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文藝青年李季雨逐夢航天發射場

濱海氣候變化無常,飄過一團雲,便帶來一陣雨。李季雨翻著書本,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往事歷歷在目⋯⋯

東經110度、北緯19度,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銅鼓嶺測控點,三面臨海。一年半前,李季雨來到這裡。作為上海海事大學航海技術專業學員,從東海到南海,兩千餘公里的距離,李季雨逐夢遠航,開啟了人生中一段嶄新徵途。他說,銅鼓嶺的氣候彷彿和他名字對應,一陣一陣的雨水,滋養著心頭航天報國的種子。

海南省文昌市:文藝青年李季雨逐夢航天發射場

李季雨與銅鼓嶺的“牧箭逐星”石

航海技術和航天測控如何掛鉤?初到山上,李季雨苦惱不已。看著技術精專的同事們紛紛脫穎而出,自己卻沒有絲毫起色,更是讓他想到了放棄。這時,一位老同事的話引起了他的注意。“我們身處點號,生活較為艱苦單調,更需要文藝工作者的優質創作,為大夥加油鼓勁。”想到這裡,李季雨的眼裡便有了光。

海南省文昌市:文藝青年李季雨逐夢航天發射場

李季雨在閱覽室學習

不瞭解任務,如何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不瞭解身邊同事,作品如何能直擊心靈?作為文藝工作者,俯下身,勤跑腿,多觀察是必不可少的經歷。從那天起,李季雨邊學邊練,白天一頭紮在崗位上拍照寫作,晚上來到閱覽室埋頭苦讀,仔細研究單反相機操作、精心策劃相關採訪、刻苦訓練操作技能,力求每個作品都能夠深入人心。

海南省文昌市:文藝青年李季雨逐夢航天發射場

李季雨在電腦前寫作

上崗不久後,李季雨就跑遍了各個崗位,拍遍了銅鼓嶺的人物風景。“兒子,我在網上看到你的新聞了!”每當執行任務期間,銅鼓嶺航天人感到最提氣的就是自己的新聞能夠頻頻刷屏,這其中也少不了季雨的努力付出。如今,經過一年半的奮鬥,李季雨在省部級以上新聞媒體發表作品近200篇次,得到了大夥的一致肯定。

“捕獲,跟蹤正常⋯⋯”去年12月27日晚,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從銅鼓嶺隔海相望的文昌航天發射場一飛沖天。在各測控設備緊緊盯住火箭的同時,季雨的相機也在緊緊盯住各個崗位上的同志,盯著升騰的火焰和希望。當宣佈任務成功的那一刻,李季雨熱淚盈眶。雖然沒能在測控設備上執行相關操作,但他用圖片和文字記錄了這個偉大的時代,記錄了無數為之奮鬥的航天勇士,也記錄了自己逐夢航天以來的點點滴滴。

從遠洋到深空,從內陸到海島,李季雨用他手中的相機和筆,為航天事業加油鼓勁,助力祖國航天事業一飛沖天。

(黃國暢)

編審:李超

通聯:國防時報新媒體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