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最近,紐約宣佈向全體市民免費發放一天三餐。醫院裡缺人+缺物,源源不絕的病人,迅速惡化的病情:上一秒還在說笑,下一秒已經插管,不堪重負的醫生無奈地說道。


看到這些瀕臨崩潰的醫院實拍,揪心。不要再給他們增加負擔了。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Elyse Isopo是一名ICU護士,在紐約北岸大學醫院工作。她連續5天每天工作13個小時以上。

她的一天,是從早上4點開始的。起床後,她第一時間測體溫,早晚各一次。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清晨5點,她回到了每天工作的新冠病毒重症監護室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她每天要把藍色管和白色管分別伸進病人的嘴裡和肺裡,給肺充氣放氣幫助病人呼吸: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操作,她每天不斷重複著。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雖然Isopo每天面對著最最最嚴重的肺炎病人,防護服短缺,她只能穿著普通手術服工作。

而讓人揪心的是,這樣的場景,在紐約乃至全美的醫院,比比皆是。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每天都像在執行自殺任務。”在紐約雅各比醫療中心工作5年的護士Kelley Cabrera說,每天,護士們只能用薄薄的磨砂紙做防護服,一個口罩他們用5天。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我很害怕去上班。另一名護士Denise Donlon說,不誇張地說,就像戰爭時代一樣。每天,她被迫戴同一個口罩,手套和防護服,工作12小時。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Laura是蒙特菲爾大學三年級學生,目前她手上只剩下一個口罩和一件防護服了,她說:“每天上班時,我都感覺自己像即將被屠宰的羊一樣。”
Laura今年28歲,跟身邊許多同事一樣,她

已經寫好了遺囑


誰生誰死,醫生們面臨兩難的抉擇

長時間連軸轉,他們的身體和精神都超負荷工作著。

Mount Sinai Queens醫院的醫生Dr. Steve Kasspidis形容,現在的醫院,就像地獄一樣,比911恐襲可怕多了,“病人進來,插管,去世,這樣的情況不斷循環發生,整個醫療系統已經不堪重負,瀕臨崩潰。”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男子拍攝一段視頻,醫務人員正在使用叉車將屍體裝載到冷藏卡車中。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紐約急診科常駐醫生Danielle Stansky說道,病情惡化得很快,病人可能上一秒鐘還在跟你說笑,下一秒鐘已經要插管。
“過去幾周,我看著垂死的病人通過手機跟他們的親人道別,我看著28歲健康的男子無法自主呼吸,我看著用盡所有辦法,病人依然離世,“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刻”。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年輕醫生說,“在醫院,我沒有時間思考。我只是有時間工作來挽救生命。下班後,眼淚、挫敗感把我包圍。”

儘管她的醫院暫時有足夠的呼吸機,但最終進入ICU的患者平均需要插管14天。醫生在考慮治療時必須考慮患者存活的可能性。“我們別無選擇,”醫生說,“我們有那麼多年輕患者,我們必須挽救生命。”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傑說】震撼!實拍疫情中瀕臨崩潰的紐約醫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儘管如此,在工作中,這位年輕的醫生試圖保持樂觀。她解釋說:“我不想對我的同事持消極態度。” “我試圖微笑,而不是屈服於壓力。”。她補充說,同事們不談論正在發生的事。她也不會對家人談起工作。她不想讓他們擔心。儘管她很難入睡。即使如此,她們仍然保持專注。她說:“所有醫生,醫師助手和護士都在一起努力。我們沒有放棄。”


目前紐約 確診人數超過11萬,物資短缺:

  • 呼吸機
  • 各種尺寸的一次性無乳膠手套
  • 一次性(一次性)全臉防護罩(應覆蓋面部的正面和側面)
  • 間接通風的護目鏡,任何尺寸
  • 一次性(一次性)耐流體服
  • 任何尺寸口罩(必須標記為手術口罩,隔離口罩,牙科口罩或醫療口罩)
  • 消毒洗手液
  • 體溫計
  • 手術N95口罩
  • N95口罩
  • N99 / N100口罩
  • R95口罩
  • P95 / P99 / P100口罩

關於此文章內容,小夥伴們你怎麼看?(歡迎包括躺著看,坐著看的留言!更歡迎吃瓜群眾轉發!每週跟我互動最多的三個小夥伴我都會發動態配圖@你們哦!你還在等啥呢!)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請關注我,一鍵三連,留言,分享我的文章,讓更多的人看到,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