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峻愷:運營商攜號轉網與降低資費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今年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再降低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以上,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規範套餐設置。

對於運營商即將實現攜號轉網的功能,廣大網友非常關注,希望該項政策能破除運營商的壟斷,提升服務質量。

但是實際上,無論攜號轉網是否開放,在無線通信技術發展到今天,特別是未來5G普及以後,手機號碼已經變得不再重要,甚至未來運營商間的差異也會變得越來越模糊。

首先,用戶使用語音通話的比例逐年下降,手機號碼已經不再重要。根據中國移動(港股00941)財報數據,2015年之前,手機用戶使用語音通話的比例均在50%以上,但從2015年起,隨著4G網絡覆蓋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用戶數據流量使用增長了5倍,每用戶流量使用佔比已經接近60%,而語音使用已經降到20%左右。在2G時代,由於用戶手機只能用來打電話,手機號碼的作用是唯一的,甚至一些連號的4個8,5個8號碼在市場上可以炒到10萬以上。預計5G到來後,用戶使用語音通話的比例可能會下降到10%以下,用戶既然使用手機撥打對方電話號碼的頻次越來越低,自然手機號碼的作用也就不再重要了。

其次,未來5G技術將打破運營商間的屏障,手機號碼無法捆綁用戶。我們都知道,3G-4G時代存在多種的網絡制式協議,因此用戶需要使用不同制式的手機終端,但5G後,隨著網絡制式的統一,即使運營商間存在著各種利益屏障,但隨著技術的演進,各運營商將可能會大力推廣esim卡(嵌入式sim卡),用戶未來購買的手機將會直接嵌入sim卡,用戶只需要根據自身需求通過軟件選擇運營商即可。這樣的看似較小的技術改變其實將有可能改變整個通信運營商的商業模式,個人用戶將可能不再被單個運營商所捆綁,可以想象未來的手機或者APP入口將會劫持用戶選擇運營商的權利,用戶可能在無感知的情況下,手機和APP會自動幫用戶選擇當前使用網絡位置資費最低、信號更佳的運營商網絡。因此,未來運營商想通過手機號碼來捆綁客戶這種在2G時代的王牌商業模式將在5G時代變得不再有效果。

再來看看提速降費。運營商通信資費下降,無疑對市民大眾及中小企業來說是福音。在大眾印象中,我國通信費用高、市場壟斷,這些實際上都是誤解,如果您去過國外留意過發達國家的通信資費,可以發現我國的通信資費是偏低的。目前我國的通信行業已經進入發達國家同樣的成熟期,2019年1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1%,中國移動4G滲透率已經接近2G用戶70%的瓶頸,說明我國手機用戶增長已經進入拐點期。一方面用戶數無法增長,另一方面又要降資費,而且從2019年開始5年內,運營商還要進入5G的高投入期。根據測算,5G的投入將大約比4G多60%,通信資費下降20%,將有可能讓聯通和電信兩家運營商進入虧損。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一般也在3-4家左右,但是為了應對5G高投資,各大運營商已經開始進入併購重組階段,美國第二和第四大運營商T-mobile、Sprint已經在2018年合併重組,而意大利電信也在2018年宣佈裁員4500人以應對5G的高投資。從發達國家的主流運營商來看,運營商間的整合,甚至電信運營商和電視網絡媒體的整合也都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央要求運營商攜號轉網、提速降費,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通信運營商行業天生就是高投資行業,我國運營商也承擔著大量農村地區的基礎建設投資,如何讓運營商間整合,降本增效,是未來的重大課題。

(作者系通信專家、博士)

張峻愷:運營商攜號轉網與降低資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