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文|Joy 圖|國傳智庫

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鄰國情誼,到“鑽石公主號”郵輪事件後成為疫情最嚴重國家(目前已經被韓國趕超),日本新冠疫情受到越來越多國人的關注。

國傳智庫邀請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Joy帶來本期“日本疫情觀察”。Joy趕在日本疫情爆發之前結束了在中國的假期,回到了學校,親身體驗了這一個月來日本政府的無為之治和越來越嚴峻的疫情形勢,她說,“情況很糟糕。除非寄望於病毒在日本的傳染性和致命性相對於在中國已經減輕了,不然我個人覺得肯定不太妙。”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和地方政府的統計,截至3月2日上午,日本感染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已達到962人,包括在日本本土感染的243人、來自鑽石公主號郵輪的705人以及撤僑包機的14人。其中,共有12人死亡(包括在日本本土感染的6人和來自郵輪的6人)。

這些數據已然觸目驚心,但潛在的感染數可能遠遠高於此——因為核酸檢測數量嚴重不足。

依據厚生勞動省加藤大臣在記者會上的回應,本月18日到24日的6天時間內,總共進行核酸檢查僅6300次(平均一天900次),這其中還包括重複檢查的病例。但是,日本電視臺 TBS 調查發現,扣除針對撤僑與郵輪的檢測數量之後,每天實際實施的日本國內核酸檢測數量只有 9 -96 件。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到2月29日12:00為止,日本核酸檢測人數僅2339人(包含郵輪在內;不包括針對同一患者的重複檢查、出院檢查等)。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許多疑似患者在向醫療機構求助時遭到了拒絕。

在推特上,#検査拒否#(拒絕檢查)話題討論度越來越高,一度上了日本的趨勢榜。懷疑自己被感染的人們也越來越焦慮,不斷對日本政府和醫療機構的迴避態度提出質疑。

根據2月17日厚生勞動省的文件,必須滿足兩項要求

  1. 出現發燒 37.5 度以上,或者有呼吸系統症狀;
  2. 出現症狀兩週內:去過湖北,或與滿足前兩項條件的人接觸過”,患者才可以向小型診所提出要求,再由他們介紹到指定的大醫院進行進一步診斷。患者不能直接到指定醫院要求檢測,政府指定的醫院名單也並沒有以任何方式向公眾公開。

對此,專家回應稱,無論確診與否,治療措施都是一樣的——輕症患者沒有檢查的必要,只要自我隔離即可;即使得到確診,也不會有對其周圍密切接觸者強制隔離或者傳染病學調查,因此為了排解自己的“不安”而要求測試,只會佔用目前有限的醫療資源。的確,日本當前主要的任務,是治療重症患者(老年患者和有其他基礎病史的患者)。所以,對於不符合條件的輕症患者來說,確診不確診的,其實也沒有區別。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2月25日,日本政府提出了針對新冠肺炎的基本考慮方法,目前日本政府提出的所有政策都可以看作是從這一基本考慮方法中衍生得出的。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圖片|厚生勞動省官方網站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圖示解釋,迄今為止,從“海岸線措施”(即圖中的➀,包括限制來自湖北、浙江的人員入境等入境管理措施)開始,日本政府已經採取了各種措施來預防或推遲新冠病毒對日本的入侵。

然而,之後在日本多個地區發生了傳播途徑未知的患者病例,並且在某些地區發現了小規模的群體患者。於是政府認識到現在是防止集體感染、遏制病毒繼續流行的關鍵時候了(圖中的➁):必須要採取某些有效措施,防止從一個感染群體形成下一個感染群體。

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必須“抑制患者人數的增加速度”和“減少流行病的規模,並減少患者人數的高峰”(圖中的➂)。同時,完善包括能夠應對重病患者的醫療提供體制在內的各種體制,來為患者人數大幅增加做準備。

以上理論看似合理,但很難落到實處。

由於日本國情和法律限制等種種原因,許多政策只能靠自覺,而不是靠強制的措施。比如,政府提議3月1日開始全國小學、初中、高中停課,但用詞僅僅是“建議”、“敦促”,地方政府依然有權限調整;即使國立、府立的學校依照部分地方政府的要求停課,私立學校依然可以繼續上課,因為政府並沒有提出、也沒有權限提出強制性的規定。對此,和歌山知事回應,不停工只停學,只會造成學生在家沒人照顧的混亂,且家長通勤依然有機會接觸病毒。北海道發佈了“緊急事態宣言”,但是發佈後一天的動物園裡依然滿是遊客,“外出禁令”並不像是“禁令”,更像是一個小小的建議。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圖|日本市民參加群體性活動

超市收銀臺前排著長隊,隊伍中看不到戴口罩的人;居酒屋裡依然人聲鼎沸,大口喝酒大聲談笑的人們之間並不會保持比往常更遠的距離。日本的新聞媒體、社交網絡和現實之間,彷彿被割裂了開來。絕大多數人的周圍沒有人感染,對於新冠肺炎的嚴重性也知之甚少。“這只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流感”、“只有老年人或者本來就有其他疾病的人才會發展為重症”,似乎是多數日本人當下對這一疾病的認知。

事實上,在疫情爆發之前,日本人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習慣,相比其他國家而言本是更加普遍的。然而,日本各大超市、藥妝店、便利店的口罩和酒精消毒劑貨架,大多從1月底開始便空空如也,只留下“限制購買,一人一件”的標識;購物網站上的普通防塵口罩,50個可以賣到摺合人民幣1000元以上,且只有個位數的月銷量。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圖|超市用品搶購一空

買不到的口罩,四通八達的公共交通,通勤時間幾乎密不透風的滿員車廂,一切照常的聚集性活動——這樣的日本,著實讓人擔憂。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圖|電影《Akira》畫面

1988年的日本動畫電影《Akira》中,2020年日本舉辦的奧運會被取消。現實中,奧組委也提出,如果五月底之前疫情得不到控制,今年的奧運會將會被停辦。已經投入超過250億美元的東京奧運會如果被取消,對本就處於頹勢中的日本經濟的打擊無疑將是巨大的。

日本經濟能否復甦在此一役,因而日本政府也在竭力嘗試在“控制疫情”和“保證社會經濟正常運行”中尋找平衡點。

出於法律和現實情況等等原因,日本不能也不會“抄作業”、對中國各項舉措照搬照抄。只是,積極展開傳染病學調查、提高確診和收治效率等這些最基本的措施,還是可以多借鑑;關於病理與治療方面的研究,強化合作也能夠事半功倍。

如果需要,日本捐到中國的物資,說不定也要貼上唐詩還回去呢。

我看日本疫情:“情況很糟糕,覺得不太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