際交易所的布倫特原油價格低8美元。

世紀危機,中美交換位置?

這標誌著持續三年的“OPEC+”減產協議已宣告結束。沙特甚至表示準備在4月增產原油25%至1230萬桶/日,俄羅斯方面則表示毫不示弱。

此次突發的疫情已經破壞了全球的能源需求,疫情危機正在影響包括煤炭、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在內的一系列能源市場,石油行業尤為嚴重。

美國主流報道稱50%的頁岩油企業將會破產。這會對美國主要的石油生產公司及能源行業的就業產生極大影響。得克薩斯州、路易斯安娜州、奧克拉荷馬州、新墨西哥州、北達科達州則是美國最主要的石油產地。

世紀危機,中美交換位置?

世紀危機,中美交換位置?


世紀危機,中美交換位置?

為了應對危機,歐美紛紛出臺財政扶持計劃和貨幣刺激政策,一波“寬鬆潮”湧來:美聯儲已降息50個基點,更大規模的減稅可能也在計劃中;英國降息了50個基點,英國的預算報告還會宣佈30年來最大的政府債務擴張;歐盟央行宣佈實施1200億歐元的QE,並有可能出臺更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

相比之下,中國已經進入疫情流行的低谷期,新的擔憂是這種冠狀病毒可能會從國外重新進入,因此加大了對境外遊客的管控。但依據前期嚴防死守的防疫經驗和嚴密有效的防疫網絡,新的疫情高峰很難再出現。

多地正在恢復生產,除了武漢,幾乎全國各省市的復工率都超過80%。3月7日人社部的數據稱,返崗農民工有7800萬,已經恢復了返鄉農民工的6成。外貿企業佔比高的長三角和珠三角農民工復工率都比較高,廣東、浙江達到7成,江蘇有6成。樂觀預計是4月上旬基本完成農民工返崗運輸。

而即使在疫情高峰期間,我國的電商網絡也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運作,國內物流一直在保持工作狀況,為防疫戰的勝利提供了重要支撐。目前,國際物流也在恢復。舟山港在2月16日通關5個標準箱,22日就立馬激增到13235個。還有洋山港20號通關了59800個標準箱,突破了2019年的日均54200標準箱通關量。珠三角的港口積壓加速清除。

隔離措施逐漸解除以後,樓市也在回暖當中:Wind數據顯示,2020年3月首周全國一手房成交量同比下降35%,比2月75%的降幅大幅收窄。從城市來看,深圳和南京3月首周同比降幅回至個位數,杭州、蘇州和福州等地成交甚至超過2019年同期。

席捲全球的資本風暴也沒有對A股形成致命性的打擊。市場人士認為,中國的疫情防控工作以及逐漸開始的復工復產使得市場信心大增,而中國政府的強力調控能力大概是市場最大的強心針,所以大概率A股能夠走出獨立的行情,甚至成為全球資產避風港。摩根士丹利將中國列為排名第一的資產避難國。

國傳智庫分析認為,此次疫情過後,中美競爭很可能進入新階段。短期來看,疫情氾濫會對美國大選形成較大影響,石油價格戰也會對美國的石油霸權形成一定衝擊。未來,美聯儲只能通過重啟QE恢復市場,而即使如此,美股能否重回牛市也極大存疑。在貨幣極度寬鬆的狀況下,美元的貨幣信用和資產價值會受到嚴重質疑,與美國存在體制競爭和模式分化的中國很有可能成為“新大陸”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