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放老師:慎終追遠,珍重生命——清明節的當代意義

今日全國各族人民深切哀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這個春天前所未有的艱難,許多人的命運因新冠疫情改變,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特別強烈。我們在這清明一天哀悼疫情中逝世的烈士與同胞,珍重生命,符合清明節慎終追遠的文化精神,也符合全國人民的文化和心理期待。

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社會的重大春祭節日。清明真正體現中國天人合一觀念。清明節俗豐富,但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親近自然、珍重生命。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傳承千年,至今不輟。

萧放老师:慎终追远,珍重生命——清明节的当代意义

清明墓祭節俗的形成

清明雖然晚出,但它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對於祖先的祭祀中國向來十分重視,上古四時祭儀中春季祭祀宗廟的大禮稱為春礿(後為春祠)之禮,當時尚無墓祭的禮俗。春秋戰國時期,墓祭風氣漸濃,漢代人們對於祖先魂魄託寄的墳墓愈加重視,上墓祭掃之風轉盛。唐人沿襲前代祭墓風俗,並擴大到整個社會。從禮經的記載看,古代並沒有春季上墓祭掃的例規,但唐時已成風氣。唐玄宗鑑於士庶之家無不寒食上墓祭掃,於是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節氣日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

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需火點香,亦由寒食擴展到清明,唐人已將寒食清明並稱,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寫寒食情景:“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清明不僅從寒食中分擔了祭墓的功能,同時它也將一些原本屬於寒食節日的遊戲娛樂置於自己名下,杜甫《清明》詩云:“十年蹴鞠將維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如果說唐朝寒食與清明並列,清明地位遜於寒食的話,那麼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對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為寒食特有的外,清明已承擔了許多原屬於寒食的節俗功能。明清時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節除新年外唯有清明瞭。

萧放老师:慎终追远,珍重生命——清明节的当代意义

蕭放 攝

慎終追遠,關聯生死

慎終追遠是清明節的文化精神。我們利用清明時節,追思祖先業績,提倡家庭、社會對歷史的尊重,保持對先人的敬畏之心與感恩之心。疫情仍在的今天,清明節更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能夠給人一個理性、冷靜思考人生的機會。

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心理的影響,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尤其重視家族祖先。幾千年來,我們民族並沒有絕對意義的宗教信仰,更多時候是對祖先亡靈的崇拜、返本歸宗的意識特別濃厚,在清明節祭拜祖先是對亡故先人的特殊的緬懷方式。清明祭祀重在祭掃過程的嚴肅與真誠,儀式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調整,鞠躬或叩拜因人而異,關鍵是“誠敬”二字放在心中,切忌潦草應付。祖先祭祀實際上是一次生命倫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我們尤其要提倡感恩的情懷。感恩是社會基本的倫理基礎,對亡故先人和烈士懷有一顆尊重之心和深深的緬懷之情,這是我們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樸素的感情有利於整個社會層面的感恩文化的培養。

在追思中學習感恩,推己及人,對別人、對社會心存感激,人與人之間就會充滿關愛與同情。

清明祭掃是我們的文化表達,是感思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傳統社會的一些祭祀方式,在城市化的過程中,面臨調整與更新。傳統的鄉土祭祀是在獨立的家族墓地,祭祀是私人性的表達,祭品在祭祀之後由家人分享。在城市公墓地區,清明祭掃的空間較之傳統發生了重大變化,清明祭掃不純粹是私人活動,而是成為公共活動的組成部分。

萧放老师:慎终追远,珍重生命——清明节的当代意义

清明節是傳統節日,清明節給我們預備了祭奠逝去親人的時間與機會,這是我們祖先為我們留下的重要文化遺產。它讓人們在春天停下腳步,與自己的先輩、逝去的親人有一個對話的機會。雖然對話的方式最好是在祖先的墓地,掃掃墓園,燒燒紙錢,跪叩幾次,但疫情猶在,我們應該倡導理性追思,文明祭掃,做好防護,儘量減少祭掃過程中的汙染浪費和疫情、火情風險。關鍵是要養護我們心中所具有的親密情感。清明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感寄託,民族文明的一種傳承方式。清明常在,民族不老。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萧放老师:慎终追远,珍重生命——清明节的当代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