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兵團,所屬四個軍均為華野主力,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唯一戰例

第九兵團,所屬四個軍均為華野主力,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唯一戰例

華野9兵團是中央軍委最早確定的攻臺第一梯隊,所屬4個軍均在粟裕認定的華野6大主力之列,具有非凡的戰鬥力,在京滬杭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宋時輪麾下的英雄勁旅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命令,以山東兵團和蘇北兵團各一部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兵團,歸第三野戰軍建制。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政委郭化若、參謀長覃健、政治部主任謝有法,下轄第20、27、30、33軍,共13.8萬人。

司令員宋時輪是湖南醴陵人,黃埔5期,出自紅一方面軍。耿直豪爽、雷厲風行、個性突出;信念堅定、對黨忠誠、老成持重,戰鬥風格勇猛頑強,善於組織阻擊作戰。解放戰爭時期,所率之華野10縱軍紀嚴明,善打阻擊,上蔡阻擊戰、桃林崗阻擊戰、徐東阻擊戰等,仗仗精彩,贏得了“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美名。建國後,宋時輪出任軍事科學院院長,是我軍著名的軍事教育家。

政委郭化若是福建福州人,黃埔4期,紅軍時期和抗戰時期在軍委領率機關擔任要職,被譽為“毛主席的軍事高參”,解放戰爭時期到華東戰場鍛鍊。建國後,曾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是我軍傑出的軍事理論家和教育家。他還是我軍第一個研究毛澤東軍事辯證法的人,被公認為研究《孫子兵法》最有權威的專家,毛澤東評價其“古有孫子,今有郭子”。他的性格偏靜,善於思考,與宋時輪正好互補。

9兵團是三野實力最強的一個兵團,其20軍由原1縱改編,軍長劉飛、政委陳時夫,下轄第58、59、60師。該軍是新四軍老部隊,作戰經驗豐富,執行命令堅決,擅長野戰條件下的攻防作戰,是陳粟首長麾下著名的葉王陶部隊核心。所屬58師有紅軍基礎,戰爭年代打了不少惡仗硬仗,創造了許多以硬取勝的範例,在多次重大戰役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該師戰鬥作風頑強,能攻能守,擅長野戰條件下的攻防作戰,以長於穿插和顧全大局、勇挑重擔著稱。

27軍由原9縱改編,軍長聶鳳智、政委劉浩天,下轄第79、80、81師。該軍出自膠東老八路,是三野戰鬥力最強的主力軍之一。部隊作風驍勇強悍,技戰術水平較高,進攻、防禦、野戰、攻堅兼備,尤以攻堅能力強勁著稱。所屬79師是一支以昆嵛山紅軍游擊隊為基礎發展而來的英雄部隊,三野的頭等主力師之一。在濟南戰役中,該師73團以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首先突破濟南內城,為戰役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被中央軍委授予“濟南第一團”榮譽稱號。

30軍由原12縱改編,軍長謝振華、政委李幹輝,下轄第88、89、90師。該軍是由新四軍華中軍區第5、6軍分區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一支主力野戰部隊,這支蘇北子弟兵無紅軍部隊為基礎,也無新四軍主力團隊做骨幹,但能聽指揮,肯吃苦,善於運動奔襲,不畏強敵,敢於亮劍,打了不少硬仗、惡仗。89師為軍主力師,敢打善拼,有勇有謀,其265團在鹽城戰役中被授予過“葉挺部隊”稱號。


第九兵團,所屬四個軍均為華野主力,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唯一戰例

◆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將軍(左)、政委郭化若將軍。

33軍由渤海縱隊與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第59軍部隊合編組成,軍長張克俠、政委韓念龍,下轄第97、98、99師。該軍主體為渤海子弟兵,思想覺悟高,具有蓬勃的朝氣和英勇無畏、前仆後繼的頑強戰鬥作風。國民黨第59軍是一支非常有名的部隊,起源於中原大戰後由西北軍餘部組建的第29軍。該部抗戰時期轉戰大江南北,屢建功勳,官兵驍勇善戰,思想進步,具有高度的愛國熱情,被日軍視為勁敵。

“我們已勝利踏上江南的土地”

1949年4月,集結於長江以北安徽之無為、含山地區的9兵團,正在為渡江作戰精心準備。按照總前委制定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及三野命令,9兵團指揮25、27、30、33軍附特縱炮7團零1個營與7兵團等部共30萬人組成中集團,由蕪湖裕溪口至樅陽鎮段渡江,爾後東進截斷京杭公路,圍殲潰逃之敵。考慮到20軍對蘇南熟悉,8兵團25軍對皖南熟悉,三野將兩軍互調指揮關係。

9兵團決定25軍和27軍(附33軍99師)作為渡江第一梯隊,30軍、33軍和兵團部為渡江第二梯隊。戰役發起前,27軍軍長聶鳳智對敵情偵察非常重視,組織了“先遣渡江大隊”,率先突入南岸,開展敵後鬥爭,經典紅色電影《渡江偵察記》原型就取自於此。

4月20日下午,國共和談破裂,中央軍委和總前委決定,中集團先於全軍一步,於當日晚開始渡江。黃昏時分,27軍第一梯隊各團開始拖船翻壩,進入長江,部隊隨之整裝登船,根據上級預先號令,20時30分開始渡江。20時15分,突擊團235團已將船拖出大部,其3連全部整裝待發,237團也拖出一部。235團1營傳令各部整理好船隻,聽令開船。通信員誤傳為“將船頭掉過去,整理好,開船!”早就按捺不住的3連船隻應聲出動,7連不甘落後,亦隨之出發。79師為爭取主動,遂令235團、237團已拖出之船隻立即開始渡江,27軍各突擊部隊亦陸續起渡。一船帶動一軍,一軍帶動整個集團,25軍和7兵團一梯隊21軍、24軍相繼發起渡江。

27軍渡江開始時,南岸之敵88軍部隊尚未察覺,我各突擊隊以夜幕為掩護划船疾進。當先頭船進到距南岸一、二百米時,突遭敵炮火攔截,我北岸炮群聞聲而動,按預定戰鬥方案,以猛烈密集的炮火壓制敵人,支援步兵渡江登陸。頓時,長江兩岸槍炮聲大作。21時許,235團3連5班,首先在夏家湖附近登陸。該班在架梯攀登陡崖時,梯子被敵炮火炸斷,一名戰士以肩扛梯,全班互相拉拽攀扶登上陡崖,向敵發起衝擊。5班所乘船成為百萬雄師中的“渡江第一船”。

27軍先頭各船駛近南岸時,均遭敵炮火攔阻和輕重機槍的火力封鎖,很多船隻中彈,人員傷亡,我指戰員不怕犧牲,迅速壓制或繞開火力點,靠岸登陸,搶佔灘頭陣地,遇有敵艦艇糾纏則予以消滅或驅逐。在我第一梯隊79師、80師登陸成功後,聶鳳智帶軍指揮所隨同第二梯隊渡江。4月21日天亮前,他順利登上南岸,成為人民解放軍第一個過江的軍長。心潮澎湃之際,當即口述了一道僅有12個字的電報,命令電臺用最快的速度拍發給毛主席和黨中央:“我們已勝利踏上江南的土地!”此電文成為我軍歷史上最短也最有詩意的一份軍情電報,何等的慷慨豪邁!

9兵團各軍渡過長江後,即轉入追擊作戰,向東疾進,4月底在郎溪、廣德山區配合東集團圍住了南京、鎮江南逃之敵。宋時輪、郭化若奉命統一指揮9兵團和東集團的10兵團殲滅被圍之敵。他們命令各軍實施多路向心突擊,要求以一當十、窮追猛插,只要抓住敵人,就能取得勝利。戰至4月29日,將敵2個軍大部和5個軍各一部共6萬餘人全部殲滅。

郎廣圍殲戰結束後,20軍歸建9兵團,25軍歸建8兵團。9兵團各軍即在長興、吳興至泗安、廣德之線以北地區集結,待命由嘉興進取上海。

戰上海

5月10日,三野下達淞滬戰役作戰命令,9兵團和10兵團分別由浦東和浦西向上海發起進攻。9兵團的任務是,以一部攻佔平湖、金山衛、奉賢、南匯、川沙,斷敵向東向南之退路,伺機控制青浦、松江以西地區,爾後從東、南、西三面協同10兵團會攻上海。在其後的戰役進程中,9兵團圓滿完成了這個主攻任務。20軍和27軍作為王牌主力,自不多言,突擊迅速勇猛,嚴格執行城市紀律。33軍當時劃歸10兵團指揮,作為該兵團的預備隊。值得一提的是不顯山不露水的30軍,打得英勇頑強,異常精彩。

遵照三野首長的指示,30軍擔任向上海守敵側後實施迂迴的作戰任務,截斷其從浦東向海上逃竄的要道,為進攻市區部隊全殲上海守敵創造有利條件。5月10日,9兵團令30軍為迂迴作戰的第一梯隊,5月16日24時前攻佔川沙、白龍港地區。軍長謝振華和政委李幹輝馬上召開各師師長、政委會議,決定88師、89師為軍的第一梯隊,由謝振華帶精幹指揮所隨行指揮。

第九兵團,所屬四個軍均為華野主力,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唯一戰例

◆27軍部隊解放上海,戰士們不進民房,露宿街頭。

5月13日下午4時,第一梯隊兵分兩路,由平湖出發,沿公路、海堤向川沙、白龍港急進。行軍200多里,於15日下午5時比野司規定的期限提前一天趕到川沙以南的江家路鎮。

30軍偵察到敵51軍已於3天前進駐川沙、白龍港地域,現正忙於作頑抗準備,川沙城裡只有不足千人的敵軍和地方土頑部隊。於是我軍乘守敵設防薄弱之機,89師先頭部隊265團直撲川沙。守敵猝不及防,驚疑飛兵天降,頓時陷於混亂,被殲700餘人後倉皇放棄。攻佔川沙縣城後,88師兩個團,冒雨插入敵後,向北迂迴,拿下顧家路鎮,截斷了敵51軍和敵12軍的聯繫。與此同時,30軍又用5個團的兵力,向正面之敵51軍發起進攻。午夜12時許,敵51軍及暫編第8師被壓縮在東西4公里、南北5公里的狹窄地區。經一陣短兵相接之後,敵發覺30軍的重火器因道路難行尚未趕到,便於16日拂曉組織3個團的兵力,在重炮掩護下向處於三九港、王家宅、唐家宅我88師263團陣地進行反撲,企圖殺出重圍,與敵12軍重新連接。我263團經一天苦戰,把敵反撲的3個團打垮。

在抗擊敵反撲的同時,謝振華已根據敵情的變化,調整好各師的部署,掉在後邊的軍炮兵團克服了河川及道路泥濘的困難趕了上來。當晚7時,30軍發起總攻。267團直插敵軍心臟,連續拿下清敦鎮、林家碼頭,又猛撲敵軍部所在地白龍港。敵人很快陷入混亂,首尾難以相顧。我軍只用一個多小時就攻佔了敵軍部,打亂了敵指揮系統,俘虜敵51軍中將軍長王秉鉞及其軍部全體人員,殲滅一個山炮團,並把敵41師及113師分割成兩塊。為了更有力地殺傷和摧毀敵人,30軍把軍炮兵團和從敵山炮團繳來的18門火炮一起編組,向敵人猛轟。戰至17日拂曉,全殲滅敵51軍和暫編第8師,僅俘敵就達8000人。這一仗打得酣快淋漓,30軍以一個軍的兵力吃掉敵一個軍,名震淞滬,令老大哥部隊刮目相看。

30軍首先到達浦東,攻下白龍港,截斷上海守敵東逃入海的退路。緊接著,在友軍協同下,30軍發起了圍殲高橋守敵第12軍的戰鬥。經浴血奮戰,於25日夜攻克高橋,佔領敵12軍軍部承園。至26日中午肅清了浦東地區守軍殘部。27日上海全部解放,共殲滅守軍15萬餘人,30軍在該戰役中殲敵14000餘人。

此前一天,5月26日,三野下達《淞滬警備命令》,命令決定以9兵團之20、27、30、33軍並8兵團之26軍及特種兵縱隊共21萬兵力擔任上海地區警備任務。29日,淞滬警備司令部(由第9兵團兵團部兼)成立。宋時輪任司令員、郭化若任政委。

7月13日,三野發佈建字1號命令:解除9兵團對上海的警備任務,並決定由30、33軍及34軍100師歸淞滬警備司令部指揮,擔任淞滬地區的警備任務。9兵團率20、27軍,集結在上海郊區整訓待命,並協助清剿上海郊區土匪與支援淞滬警備。

攻臺第一梯隊

上海解放後,中央軍委致電三野粟裕、張震等,要求三野要立即著手研究奪取臺灣的問題。毛澤東認為,解放臺灣不像解放大陸那樣,把軍隊開過去就行了,而必須先解決渡海作戰問題,還要認真對付美國插手問題。他提出:1949年和1950年將是中國革命在全國範圍內勝利的兩年。準備於1950年夏季奪取臺灣,解放全國。後來,鑑於準備工作的艱難和繁重,主要是空軍和海軍建設要白手起家,頗費時日,而原來希望從蘇聯方面得到的物資援助也需要一定時間,因而將解放臺灣推遲到1951年夏季。

解放並經營江南及東南地區,本就是第三野戰軍的光榮使命。為此,三野司令員陳毅將其屬下的15個軍、60多萬人的4個兵團進行了戰略區分,7兵團準備解放舟山群島;8兵團警備寧滬杭地區並進行剿匪;最強的主力9兵團,在蘇南休整訓練準備用於以後的渡海攻臺;10兵團則負責進軍福建,佔領攻臺出發陣地。

9兵團無疑是攻臺第一梯隊,這是軍委、三野對該兵團戰鬥力的充分肯定,期望極大。為加強該兵團的突擊作戰能力,三野特意將7兵團的主力23軍和8兵團的主力26軍調歸9兵團建制。1950年2月,在30軍軍部調歸海軍時,又將該軍的3個師分別充實第20、26、27軍,加強了攻臺力量。

1949年8月,解除了警備上海任務的9兵團指揮部仍駐上海,各軍開始轉駐上海市郊之嘉定、太倉、浦東、松江、平湖、海鹽等地進行整訓。在兵團的統一佈置下,各軍開展了“永遠是一個戰鬥隊”及進軍思想教育,目的是使部隊清醒地認識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及發展趨勢,牢固樹立戰鬥隊思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進軍全國、解放臺灣的任務。在這個總目標下,將全體指戰員的思想意志統一起來。

同時,各軍也大力開展以水上練兵和提高各級指揮員指揮水平為重點的軍事訓練。

1950年上半年,海南島和舟山群島有20萬國民黨軍撤逃臺灣,守軍實力驟增一倍,粟裕向中央軍委建議要增加參戰兵力,三野除擔任剿匪和地方警備任務外,主力12個軍約50萬人全部參加攻臺訓練,第一梯隊亦增加第7兵團,同時調其他野戰軍3或4個軍作為第二梯隊或預備隊。

第九兵團,所屬四個軍均為華野主力,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唯一戰例

◆志願軍冒著嚴寒向戰區開進。

1950年6月,正當解放軍加緊進行攻臺準備、臺灣國民黨軍日益驚慌失措之際,朝鮮戰爭爆發了,美國直接插手,入侵朝鮮並進行海上封鎖,以阻止我軍解放臺灣。考慮到朝鮮戰爭擴大到中國邊境,嚴重威脅到國家的安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首先集中力量“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將攻取臺灣的任務後延。作為攻臺第一梯隊的9兵團也很快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序列入朝參戰。此後至今,解放臺灣就由實實在在的軍事準備,變成了尚未實現的政治目標。

冰血長津湖

1950年8月,中央軍委決定將9兵團主力(20軍、26軍、27軍)北調山東,作為東北邊防軍的二線部隊。此時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宋時輪,副司令員陶勇,全兵團共3個軍12個師15萬人。

11月初,因朝鮮戰場局勢變化太快,中央軍委命令9兵團火速從輯安、臨江直接入朝,投入東線作戰。由於時間緊迫,9兵團十幾萬指戰員仍穿著華東地區的冬裝就倉促進入了高寒地區的朝鮮北部。

志願軍於11月25日發起第二次戰役,位於東線的9兵團奉命殲滅美第10軍進至長津湖的敵人。侵入這一地區的美海軍陸戰隊第1師是東線“聯合國軍”的主角,下轄3個陸戰團、1個炮兵團以及坦克營和工兵營等支援部隊,總兵力約2.5萬人。

9兵團決心抓住敵人兵力分散,尚未發現我軍集結的有利時機,首先殲滅美陸戰1師兩個團於柳潭裡、新興裡、下碣隅裡之間地區,得手後再殲美步兵7師和陸戰1師敢於北上增援的部隊。11月27日,長津湖地區普降大雪,氣溫降到零下30度,9兵團20軍和27軍共約8萬人,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缺衣少食的困難,悄然進入攻擊位置。當日24時,在漫天飛雪中,9兵團按照預定部署開始猛烈地攻擊。美軍幾乎毫無防備,在突然遭襲下,慌忙抵抗。到底是美軍王牌部隊,訓練有素,慌而不亂,迅速以坦克構成環行防禦,以待後援。志願軍經一夜艱苦戰鬥,至28日拂曉,終將一字長蛇似的美陸戰第1師及步兵第7師一部分割為五段,隔斷包圍在下碣隅裡、新興裡、柳潭裡、古土裡。

20軍58師主攻下碣隅裡,著名戰鬥英雄、172團3連連長楊根思率第3排堅守東山小高嶺陣地,打退美軍數倍於我的8次進攻,全排傷亡慘重,彈藥耗盡,陣地上只剩下楊根思和兩名傷員。未待團增援分隊趕到,敵第9次進攻已經開始。在這危急關頭,楊根思和兩名戰士打完所有的手榴彈和槍彈。面對蜂擁而上的美軍士兵,楊根思抱起一個5公斤的炸藥包,毅然衝向敵陣,拉響導火索,與敵人同歸於盡!

新興裡戰場,27軍80師配屬81師242團,屢挫屢攻,從晚上打到白天,毫不停歇,一舉殲滅美步兵第7師31團和32團1個營共計3191人,擊斃團長麥克萊恩上校,繳獲其“北極熊”團旗,創造了抗美援朝作戰史上志願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唯一戰例。

在我猛烈攻擊下,美陸戰1師各部開始撤退,以強大火力接連打破我數層包圍,因嚴寒冰凍,我設伏阻擊的27軍242團5連和20軍180團2連近300人全部凍僵在陣地上,無一倖存!

12月初,9兵團令預備隊26軍投入戰鬥,接替20軍對下碣隅裡的攻擊,得手後再南下直取咸興。美陸戰1師撤退途中,利用空投的架橋鋼樑和木製構件,修復了被志願軍炸燬三次的水門橋,順利擺脫了最後的險境,撤向興南港。

長津湖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作為中國軍隊中的精銳之師,與世界上最強大國家中戰鬥力最強的對手浴血奮戰,用血肉之軀對抗鋼鐵洪流,最終給予美王牌部隊陸戰1師以沉重打擊,共殲美、英、南朝鮮部隊13916人。美軍自己統計戰鬥傷亡近7000人,其中陣亡及失蹤約為2500人,另有凍傷減員約7300人。我9兵團戰鬥傷亡19202人,凍傷減員28954人,合計48156人。


第九兵團,所屬四個軍均為華野主力,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唯一戰例

◆宋時輪抗美援朝期間(前排左一)與機關部分同志合影。

戰役期間,連降大雪,平均氣溫在零下27度左右,最低達零下40度,雪積數尺,江河道路冰凍。9兵團指戰員衣著單薄,糧彈缺乏,後勤補給困難,有的部隊一兩天只能吃上一頓結冰的高粱米,體質嚴重下降,出現了我軍歷史上最嚴重的凍傷減員。在凍傷減員中,直接凍死1000餘人,凍傷後救治無效又致亡者3000餘人。戰後,兵團司令員宋時輪評價“艱苦程度超過了長征”。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後,9兵團休整了好幾個月,以恢復元氣。以後參加了第四次戰役(26軍)、第五次戰役、1951年夏秋防禦作戰、1952年春夏鞏固陣地作戰(26軍)、1953年春反登陸作戰準備和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入朝輪戰的第23軍、24軍、16軍、47軍亦先後歸其指揮。1952年8月,宋時輪調回國內,三野名將王建安接任9兵團司令員兼政委。

1955年4月初,為適應防空部隊的發展建設需要,國防部決定調志願軍9兵團兵團部回國。除政治部的文工隊全部、司令部管理處部分幹部另行調用外,其餘機構、人員和直屬分隊全部充實加強防空軍領率機構,原9兵團番號即行撤銷。從4月15日至4月底,防空軍共接收9兵團師職以下幹部111名,軍士及勤雜人員526名。1957年2月,中央軍委決定空軍、防空軍合併,原9兵團機關至此融進了空軍領率機構。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