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芳菲也當春,漫隨車馬擁行塵”的意思是什麼?

慕榮耕


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獨醉》

一樹芳菲也當春,漫隨車馬擁行塵。

桃花解笑鶯能語,自醉自眠那藉人。

前兩句的意思大概是描寫朝代的變遷,行車人們的匆匆,捲起了漫天飛塵,而僅僅是一顆樹上,它所開的花芳菲也滿含著春天的生機,與匆匆過客形成”一“與“擁”、春“與行塵”的強烈對比。暗示作者此時是一個人喝酒,那就是點題,獨醉。

那知道人為什麼喝酒呢?

作者就在接下來兩句寫到,桃花和飛鶯自然會懂的詩人想要說的話,而他只不過是一個自我喝醉自我找地兒睡覺的老頭子罷了。

整首詩樂中帶悲,悲從中來,色彩飽滿卻也有一份灰暗,那是來著詩人心裡的鬱郁不得志的悲傷,悲從何來?自醉自醒罷了。可以結合元朝的歷史,比較動盪,詩人藉以獨醉為題,實則反映的是社會中人物的心理。



樹樹語生


“一樹芳菲也當春,漫隨車馬擁行塵”的意思是指春天未到時,暖冬季節裡的氣候反常現象。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是唐代能與白居並稱詩人元稹《獨醉》中的開頭兩句。原詩全文如下示:

一樹芳菲也當春,漫隨車馬擁行塵。

桃花解笑鶯能語,自醉自眠那藉人。

形象地認知:是年冬快盡了,春天也還未來到。但是今年天氣反常,不象往年那般天寒地凍冷嗖嗖……。原因為啥呢?竟然是久晴一月餘,秋幹夾冬燥,路邊近水的一棵樹悄悄地迷岀了嫩芽。此時,獨飲過多的元稹從酒樓裡出來,似乎是眼冒金花,看到了那棵樹的芽兒,明顯感覺春天也如此這般。一個酒醉的人,行路不穩當,周圍揚起的盡是因久乾燥熱形成的灰塵。前程路漫漫,自該伴行塵。

這種意思對嗎?

請看下一句:“桃花解笑鶯能語”,這就是春天裡的真實寫照。雖然說春天未到,但詩人已定調“一樹芳菲也是春”,那麼就順從春天的步伐,把一個酒醉之人的醉態通過“桃花解笑鶯能語”來揭示《獨醉》的主旨。理論上這句話是擬人手法,實際上有借喻路人來嘲諷《獨醉》的不值,漸而岀現了結果“自醉自眠那藉人。”

總之,“一樹芳菲”在特殊氣候條件下,暖冬樹木回春發芽的現象客觀存在。同時,因天氣反常、乾燥地裂,風吹灰塵到處揚也真實可見。


杜象應


獨醉

一樹芳菲也當春,漫隨車馬擁行塵。

桃花解笑鶯能語,自醉自眠那藉人。



貓大肥


大意是,縱容是隻有一棵樹變綠了開花了,那也是春天;我坐著馬車四處遊蕩,馬車走過揚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塵土。

僅做參考。


媯中夢


說白了,苦中作樂,樂觀、正能量。相由心生、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調整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