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莉亞》:這段見不得光的愛情,憑什麼被奉為文壇上的經典?

謹以此篇,獻給每一個正在黑暗中尋找出口的人。

《阿瑪莉亞》:這段見不得光的愛情,憑什麼被奉為文壇上的經典?

愛情在剛萌生的時候,都是一朵醉人耳目的白玫瑰,一旦被世俗氣息沾染之後,便漸漸褪去顏色,變得乾癟枯黃、毫無生機,最終,帶著無人憐憫的孤獨和失望,蓋著層層落葉,睡進陰冷潮溼的泥土裡,殘了此生。

然而,也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是這樣的。

在阿根廷作家馬莫爾的筆下,就有一段愛情,從萌生之初到殘落之際,都是那朵醉人耳目的白玫瑰,哪怕最終倒在血泊之中,它還是一紅不染,潔白如初。

《阿瑪莉亞》:這段見不得光的愛情,憑什麼被奉為文壇上的經典?

他和她,挽著愛情謝幕

《阿瑪莉亞》是阿根廷作家馬莫爾,在1851年寫的一部長篇小說。

小說講述了阿瑪利亞與愛德華多為了堅守愛情,在黑暗中奮力逃亡、與黑暗勢力誓死搏鬥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840年。

當時,獨裁者羅薩斯對阿根廷實行殘暴統治,革命志士受到殘酷迫害,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到處充滿白色恐怖,這段時期也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馬莫爾筆下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1840年5月4日夜間,6名正被搜捕的統一派年輕成員,正試圖逃離這座充滿著白色恐怖的首都,他們的目的地是烏拉圭的首都--蒙得維的亞。

當他們摸到河邊準備乘船逃離的時候,卻因一位叛徒告密,遭到羅薩斯聯邦政府警察的襲擊。在激烈的搏擊當中,只有負傷的愛德華多被救出,其餘5人不幸身亡。

救人的是愛德華多的朋友--丹尼爾·貝約,他偽裝為聯邦派的統一派成員救下了愛德華多,之後,便帶著他一起逃到了表妹阿瑪莉亞的家中,躲避警察的追捕。

善良、貌美的阿瑪莉亞,出身于軍官家庭,在父親、丈夫、母親的相繼離世後,搬到了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與表兄丹尼爾一起生活。

在表兄丹尼爾的託付下,阿瑪莉亞非常用心地照顧愛德華多,沒過多久,兩人都對彼此萌生了好感,一段愛情就此拉開了序幕。

聯邦派首腦、獨裁暴君--羅薩斯得知愛德華多逃走的消息,馬上下令警察局局長維克托里亞和秘密警察頭子唐娜何塞法·埃斯庫拉進行搜捕。

在第一次搜捕中,阿瑪莉亞預先得到消息,提前做好了準備,躲過了警察的追捕。

但第二次就沒這麼幸運了。

阿瑪利亞碰到了老奸巨猾、詭計多端的女密探--唐娜何塞法·埃斯庫拉。埃斯庫拉特別喜歡通過家庭僕人去尋找線索,她從阿瑪莉亞家的女僕口中得知,阿瑪莉亞家裡住著一個陌生的跛腿青年,埃斯庫拉猜測那個青年可能是愛德華多。

一天下午,女密探埃斯庫拉約上阿瑪莉亞的好友阿古斯蒂娜,突然拜訪阿瑪莉亞,只見愛德華多正和丹尼爾、阿瑪莉亞等人正在那一起談話。

女密探埃斯庫拉故意挨坐在愛德華多邊上,在談話時,假裝要尋扶手起身,一手猛按在愛德華多那條受傷的大腿上,愛德華多忍不住疼痛叫了起來,差點昏倒在地。

女密探埃斯庫拉以此確定愛德華多就是潛逃的反叛者。

被發現後,愛德華多失去了藏身之處,又繼續出逃,躲避警察的追捕。

同年10月,羅薩斯政權因受到起義部隊打擊,開始加強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控制,特務組織“馬索卡”的匪徒遍佈街頭巷尾,局勢更加緊張了。

一天夜裡,阿瑪莉亞和愛德華多正在丹尼爾主持下,秘密舉行婚禮,突然間,一群警察破門而入。

在激烈的鬥爭中,愛德華多為了掩護阿瑪莉亞,將她抱在懷中,不料背部卻被一刀刺穿,兩人一起倒在血泊之中。

最終,他和她,挽著愛情,謝了幕。

《阿瑪莉亞》:這段見不得光的愛情,憑什麼被奉為文壇上的經典?

自不幸中情起,一往而深

單看這個愛情故事,頂多算得上悽美,但是,若想看懂這部小說,還要結合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才能窺探作者的意圖。

《阿瑪莉亞》這本小說以反對19世紀阿根廷獨裁統治為主題,以阿瑪莉亞和愛德華多的愛情為主線,揭示了白色恐怖時期,阿根廷處於反動統治之下的真實境況。

小說結構緊湊,情節曲折,懸念叢生,扣人心絃。

故事一開始便用不幸拉開了這段愛情的序幕。

主人公愛德華多,與其他5名統一派成員在出逃時因人出賣遭到伏擊,只有他被好友丹尼爾救下,其他5人不幸身亡。

作者用這個不幸的開頭,給這場悲劇性的愛情埋下了伏筆。

接著,又藉著丹尼爾的引導,將愛德華多帶進阿瑪莉亞的世界,一個身負重傷,一個滿心傷口,兩個都不完整的不同個體,在不幸中相識、相互慰藉,逐漸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小說寫到這裡,剛開始的慌亂、不安,全部被按了暫停鍵。

作者將視角從社會的洪流中移開,聚焦在這段極其平凡的兒女情長裡,給沉悶壓抑的無邊黑暗,引進了一絲曙光。

可是,這絲曙光也只是一閃而過。

社會的黑暗,境況的險惡,讓這兩人剛剛萌生的愛情岌岌可危,就像生長在危牆之下的那朵白玫瑰,剛在黑夜中甦醒,又遇風霜襲擊,無處可避、無處可逃,只能頂著寒風,搖動柔弱的枝幹,拼命抵抗。

阿瑪莉亞喜歡愛德華多,哪怕他是一顆隨時都有可能會被引爆的炸彈。

愛德華多也想與她長相廝守,但似乎只有獨自遠離,才能護她周全。

阿瑪莉亞會恐懼,但這恐懼卻不足以讓她放棄愛情。

愛德華多也會糾結,但在真愛面前,所有的阻礙都不是逃離的藉口。

哪怕最後雙雙隕滅,也在所不惜。

《阿瑪莉亞》:這段見不得光的愛情,憑什麼被奉為文壇上的經典?

在悽美處隕落,無悔遇見

當然,故事的最後,還是悲劇佔據了主旋律。

愛德華多為了掩護阿瑪莉亞,將她抱在懷中,而命運的利刃從後背偷襲,一刀連著兩人,血泊之中,一場愛情,悽美至極。

這段被不幸的火焰點燃的愛情導火索,順著終點牽著的那顆炸彈飛奔而去,最終留下了一聲哀鳴,和一道轉瞬即逝的絢麗火花。

在這場令人惋惜的故事裡,凝聚著那個時代正在流失的美好與希望,正如阿瑪莉亞身上的美麗與善良、真誠與勇敢。

在當時那個社會,盾牌都抵不過利刃的襲擊,何況是這位柔情的女子?

她在愛情面前的執著,是對現實的反抗與超越,是對那個社會的奮力反擊。只要勇敢地抗爭過,哪怕最終香消玉殞、落敗而歸,她義無反顧。

在小說裡,當愛德華多終於鼓起勇氣,向阿瑪莉亞表白時,積壓在讀者心裡的那些壓抑才得以吐露。

我們循著這場愛情的餘光,和主人公一起向命運發起了挑戰,和作者一起搖旗吶喊。

《阿瑪莉亞》是一顆被鑲嵌在黑暗中的珍珠,它用點點微光,打破了當時那個黑暗社會的死寂與沉悶。而小說中的女主人公阿瑪莉亞,就是當時那個社會里阿根廷婦女的真實寫照。

她們在殘暴冷酷的規則下無力抵抗,卻不忘抵抗,為了守住時代的希望而戰,為了人性的善良而戰,為了渴求已久的和平而戰。

在愛德華多坦白自己離開她,是為了換取她的安寧時,阿瑪莉亞脫口而出:

“但是在一個女人的心目裡,還有什麼能為救護自己的…自己的朋友而擔當一些風險更崇高,更了不起的麼?”

在愛情面前,阿瑪莉亞是勇敢的。

她有她的羞澀和苦衷,她也害怕這是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但是,她也有自己的驕傲--每一位阿根廷婦女身上的驕傲。

她對愛德華多照顧和愛意,不是喪失理智的私慾在作祟,而是在守護著一種責任,當時那個社會里,千千萬萬個阿根廷婦女的責任。

她說:

“愛德華多,您認為普天之下沒有女人肯同男人同命運共呼吸嗎?雖然在阿根廷人的祖國男人們忘記了她們是這樣的人,您至少要讓我們女人保持我們的慷慨心腸和高尚品格。

如果我有兄弟、丈夫或情人,如果他們不得不逃離祖國,我一定跟他一道去流亡;

如果他遇到危險,我一定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殺人兇手的匕首;

如果他為美洲這塊養育他的土地的自由而上斷頭臺,我就要陪我的丈夫、兄弟或情人一道去。”

阿瑪莉亞的話,就像一場迅猛的洪水,沖毀了愛德華多心中固守已久的堤壩,最終,愛德華多也以英雄的姿態,勇敢地扎進這場情感的洪流之中。

可惜,馬莫爾筆下的黑暗無邊無際,最終將這場情感的洪流盡數吞沒,所有的美好與激情也隨之消逝,迴歸以往的死寂與沉悶。

這種令人悲慼的惋惜,譜成了一曲阿根廷式的告別。

《阿瑪莉亞》:這段見不得光的愛情,憑什麼被奉為文壇上的經典?

以愛作刃,對抗黑暗

《阿瑪莉亞》是一部愛情小說,它表現愛情,又不單指愛情,作者以愛情中的自我犧牲為主題,給了現實狠狠一擊。

對於阿瑪莉亞和愛德華多來說,愛情是他們對抗黑暗的最強力量。

自不幸中情起又何妨?在悽美處隕落又有何懼?

哪怕是在命運的判決面前,他們也能以愛為對抗現實,無所畏懼。

離開作者筆下那個充滿著白色恐怖主義的時代,我們看似逃離了主角的命運,但是,回到現實生活中,所有的恐懼和不安並不會因此減少。

面對蟄伏在生活中的黑暗抓手,阿瑪莉亞敢以愛情為利刃,那麼,你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