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甌:白衣執甲 今朝凱旋

4月1日,建甌第一批出徵武漢支援抗“疫”醫護人員、建甌市立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張成琳結束隔離休整,凱旋迴家。

2月4日,張成琳出征武漢,服務於武漢市東西湖方艙醫院。在長達40多天的時間裡,她和福建護理專科團隊的隊員們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累計收治患者295人,努力提高患者治癒率、降低病亡率,以精湛醫術和無私大愛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務。

從武漢返回的那天,警車開道、志願者夾道歡送,武漢市還送上了“大愛無疆情暖武漢人民,救災抗疫盡顯英雄本色”的錦旗,張成琳和福建護理專科團隊的隊員們享受到了來自武漢人民的最高禮遇。

回望這場戰鬥,張成琳心中難以平靜。

比櫻花更美的,是武漢人民感恩的心

張成琳說,初到武漢之時,整個東西湖方艙醫院床位排得滿滿當當。看著一個個病人終於恢復健康走出醫院,心情難以言說。在武漢的一個多月來,張成琳挺住了工作的辛勞和對家人的思念。但閉艙那天,卻沒忍住激動的淚水。

在最後一批患者出院時,張成琳和同事們為康復患者們舉辦了一個簡單的儀式。儀式上,康復患者們殷殷地對她們說道:“沒有你們就沒有現在的我們!”“你們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正是這一句句懇切的話語給了她們無限的力量。張成琳說,作為醫護人員,救治生命是她的職責和擔當,但在武漢卻被當成了英雄。“雖然他們身患疾病,但是他們也在努力,在為全國人民的健康堅守著。”

“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採訪中,張成琳多次提到這句話。張成琳說,她和隊友們能夠平安歸來,離不開患者的信任、配合和支持。她們在給予患者救治的同時,也收穫了許多溫暖。有熱心的患友為她們寫打油詩:“福建援漢隊,英勇又精明;技術精又湛,除病快準狠”,有為他們當起方言翻譯官的,還有十幾名患者擔心他們刮破防護服,便當起了志願者,主動承擔搬運物資、倒水的活兒。

她說:“比櫻花更美的,是武漢人民感恩的心。”

與隊友們結下過命的交情

一起救人、相互扶持。在這場戰鬥中,張成琳和隊友們結下了過命的交情。

張成琳說,自己是隊員中最瘦小的一個,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給予了她很多關懷和照顧。

由於緊張和不適應,第一次進艙時,張成琳出現了頭暈、嘔吐的現象。下了班以後,脫下防護服的張成琳臉色蒼白,同住的隊友看到之後十分著急,趕忙報告隊長。其他隊友也紛紛發來微信,叮囑她照顧身體:“是不是進艙時吃得太少了?”“放鬆心情,有需要幫忙的儘管說。”還有一些隊友將自己帶去的人參含片分了一大半給她,“你快含一片,提提精神。”

分別時,來自全省各地的隊友們在微信群裡寫下這樣的話:“要回家了,感恩一路有你們的關愛與相互扶持。緣分讓我們走到了一起,希望這個群不要解散。”“親愛的隊友們,就此別過,有空常到連城看看,我等著你們!”

從陌生人到一起“扛槍”作戰,她們既是隊友,更是戰友。

在這段經歷中學會感恩

張成琳說,馳援武漢的這段時間讓她感受最深的就是,護理不僅僅需要專業的技術,更需要有一顆溫暖的心、感恩的心。隊友之間的守望相助、醫患之間的相互配合,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與病毒作戰。“我們不是一個人去戰鬥,我能感覺到所有的人都在陪著我們一起,包括保潔員、快遞員,他們也都始終在堅守崗位,打贏這場攻堅戰不只是我們,而是所有人。”

趁著回家休息的間隙,張成琳想多陪陪家人。在武漢的這段時間,父母給予的理解給了張成琳很大的力量。張成琳剛到武漢,父親張功揚就加入到了村裡的黨員勸導站,“女兒去前線,那我就在村口等她回來。”因為擔心影響女兒工作和休息,父母一直不太敢主動給張成琳打電話,只是默默守著手機,等女兒發微信報平安。

“我走的時候給我爸打了個電話說我要去武漢了,他當時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嗯’。期間也都不敢給我媽打電話,我怕她繃不住。直到我告訴他們我要回來了,他們才終於表露出擔心和想念的情緒,在電話那頭哭了起來。感恩他們的愛和支持!”說到這裡,張成琳的眼眶紅了。

跨越700多公里,奮戰44個日夜,終於等到春風敲響回家的門。在最好的年華里,張成琳用緊握的雙手、奔跑的身影守護生命,用愛和奉獻裝點青春。張成琳,歡迎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