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棗山”

河南的“棗山”

有許多名山大川,

您是否見過河南的“棗山”?

河南的“棗山”,

傳說是:

早生貴子抱金磚,

想要金山和銀山,

過年姥姥家裡搬;

想要朝裡做大官,

搬來棗山當“靠山”,

有幾個娃娃就背幾座“山”,

一代一代往下傳,

一直流傳到今天。

河南的“棗山”,

能吃好看還能搬,

它是愛的源泉,

它是父母心中的一座山,

它坐落在河南。

河南的“棗山”


河南的“棗山”,

就在我們的家園,

它是媽媽把面和棗打扮了一番,

底座是雪白的小麥麵糰,

上面鮮紅的大棗來鑲嵌,

麵糰和棗做成一座山,

媽媽還把很多花樣翻,

放在灶上一蒸亮閃閃。

吃在嘴裡香又甜。

上個世紀,

我們的童年,

要想吃“棗山”,

那是日日盼,夜夜盼,

過年的時候才呈現。

春節前的那幾天,

家家戶戶蒸“棗山”,

大年初二那一天,

女兒女婿去拜年,

“金山銀山和靠山”,

吃完午飯往回搬,

供放在八仙桌上等風乾,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每天掰個一點點,

一直吃到二月天,

細水長流好豐年,

龍抬頭來做大官。

現在是半夜想吃,

都會出現在您的面前,

用上暖氣家裡暖,

半夜發上面,

現吃現做很新鮮。

您要是不相信哪,

請來河南看。


河南的“棗山”,

它麵糰裡裹著甜,

河南的“棗山”,

它顆顆棗兒緊相連,

象徵著幸福和團圓,

把麵糰和棗兒連,

不愁吃穿沒有煩。

站得高來看得遠,

千里去做官,

不只為吃喝穿,

肩上的擔子重如山,

父母的話兒而記心間。

每日三顆棗,

七十不顯老,

不只是俗言,

河南的“棗山”,

吃它您就年輕二十年,

它好看解饞還把年齡減,

歡迎您到河南來,

送您一座大“棗山”!

(作者 :河南新鄭黃帝故里文化研究會秘書處 周寶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