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我舅舅他家有三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一个是他自己的小儿子,还有两个是常住他家的侄子。前几天,我一进舅舅家的门,就发现一个小孩在那儿打游戏,另外两个在旁边围观,指挥该走哪边;偶尔爆发出争吵声,相互追责。我在那站着看了他们几个许久,他们终于发现我了。小胖叫道:大哥,你来了啊。然后过了一会,他就问我可不可以把手机借给他玩会呢?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我真是笑也不是,气也不是。笑我这可爱的小胖弟弟太萌了,气我这小弟见到我就要手机。

虽然我舅舅对他们管得还是挺严的,常常要求他们事情做完了,才能玩手机;但是我还是感觉很担忧。

我担忧农村孩子们,本来起点就比别人低;享受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又是远远不如城里的孩子,如今还要被手机耽搁,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手机、电视”等许多娱乐资源就像一个奶嘴让农村孩子含着,让孩子们失去了危机意识,忘记了寒门子弟的处境。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但是,小孩毕竟是小孩,抵御诱惑的能力很差,更多的还是需要家长们加以引导。

可是问题又来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确确实实的摆在那里,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的。即使没有手机的拖累,农村孩子们也会逐渐被拉开。我就在想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让农村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呢?于是我又想到了手机,互联网上有着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否为农村孩子所用呢?如何让农村孩子们合理使用手机为学习助力呢?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于是我带着思考,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农村孩子家长们有所启发。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①如何避免孩子们落入手机陷阱

②如何让网络资源为孩子们插上翅膀

③教会孩子管理时间

一、让孩子们走出手机陷阱,并让手机成为学习帮手

1.多元化娱乐方式

想要避免孩子们沉迷手机,落入手机的陷阱中,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孩子们

玩手机的原因,他们用手机来干什么。孩子们无非是用手机,来玩游戏、看搞笑视频、看动画片。而这些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娱乐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回想一下,自己的孩子在乡下有哪些娱乐方式呢?第一、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第二、看电视;第三、玩手机。当孩子们和小伙伴玩的开心的时候,他们是否会去玩手机呢?显然是不会的。

其实手机、电视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就是因为农村的娱乐方式太过单一,他们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干啥呢?

讲个笑话给大家听:“有个教授,被派去了一个很穷的国家调查他们奇高无比的生育率。他就直接问:“你们为何这么喜欢生孩子呀?”,他们回答道:“因为晚上没事情干。”

这个笑话和孩子们玩手机的本质一样的,根源都是娱乐方式的匮乏。

那么让孩子们逃离手机的陷阱的第一步,就是用积极的娱乐方式替代孩子们的手机。

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可以替代手机,但是还有别的吗?当然有,但不固定,因为每个孩子的兴趣不同,需要我们去挖掘。能充分吸引孩子们的一定是他们感兴趣或者觉得好玩的事情。

2.陪同孩子,一起探索小兴趣

每个小孩子都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面对新事物他们总是想试试,并且对此乐此不疲,此时就需要家长们的引导了。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我记得去年去舅舅家的时候,弟弟们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们先在地上挖了个小坑当作蓄水池,然后用竹子当作水管,再将易拉罐放于几段竹子中间当作一个缓冲的水池,最后给上方水池里面注水,将水从上往下运输。一整天他们三个都在全身心的干这件事情,他们自己砍竹子、切竹片、挖坑、用泥土当作水泥防止漏水,实现了易拉罐的废物利用。这就可以算是孩子们的一个兴趣点,但往往我们没能利用它,甚至有的家长还会指责孩子们把一身弄得很脏。

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个兴趣点来让孩子们学习东西呢?

以这个小故事为例。首先,父母需要参与进去,引导孩子查阅更多的相关信息(例如互联网上别人是怎么做的),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再提问孩子这些装置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水会往下面流?中间的易拉罐有什么用处?然后教孩子用互联网去查询这些知识,一起学习,还可以让孩子画一张他们这个小工程的简图。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整个过程,孩子会很开心,很乐意去学习,也让孩子与父母们更加亲密。通过这样一个小小兴趣点,孩子可以学会用互联网查知识,学会思考,学到重力加速度的知识(水往下流),学会画图(画简图),甚至有心的家长还可以通过“易拉罐的先蓄水再持续释放”教会孩子们厚积薄发,打好基础的道理。也许这样一个小的、暂时的兴趣点,就会让孩子找到自己持续的兴趣,然后不断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永远不要小瞧孩子们的学习求知能力。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当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情,还会沉迷于手机、游戏等虚拟的游戏吗?不会了,反而他们会用手机去查询他们喜欢的知识。当天这三个小孩一直不断地地尝试新玩法,例如用吸管替代竹片,玩的不亦乐乎,丝毫没有去看电视的打算。

但孩子们的认知毕竟是有限的,在玩耍中很难系统的汲取新知识,这就需要父母引导扩展,带着他们发现新知识。生活中,兴趣点很多很多,小猫、小狗、锄头等等新鲜事物都是短暂的兴趣,大家一定要多加利用这些碎片化的兴趣点,让孩子们养成学习、求知的习惯,甚至这些小兴趣会成为一个持久的爱好。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3.探索小兴趣可补偿基本课程的学习

在逐渐探索小兴趣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以及学习能力都会大幅提高,会希望把很多事情都弄得更加透彻、明白。这些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好学的孩子会学不好基本课程吗?他们很可能会不满足于书中知识,并继续探索更深层次的东西,并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小结:父母引导孩子们探索小兴趣,不仅可以多元化孩子们的娱乐方式,避免落入手机陷阱中;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求知、探索、学习能力,让孩子们找到兴趣爱好,提高基础课程的成绩。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仅仅有小兴趣的探索还不够,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各种优质课程,让农村孩子们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缩小与那些天之骄子的差距或者实现弯道超车。

二、如何让网络资源为孩子们插上翅膀

城乡教育差距实在的摆在那里,我们不得不承认。乡镇上上学的孩子绝大数会被城里上学的孩子越甩越远。但却并不是所有农村孩子都能去城里上学,都能在现代化的校园里学习。当下也许只有互联网能够帮到这些没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的孩子。可是网络资源

信息驳杂很容易让孩子误入陷阱,父母应当做好为孩子们筛选优质课程的工作,并做好相关的服务。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1.家长学会为孩子们和自己筛选优质的网络课程(方法)

为什么是给自己和孩子筛选优质的网络课程呢?一方面是家长们也需要学习更新教育理念(下一小节谈);另一方面共同学习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你在那看电视、玩手机,孩子凭什么学习呢?但是,一个好的课程可让你和孩子受益终生,反复观看阅读,并运用于实践中;而劣质的课程不仅浪费钱还浪费时间。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我站在我们农村人的角度,我觉得我们应该这样选择课程。

第一步、确定目标。决定是为了给孩子提升课程成绩还是要培养某些课外兴趣。

第二步、通过各种方式寻找优质讲师或者课程。例如:用各种社交平台进行搜索,向知名大V提问等等,了解相应的名师,并自行试听其课程,看大众的普遍评价,相互比较,来初步判断决定听谁的课。

第三步、寻找资源。虽然我们都应当尊重知识产权,但是很多附带服务的优质课程,动则几千上万,对于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是困难的。所以还是建议寻找免费的资源来听,这样既是符合农村家庭状况的,又能让孩子们听到好课。但是大家别把用免费资源作为理所当然,这些都是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应当尊重。

第四步,为孩子的学习做好服务。服务是一堂优质课的灵魂,而免费资源自然是没有的,所以家长们要学会担当起这个角色的责任。好的服务是什么呢?监督、答疑、解惑、批改作业,表扬这些都应当是家长们应该提供的。

——监督

监督其实就是合理安排并督促孩子们的学习,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统筹兼顾,确保充分利用时间,高效完成任务。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答疑解惑

答疑解惑,对于学历较低的父母可能是个难题,自己都不会该怎么教会孩子呀。对于某些概念性的理解式的问题,可以像上面同孩子探索小兴趣时查阅网上相关资料解决,但是对于有的生僻或者新的数学题可能就会找不到。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直接让孩子在学校时问老师,第二种是网上询问网友,例如很多自媒体平台都有问答产品,亦或者加入一些育儿、教育的圈子,在其中讨论。

——批改作业

批改作业其实并不难,只需要买了相应得教材有答案即可。但是批改不是最终的目的,还需要让孩子把每个错了的题给弄明白才是目的。

——表扬

你会表扬吗?你对孩子吝惜你的表扬吗?反正我@三农木木从小大几乎是没有被表扬过。那么这儿想提醒大家,表扬非常重要、它传递着重要的引导信号,有助于孩子优良习惯和品质的养成,有助于激励孩子,还利于父子或母子之间的关系。所以千万别吝惜表扬。

农村教育于城市教育的差距不仅仅在于教育资源、更重要的父母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造就的,甚至可以说在前期父母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父母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2.家长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观念

家长和孩子们不一样,我们已经具备了辨别好坏的能力,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力。关键在于愿不愿意为孩子和自己而学习、改变。

家长们最理想的学习方式是去读经典的教育、育儿、心理学著作,因为老师们的教育观点,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相关的书本,读原著、著作能让我们系统全面的学习,但这种方式花的时间更多,也需要坚持读下去。最终带来的好处不不仅仅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的整个人生都会是受益无穷。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更为便捷,迅速的方式,就是去学习相应别人总结好的专栏或者课程。这样会快很多,但知识体系和背后的逻辑可能就理解的不够深。(当然这也是随着课程的水平高低而改变的)

小结:父母是让网络资源为农村孩子们插上翅膀的关键,父母需要学会为自己和孩子选择相应的优质课程,并为孩子做好学习的相关服务,另外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如此才能让互联网资源助力孩子们的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和父母是越来越忙,总是觉得做不完作业没时间。其实这并不是时间不够,农村孩子的空余时间应该算是比较多的了,但是大多都被浪费了。想要让孩子更高效、更快乐;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三、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

著名作家雷巴科夫说过: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

时间不会等待任何人,但是会管理时间的人能随着时间一起奔跑。从小树立孩子时间管理的意识,能够让其受益终生。农村孩子一般都比较闲散,大量的时间就莫名其妙的走丢了。所以农村家长需要安排孩子的时间,并逐步教会孩子管理时间。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1.让孩子明白时间的价值

小孩子们对时间通常是没有概念的,他们不知道时间浪费了有什么后果,更不知道节约时间有什么价值。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浅显的例子传达时间的作用,例如:如果你在1个小时内做好了作业,你就可以玩一个小时,你两个小时完成了作业,你就不能玩了。再逐步延申,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如果睡懒觉,一天中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就会缩短,所以不能睡懒觉,如果做事拖拉,那么也会导致时间的减少...(很多的事情都需要讲个为什么?告诉他这个事情背后的故事,否则孩子就找不到真正的边界去瞎猜,最终形成错误的行为。)

2.拒绝孩子的“马上”,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去我舅舅家听到几个小孩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马上”

快把手机给我拿过来?小孩:“马上”。

快点去做作业?小孩:“马上”。

快点把电视关了?小孩:“马上”。

快点来吃饭了......


这个“马上”看似无害,但每天都会占据孩子们大量的时间;而且会让小孩子们,逐渐养成拖延的习惯,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马上”。所以一定要斩钉截铁的拒绝孩子们的"马上"。

3.安排孩子时间时,让孩子先制定,再商量着合理化

小孩子天性本就是好动、贪玩的,对于被安排的事情,他们往往当作任务去不走心地完成,自然学习效果也是很差的。而让他们先自己安排今天的任务,再一起调整这些计划可能会好很多。因为小孩子对于自己决定做的事情,都会竭力地证明自己。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就喜欢和那些大人比谁走得快,每天去上学的路上,都是一场和大长腿们的比赛,很快就走到学校了。“熟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孩子们对于想做的事情的好胜心是巨大的。通过适度放权给孩子们,让他们认为在在自主掌握人生是非常必要的,如此能够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4.进行时间量化以提高效率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将孩子每天需要做的事情进行量化,给每个任务定一个适当的时间期限,可以避免孩子的“马上”,综合提高效率。

另外具体任务的时间,应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不能过紧,否则很可能完不成,但也不能过松,否则让孩子养成拖延症。

小结:大家可能会说太难了,孩子们怎么学的会。其实这一切只是我们觉得太难了,很多人几十年来已经习惯了固有的生活,不愿改变,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但是,孩子们的可塑性其实远比我们更强,播种小好的习惯、教会孩子管理时间,会让他们受用终生。

农村孩子相对城里孩子时间其实富裕很多,但是大部分都被浪费了。科学合理的管控时间对于孩子的提高至关重要。

农村孩子被越甩越远怎么办?还能逆袭吗?手机或能教出寒门状元


【木木总结:】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让农村孩子走出手机的陷阱,如何让“互联网”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利器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孩子们的时间。农村孩子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现在是越来越大,不仅仅体现在学校上,更体现在家长教育理念的差异。所以父母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指导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你或许会豁然开朗,认为孩子是可以管教的。

最后,希望木木的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是 ,专注牧草,不是教育专家,但也聊农村教育、养老、创业等问题,欢迎关注我,一起探索更美好的农村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