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偏見下的恐怖電影(三):精神病人與自我的焦慮

在德爾菲神廟裡,記載了一句來自希臘七賢的箴言,那便是:“認識你自己”。到了17世紀,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爾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觀點,奠定了西方哲學對於自我的認知。受到笛卡爾的影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都認為,“一個人不可能在自己心靈的內容上出錯”。然而,在很多疾病中笛卡爾的這種觀點都被證明是錯的。實際上,你與大腦之間的關係,並不像你所以為的那麼直接。假裝和欺騙源自人的本能,同時也可以讓故事變得撲朔迷離。

疾病偏見下的恐怖電影(三):精神病人與自我的焦慮


感覺與肉體的分離:橡膠手實驗

一覺醒來,安娜發現自己全身僵硬無法動彈。她詢問醫生自己在哪裡。醫生卻告訴她,這裡是停屍間。她早在幾個小時以前就已經死於一場車禍。安娜不信。於是,醫生拿出了她的死亡證明,並對她說:“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說自己沒死。”醫生告誡安娜早日接受現實。然而,當安娜快要被下葬時,她請求醫生拿過鏡子讓她最後看一看自己時,她發現自己哈出的氣體粘在了鏡子上,她這才發現自己被醫生騙了。以上情節出自驚悚電影《身後事》,講述了一個心理變態的醫生,誘騙活人下葬的故事。

疾病偏見下的恐怖電影(三):精神病人與自我的焦慮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故事中醫生騙過了病人,讓意志本來就比較薄弱的人從相信自己已經死了。從而影響一個正常人,成為一個科塔爾綜合症患者。這說明,我們的意志有的時候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強大。實際上,人的心靈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誤導。在著名的“橡膠手錯覺”中,研究人員用一個隔板將一個人的真手隔開。並在實驗人員的面前同時放置一個肉眼可見的橡膠手。研究者同時觸摸人的真手和橡膠手,而實驗者的眼睛永遠只能看到橡膠手。反覆一段時間後,被實驗者會把他看到的橡膠手與真手的感覺聯繫起來,從而會對橡膠手產生具有真實的觸感的錯覺。這個實驗表明,人的身體與知覺有時候並不是完全同步的。

疾病偏見下的恐怖電影(三):精神病人與自我的焦慮


同時,這種視覺刺激療法被運用在許多電影當中。在電影《發條橙》裡,具有反社會人格的阿歷克斯在監獄裡接受了心理治療實驗。視覺刺激療法讓他在產生黃暴想法的時候,生理上會出現不適,從而對社會再無公害的效果。這種做法一方面體現了人們對於,精神病人的恐懼。另一方面,也反應了心理治療當中根深蒂固的還原主義傾向。


並不完美的精神世界:精神分裂的恐懼


許多恐怖片都熱衷於表現精神分裂。電影《致命ID》借用了精神分裂患者自我認知的缺失,將一個從11個人裡找犯人的故事,描繪為從一個精神分裂患者的眾多人格中的尋找危險人格的故事。雖然,在電影裡精神病患者假裝出來的人格一般被認為是危險的。但是,對於正常人來說,假裝作為種早期的心理表現,對於人的心智構成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疾病偏見下的恐怖電影(三):精神病人與自我的焦慮


英國倫敦大學的博士後艾倫·萊斯利(Alan Leslie)認為,人天生就有模仿其周圍世界的能力。假裝是認知的利器,也是兒童理解能力的發端。正常的孩子需要通過假裝的行為來認識世界,比如,孩子會用玩具水壺假裝倒水的行為,以‘過家家’的方式來認知世界。相反,閉症兒童並不會沉浸在玩假裝遊戲的幻想中,這恰恰就是一種心智受損的表現。正因如此,自閉症患者的心智發展才十分的緩慢。

電影《靈異第六感》以通靈的方式,解釋了兒童的幻想。在電影中,小男孩科爾的心理障礙,被解釋為通靈能力帶給他的困擾。心理醫生麥克在治療小男孩科爾,同時也在完成自我的救贖。在治療的過程中,醫生逐漸改變了自己對心理疾病先入為主的想法,從還原主義的療法,轉變為理解小男孩科爾的想法。側面反映了現代心理治療重點的轉移。人們不再試圖讓精神病患者恢復正常。反對極端的治療方式,比如,電影《飛躍瘋人院》通過描述對精神病患者實行腦葉切除術的殘酷,表達了對於自由精神的尊重。

疾病偏見下的恐怖電影(三):精神病人與自我的焦慮


正因為,精神疾病存在的病理基礎成謎,所以精神病學在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是經驗主義的。這就意味著,精神病醫生們不能精確地判斷目標人群和適應症所需的療法。因此,以哈靈頓為代表的的一些心理醫生,反對效果不明確的生物療法。希望醫生尊重病人的心理認知,並把注意力更多用於哪些嚴重的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的外在因素: 精神病學引發倫理問題

精神病學反應了世界與自我的主觀體驗,因而對自我認知的干擾,引發了精神病學的倫理問題。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理論,自我至少有三個面向。除了精神性自我外,人們還會受到物質性自我和社會性自我的影響。因此,精神病電影在描繪內心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來自生理和社會方面的倫理困境。

疾病偏見下的恐怖電影(三):精神病人與自我的焦慮


在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背後,西方的精神科學太高了心智,也貶低了身體。那些喪失了心智的人也因此受到了輕視。其實,在很多時候人的身體還在但心智已經受到了損傷。在電影《戀戀筆記本》裡艾麗因為得了阿爾茨海默症,而失去了記憶。只能依賴老伴每天來為她讀日記來回憶過往的一切。而在韓國電影中,大多用智障來代表被壓迫弱的勢群體。在電影《姐姐》中,妹妹恩惠智力低下,遭受了校園暴力,猥褻等一系列不公正待遇。然而就像影片中老師一樣,欺負恩惠的人往往因為恩惠是個智障,社會價值不是很大,因而把欺負恩惠看做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如果說,智力障礙導致了被欺凌,那麼欺凌同樣也可以促使心智的失常。在《82年的金智英》裡,金智英就是一個因為社會關係而精神錯亂的人。作為家庭主婦的金智英,因為是女性而遭到歧視。縱然結婚生子家庭美滿,還是免不了被蔑稱為“媽蟲”。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金智英不自覺的通過其他女性的口吻來表達自己被壓抑了的心聲,也因此患上了精神疾病。

除了社會關係外,諸如自然災害一類的危險也可能刺激人的精神。在《禁閉島》裡主人公泰德在經歷了妻子縱火,並溺死三的孩子的創傷。精神失常,開槍殺死了妻子。長期的疏忽,使得泰德在一時間失去了所有,泰德狠下殺死了他患有狂躁症的妻子。自己也在巨大的創傷和內疚中精神失常。為了維護自己的道德觀,泰德不得不通過幻想出一個潛在的敵人。儘管醫生多次試圖,幫他認清真相,但都無濟於事。為了防止泰德在病發時對別人施暴人們最後只能讓泰德接受手術,永遠失去思考和行動的能力。

疾病偏見下的恐怖電影(三):精神病人與自我的焦慮


此外,文化傳統也會對人的精神產生影響。正如,恐怖片常常把恐怖的事件歸結為鬼神之力一樣,諸如鬼神一類的文化傳統也會對人的內心產生影響。在電影《萬能鑰匙》就反應了受到文化影響而恐懼的故事。女主卡羅琳本是一個不信巫師的女孩。不瞭解巫術的她,在第一次進入大房子當護工的時候,只是感覺到房子的怪異。但隨著她不斷有意識的去查與巫術相關的資料,她對巫術的恐懼也在加深。直到最後,她成了巫術的犧牲品時她才發現,只有當自己了相信巫術,巫術才會對自己起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