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歐洲老大?疫情之下,默克爾告訴了世界答案

一直以來,圍繞"誰才是歐洲老大"這個問題,德法之間可說是爭論不休,在歷史上,為爭奪歐洲霸權,德法更是爆發過多次戰爭。

馬克龍認為,現在的法國擁有核武器、完整的軍事指揮權,同時還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因此,法國才是當之無愧的歐盟領頭羊,至於德國?啥時將美國駐軍趕出去再說吧。

可事實真的如法國所說——德國確實不配當歐洲老大嗎?

答案當然否定的。從種種跡象看,現在的德國,無論是製造業實力和工業體系,還是應對危機時鎮定自若的能力,都要強過法國一大截。此外,即便是在法國引以為傲的軍事領域,德國也不輸給對手,要知道,美國的"外星產物"B-2轟炸機等高科技產品,圖紙可都是二戰末期從德國捲走的。

誰才是歐洲老大?疫情之下,默克爾告訴了世界答案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美國故意束縛德國,以日耳曼人的嚴謹和德國的軍工製造能力,德國要想成為軍事強國肯定輕而易舉——放眼全球,誰不為德國製造拍手叫好?

當然,要想當歐盟領頭羊,光靠硬實力還是不夠的,為盟友雪中送炭、幫助歐盟成員緩解燃眉之急、關鍵時刻擔起重任,才是大國的應有表現。而在疫情之下,默克爾就以實際行動告訴了全世界:德國比法國更適合當歐洲老大。

據中新聞3月30日報道,在歐洲疫情肆虐之際,醫療資源相對豐富的德國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派出軍機去法國和意大利收治重症患者。德國防長康坎鮑爾表示,在最危機的時刻,德國幫助朋友是理所當然的事,歐洲必須團結在一起。

誰才是歐洲老大?疫情之下,默克爾告訴了世界答案

在默克爾伸出援手之前,法國曾對德國表示,法國衛生系統已經瀕臨極限,希望德國聯邦國防軍能幫法國緩解壓力。法國強調,法國現在急切需要德國提供飛行設備支持。

緊要關頭,法國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德國,孰強孰弱,豈不一目瞭然?

疫情之下,一個國家應對緊急狀況的調配能力、確保物資供應的生產能力,都能說明這個國家是否具備當地區霸主的資格。舉個例子,截至目前,德國確診病例為71985,死亡數為778,而法國確診雖然只有52827,但死亡人數卻高達3532。當然,這其中也不排除存在統計標準差異因素,但從總體狀況而言,德國確實要比法國做得好得多——德國醫療物資比較充足,而法國檢測試劑和口罩都不夠用,沒來得及確診的病例肯定更多。

在對外戰略上,德國也比法國更為強硬。

誰才是歐洲老大?疫情之下,默克爾告訴了世界答案

一方面,馬克龍雖然也曾直言"北約已經腦死亡,美國根本靠不住",但法國每次針對的都是美國政府,而且說的也都比較含糊,可鐵娘子默克爾就不同了——多次跑到美國本土登門怒罵白宮政客且不說,力主"北溪-2號項目"、率先從伊拉克撤走部分軍隊都是默克爾堅持推行的決策。而法國呢?嘴上喊著要美國別繼續挑起地區衝突,同時還口口聲聲說要重塑歐盟以對抗美國霸權,但在美國威脅要對法國發動經濟制裁後,馬克龍立刻就讓"戴高樂"航母跑去地中海和美國航母舉行聯合軍演了。

另一方面,在疫情當下,德國敢於為盟友意大利撐腰——美國強行運回了意方50萬份採樣拭子,德國反手就扣留了美國幾卡車口罩;美國稱暫時不會幫別國渡過難關,默克爾便立刻接受了意大利的重症患者。而法國呢?除去指責意大利人換上俄羅斯國旗、損害歐盟權威之外,幾乎沒有為意大利控制疫情做出啥貢獻。

誰才是歐洲老大?疫情之下,默克爾告訴了世界答案

在對待"雙頭鷹"俄羅斯的態度上,默克爾認為,在世界局勢面臨前所未有之變局的情況下,歐盟不應當繼續做美國呼之即來的馬前卒和提款機,唯有俄歐攜手挑戰美元霸權、德法重新擁抱俄羅斯,世界才能真正走向穩定。默克爾強調,如果美國偏要阻止德國完成"北溪-2號"項目,德國必然會對美國以牙還牙,在這件事上,德國絕不會選擇妥協。

就目前看,現在的德國是最符合俾斯麥理念的德意志:經濟、科技實力超強;直麵霸權而毫不膽怯;默克爾政府也不崇尚民粹主義;在國際事務中常常能發揮主導作用;在對外戰略和內部政策上,德國的執行效率也更高。反觀法國,馬克龍剛想推行新退休金方案,結果巴黎就被罷工的法國人給弄癱瘓了。由此可見,在維護國家利益面前,德國民眾要比愛喝紅酒的法國人團結太多了。

誰才是歐洲老大?疫情之下,默克爾告訴了世界答案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歐盟成員都能像德國一樣對美國說"不",並致力於不斷提升經濟、軍事實力,美元霸權被終結就是遲早的事。但問題在於:由於內部分歧嚴重,美國又在不斷搗亂,法國還不服德國當歐盟領頭羊,一盤散沙的歐盟確實很難扭成一股繩,這種狀況恰好也是美國最樂意看到的。

毫無疑問,如果想要重塑歐盟,德法既需要攜手合作,同時還需要一個主心骨去發揮主導作用,就目前看,德國比法國更適合當這個領頭羊——法國實力確實不如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