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靈推薦介紹世界作家以及作品(9)

題記:願春暖花開後,再無國殤。

——點亮心靈之燈


朋友,今天我想臨時打破半個月以來讀毛姆的慣例。因為,是國家哀悼日,又值清明節。我想推薦介紹法國作家馬克.布朗班和他的短篇小說《油燈》。為什麼會突然想讀這篇從表面上看起來跟當下發生的事件風馬牛不相干的短篇呢?我也說不好,說得不對請朋友們批評指正。先說幾句題外話吧,今天網上有句話真的好啊,我們追憶,是為了向前疾行。另外,今天是清明,估計公墓也不提倡大量人員聚集,也就第一次中斷了去祭掃家母的慣例。原本想找篇舊文放在空間,但太長抄不了。那篇叫《孤獨》的散文2012年已經公開發表在第9期《山花》雜誌上,勾頭細想也就用不著再去圖一次虛名了。還想起來了我們新中國的偉大締造者毛主席那句名言:“成千成萬的先例在我們前頭英勇地犧牲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同胞們,讓我們去緬懷那些為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獨立付出了生命的先烈,去緬懷此次抗擊疫情而犧牲了的先烈,以及地震、病痛、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天災人禍死去了的同胞,人類及一切生靈,去緬懷養育我們長大的父母,看著我們快樂的所有愛過我們的亡故了的親人吧!我在此呼籲因所站立場不同——比如對“日記"(我第一次插話)和處置方式——而發生了意見分歧的同胞們和朋友們面向未來,加強團結,歷史車輪(不管我們處於順境還是逆境)總會滾滾向前!


好了,讓我們聊一聊馬克.布朗班和他的那盞《油燈》。也許真是孤獨的一盞燈,也許並不孤獨。也許倒過來時就果然是一顆痛苦的心!

當下,全世界成千上萬芸芸眾生正在被圍困,在苦痛中掙扎,在想方設法力爭去打敗我們人類共同的、最醜惡的、最兇殘的敵人時,多麼需要彼此鼓舞,打氣。當然,此圍困非彼圍困。一個是強權,自私,霸凌,仇視,由希特勒法西斯上世紀帶給我們人類的災難,一個是這次的病毒。我異想天開把兩者合併來談。受困的眾生,我想,心境多少有點點相通之處吧?我們試試?

那就果敢地點亮心靈那盞燈!去照亮我們腳下的路。把每一步踩實了,別一腳踏空。世界上即沒後悔藥。別讓人類萬劫不復!

是忠告,也更是自勉。像我這樣一個書蟲,別無選擇,就算是病急亂投醫吧,也許更願意到書上去找點答案。

我們先談馬克.布朗班其人——

他跟我前幾天推薦介紹過的《加斯東鼠》的作者比埃爾.加斯卡爾有大體相似經歷。實際上法國戰後作家群有不少人經過戰爭洗禮。馬克.布朗班也是從戰俘集中營中僥倖存活了下來的。他們這樣經歷無疑會形成他們個性鮮明,氣氛晦暗,而沉甸甸的藝術風格。作者就是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作家。

法國具有悠久文化傳統。許多作家繼承併發揚了巴爾扎克式現實主義寫作手法。馬克.布朗班正是所謂現實主義作家。他1909年生於法國埃納省一個小城鎮上,後在巴黎求學,畢業後當過小學校長。戰爭暴發前在日內瓦和開羅的法語中學教書。戰時到軍隊服役。立過戰功。後被俘。戰後獲榮譽勳章和軍功章。作為知名作家、評論家和記者,遊歷了世界不少地方。他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孤獨者》,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主要作品還有1947年的《凱特琳》,1958年的《阿爾諾的妻子剛剛死去》等。短篇集《美好的愛情》、《上帝之家》。我們準備共同去讀的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油燈的故事》(獲古特林獎)其中一篇,著名的《油燈》。我手中的版本由韓中一先生翻譯。本篇取材於他在戰俘營中的生活經歷。

作者盛讚了戰俘們團結的精神,盛讚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信念,批評那種經受不住考驗的個別戰俘,乃至於他們動搖和墮落的人生觀及悲觀情緒。操守是逆境中(集中營裡)真正的銅牆鐵壁。自由只可能在這樣的銅牆鐵壁之中找到。而油燈象徵著團結、自由與光明所結成的兄弟情誼!

故事嚴謹。作者遵守了現實主義創作原則,行文平實而穩健,一開始“在警報汽笛就要嚎叫之前,電燈突然滅了。"把讀者一把扯進了戰爭狀態。對這樣子的生存狀態我其實也格外熟悉。是我更容易產生介入感的原由。

講起一個名字叫德隆丹的戰俘。熄了燈後,獄友們點亮了事先準備的油燈。戰俘德隆丹原本準備繼續讀書。獄友們聚到燈下開始了討論,他們考慮戰後自己能幹什麼,所有人都不慌不忙發言。可能,獄中生活每天如此。

小說繼續講述德隆丹。簡單講到了他的內心活動。人都有軟弱的時候,那得看會不會心甘情願被打敗,還是選擇堅強,鬥爭到底!

德隆丹走進了看守長辦公室。他對集中營生活厭倦了,害怕了,打算逃離了。放棄鬥爭了。他願意去勞動營替敵人幹活,以換取少得可憐那點自由。他還替自己的行為找到了不少可笑理由。那地方也有不少跟他作出一樣選擇的人,大家相互保持沉默,使得這裡的氣氛更為壓抑。德隆丹在勞動營沒呆多久,第二天一早他連臉都沒顧得上洗就去找廠長,說自己不想再幹這個活了,要求送他重返集中營。

德隆丹又重新回到了集中營,感覺到像回到了家一樣。他跟老朋友們打招呼,但誰都不答理他。一切和往常一樣,“卻只有蒙丹神甫靜靜地走近他,幫助他卸下挎包,垂下眼睛向他笑了笑。德隆丹的心裡這才升起一點熱氣。"德隆丹想要神甫的一個擁抱,從他那兒能夠得到點慰籍。神甫擁抱了德隆丹,當然寬厚地把自己的臉頰和他的臉頰貼了貼。警報又不可避免地拉響了。

油燈又亮起來。他的獄友們走過去,聚一起,和平時一樣,把油燈圍起。連成個敵視的,可怕的整體。紋絲不動。德隆丹大口喘著氣,眼前一片昏暗。但他從神甫的眼神中看到了鼓勵。這最後才是點睛之筆。


我親愛的朋友,地球已經是個小村落,也許我們人類命中註定得生存在地球這個“集中營",大家或是同坐在去往“卡桑德拉大橋"的列車上,就更需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對付迎面撲來之敵。這場仗我們人類輸不起!摒棄一切前嫌吧,讓光輝照亮我們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