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唯論文”導向,建立新的教師評價體系,重視社會服務與科技轉化

近日,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在中國產學研創新基金申報網站發佈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項目申報截止時間延期的通知,具體如下:

關於“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2019年第二批課題”申報截止時間延期的通知

各相關單位:

為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決策部署,經中心研究決定,“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2019年第二批課題”的申請工作做出如下調整:

1.申請截止時間延長至2020年6月20日;

2.項目申請書(簽字蓋章)的PDF掃描文件上傳至系統:http://cxjj.cutech.edu.cn ;確因疫情控制,不能辦理學校手續的,上傳材料可暫不簽字蓋章,待後期提交紙質材料時一併補交。

3.紙質版申請書延遲至疫情結束後提交,具體提交時間另行通知。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

2020年3月9日

改變“唯論文”導向,建立新的教師評價體系,重視社會服務與科技轉化

疫情期間,科技部、教育部接連發文,著重改變“唯論文”等不良導向,建立新的教師評價體系,重視社會服務與科技轉化。

改變“唯論文”導向,建立新的教師評價體系,重視社會服務與科技轉化

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項目是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設立的針對高校優秀團隊的資助項目,也是唯一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進行立項管理與經費撥付的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項目,強調在高校研究工作中,注重創新科研和成果轉化。項目的開展具備以下三點意義:

一、深化高等教育的“引企入教”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強調高等教育中企業重要主體作用。《意見》提出,鼓勵企業依法參與舉辦高等教育。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導企業深度參與高等學校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鼓勵以企業為主體推進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快基礎研究成果向產業技術轉化。企業具備高等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應用背景及工程問題,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及虛擬現實領域已實踐多年,企業的工程需求就是高等教育的需求,企業的實踐知識就是高等教育的實踐知識。

二、強化創新創業的人才戰略

國務院印發《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提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眾所周知的是,我國的高校團隊在科研活動及創新創業活動中,接受了雙創的知識教育,瞭解了雙創的理念,但是他們缺少帶領他們進行科研活動及科研創新的領路人。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項目的設立,鼓勵高校教師指導優秀團隊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帶領他們邁出創新創業堅實的第一步。

三、提供創新研究與成果轉化平臺

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項目的開展,為建設高等學校的創新研究與成果轉化提供平臺。服務平臺強調創新研究中的產教深度融合,有利於企業解決實際需求和工程問題,有利於高校進行人才培養和產業轉化,有利於推動高校積極開展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的科研成果轉化。

依據文件解讀,高校的學科評估及教師評價體系也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科研項目尤其是縱向項目會越來越重視,科技成果轉化也會佔據較大的比重。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項目”的開設強調在高校科研中,注重“產教融合模式下的創新科研和成果轉化”,契合了教育部科技部的最新方針政策。

湖北興華教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積極參與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項目”,是教育部2019年度該項目A03方向(新商科與智慧教育)的技術支持單位。項目開展期間,聯合國內排名第一的智慧教育方案提供者—卓智教育進行方案指導。2019年共協助山東大學(智慧教育)、華中師範大學(新商科)、西南財經大學(新商科)、武漢商學院(新商科)、華中農業大學(新商科)、武昌工學院(新商科)、北方工業大學(新商科)、山西金融職業學院(新商科)、湖北理工學院(新商科)、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新商科)、湖北大學(智慧教育)、武漢工程大學(智慧教育)、武漢紡織大學(新商科)、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智慧教育)、長江大學(智慧教育)、武漢科技大學(智慧教育)、武漢城市職業學校(智慧教育)、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智慧教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智慧教育)、南陽理工學院(智慧教育)等多個創新項目通過評審。該項目也被各高校科技處認定為省部級縱向課題,獲得主管單位及申報高校的一致好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湖北興華教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