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重在養生,養肝“三部曲”不容錯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吳婧 郭俊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

清明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由寒食節、上巳節和原本的清明節氣融合發展而來的清明節,既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浙江醫院中醫內科汪濤中醫師介紹,每年這個時候,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萬物吐故納新。中醫認為,體內肝氣在清明之際較為旺盛,容易出現各種肝火上炎的證候,如失眠多夢、煩躁易怒、口乾口苦、眼睛紅赤、幹癢,甚者頭痛、眩暈。因此尤需注意養肝、清肝、疏肝。

充足睡眠以養肝

“臥則血歸於肝”,人體在休息的時候,氣血平復,歸藏於肝,發揮滋潤濡養的功能。睡眠缺乏、紊亂會在無形中傷害身體的各項器官。因此,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對於工作等其它因素導致的無法早睡早起的,也儘量做到規律的作息

清明时节重在养生,养肝“三部曲”不容错过

藥食同源以清肝

對於有輕微肝火症狀的如失眠、眼乾、口乾之類的患者,可適當藉助藥食的幫助。這裡推薦一款百合菊花茶

組成:百合1~3g,菊花1~3g;

功效:養陰安神,清肝明目;

用法:上二味,代茶飲;

注意:脾胃虛寒,腹瀉、大便溏爛、食慾不佳的患者請勿服用。

清明时节重在养生,养肝“三部曲”不容错过

這裡的百合,用的是它的乾燥肉質鱗葉,而非其百合花。性味甘微苦、平,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等病症。菊花性涼、味苦辛,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清肝明目、疏散風熱的功效,對肝火上亢、頭昏腦脹、眼乾眼癢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二者共用,既能養肝,又能清火。

郊遊踏青以疏肝

肝喜條達而無抑鬱,導引肢體、郊遊踏青均有助於肝氣疏洩,更何況,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人已經在家憋了好幾個月了。不過目前疫情尚未結束,如果人員大規模聚集、流動增加,勢必會增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風險。

因此郊遊踏青、掃墓的同時,也要做好自我防護,健康平安過節便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清明时节重在养生,养肝“三部曲”不容错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