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鐵軍】“四度” 警務模式打造青華市域社會治理民心招牌

“小區有樓棟長、家門口有警務室、社區有調解室,路口有監控,我們紅花社區算是過上了安穩日子了”。這是保山市隆陽區青華街道紅花社區居民的共同心聲。

【治庸·鐵軍】“四度” 警務模式打造青華市域社會治理民心招牌

青華街道位於保山中心城市規劃區,面積13平方公里,有10個社區、81個居民小組、9186戶、戶籍人口2.9萬餘人。近幾年,基於棚戶區改造、中心城市擴建等原因,轄區涉及拆遷8654戶,佔保山中心城市棚戶區改造的70%,建成14430套拆遷安置房,屬於典型的拆遷重建區,且在建施工工地達40多處,治安形勢複雜,維穩任務艱鉅。

轄區青華派出所自2016年成立以來,積極配合黨委政府推動“黨務+社務+警務”大融合,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推廣運用“四度”警務工作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條基層市域社會治理新路子,實現矛盾糾紛減少、信訪總量減少;警情數下降、刑事立案數下降;預警失控“零發生”,群體性事件“零發生”,命案“零發生”的“

兩少兩降三零”目標,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到100%


築愛民之基 隊伍管理有硬度

抓實黨建促隊建工作。以“抓黨建凝警心促工作保平安”為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員民警主動衝鋒在前,增強隊伍凝聚力、向心力。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派出所黨支部和黨員更是成為了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始終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推進隊伍精細化管理。“量身定做”青華派出所執法辦案、公務用槍、公務用車、財務管理、學習教育、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等制度。嚴格一日生活制度,進行每日早點名,每月嚴考核,對違反規定考核扣分低於

80分的取消當年評優選先資格。

【治庸·鐵軍】“四度” 警務模式打造青華市域社會治理民心招牌

規範接處警工作。以不滿意警情為突破口,切實整改接處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民警對不滿意警情進行討論分析,查找問題癥結,迅速落實整改,做好回訪工作,不斷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為民警製作了人手一份的《勤務工作手冊》,專門用於記錄接出警情況,防止出警人員一張紙記錄處警情況,杜絕容易丟失,事後無法查找等隱患。2019年以來,青華派出所共接報警1877起。所有接處警均嚴格程序,規範有序。


建利民之制 接辦事項有速度

建章立制防拖延。新建《青華派出所交辦事項工作制度》,明確緊急事項立即完成並反饋,一般事項當天完成並反饋,複雜事項三天彙報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全體民警、輔警作出“不讓交辦的事項在我手中拖延不讓正在處理的事情在我手中積壓

”工作承諾。在疫情防控期間,派出所研究部署快、卡點設置快、人員核查快,能快速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即是制度落實的體現。

【治庸·鐵軍】“四度” 警務模式打造青華市域社會治理民心招牌

快速破案解民憂。進一步築牢“五小工程”防線,從制止小偷小摸、酒後滋事、破壞公共設施等影響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的小事著手,堅持辦好小案件、做好小事情、調解好小糾紛、整治好小隱患、實施好小幫扶,快速破獲一批案件,認真落實案件回告,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將治安隱患解決在小、解決在早,進一步密切警民關係。2019年,民警許春和通過不斷總結電信詐騙案件偵查手段,自主編程研發了“電信詐騙案件信息管理系統”,並運用“

1+1+X”技戰法,成功破獲電詐案件83起,盜竊案件10起、零星販毒案件3起,涉案價值8萬餘元。

【治庸·鐵軍】“四度” 警務模式打造青華市域社會治理民心招牌

就近辦證獲好評。借力隆陽公安“一枚印章管到底”放管服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實現跨區域就近辦理戶口,在紅花社區警務室增設戶籍窗口,全年365天為群眾辦理戶籍業務,再新建廖沈小區警務室,打造15分鐘戶籍辦事圈,獲得群眾一致好評。截至目前,共辦理戶籍、身份證等業務8167次,解答群眾疑問1000餘次。同時,引進“互聯網+”大力推廣運用“一部手機辦事通”“隆陽公安網上服務大廳”,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截至目前,已在線為群眾答疑解惑、辦理業務200餘次。


發惠民之聲 服務群眾有溫度

“千辛萬苦”訪群眾。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訪民情解民憂化矛盾防風險查問題治亂點”為主要工作內容,通過走訪慰問、警民懇談、向人民報告、警營開放日、開門評警等多種形式,主動邀請群眾瞭解公安工作,參與社會治安管理,“握指成拳”激發了群眾區域管理的“主人翁”姿態。

【治庸·鐵軍】“四度” 警務模式打造青華市域社會治理民心招牌

“千言萬語”話宣傳。針對轄區群眾拆遷後手中有了閒錢,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等案件多發的實際,將“餓了麼”騎手發展為防電信詐騙志願者,讓騎手在送餐時佩戴志願者紅袖標,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資料隨餐一併送給市民,提醒群眾面對非法集資、詐騙不聽不信不轉賬,提高市民識騙、防騙能力。疫情防控期間,所長、社區民警更是深入社區“喊話”,大力普及防“疫”和防騙知識,讓“小喇叭”發揮大作用。

【治庸·鐵軍】“四度” 警務模式打造青華市域社會治理民心招牌

“千方百計”優服務。為加強安置居民安全意識、創新宣傳方式,青華派出所推動政府打造青華e家,將高樓防火、禁毒防艾、交通安全、生產安全等20餘項宣傳採用VR技術,讓居民“身臨其境”體驗毒駕、酒駕、高樓著火、疲勞駕駛等場景。做到體驗更逼真,安全教育效果更明顯,拓展了學習教育新場地。同時,在值班大廳設置雷鋒服務站、黨員先鋒崗,免費為群眾提供熱水、急求包、雨傘、充電器等,熱情服務群眾,用真心換真情。


施親民之策 社區管理有精度

擴充平安合夥人”。在開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工作中,青華派出所積極探索、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平安建設,組建“

青華管家”“青華義警”“武林大媽”三支綜治維穩“新警力”,創新提升了新時代社會治理綜合能力。依託轄區內廣廈物業公司,聯合治保會、保安、熱心群眾50餘人,到民政部門註冊成立非盈利性社會團體“青華義警”工作室,協助公安機關全天24小時開展巡邏防範、鄰里守望、清理佔道等工作,保持消防通道暢通,有效消除了治安隱患。另外,針對紅白喜事容易發生酒後滋事等問題,專門組建勸酒隊,深入各宴客點勸酒30餘場次,有效遏制轄區酒後駕車及打架鬥毆等案件的發生。

【治庸·鐵軍】“四度” 警務模式打造青華市域社會治理民心招牌

充實樓棟管理者。青華派出所以“黨建+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示範點建設為契機,利用“一標三實”摸清小區人口底數,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楓橋經驗”融入工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堅持“把支部建在樓棟”,助力街道黨委政府在小區建立“1+4+X”管理服務體系,即1個黨支部班子統籌,居委會班子、物業公司、社區民警、樓棟長4股力量配合,X個黨員及志願者補充,承擔社會矛盾、公共安全、違法監督和公共服務四大職能,讓小區真正有人管、管好事。目前,共配備黨小組長37個、樓棟長

37個,負責對各樓宇進行管事。

【治庸·鐵軍】“四度” 警務模式打造青華市域社會治理民心招牌

搭建智慧社區平臺。積極向街道黨工委彙報,建立“青華e家”及智慧社區平臺,實現社區管理信息化、社區服務規範化。在小區門口設置人臉識別系統,社區、物業工作人員採集轄區居民的人像、姓名、身份證、聯繫方式、工作單位等基礎信息,將入戶摸底信息導入大數據平臺,居民的人、戶、房等信息可以直觀地體現在平臺內,實現平臺電子地圖與社區、網格、單元、樓層、家庭的直接關聯和查詢,實現“

以人找房和以房找人”,保障了基礎信息的規範性,達到對居民情況、房屋情況全方位掌握和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