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本里“除三害”的惡霸,長大後怎麼樣了?

在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的下冊裡,有一篇標題為《除三害》的課文。這是一個講述古人“浪子回頭”為民除害的故事,其對小學生的教育意義不言而喻。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周處,是三國後期吳國的一個官二代。他年輕時為非作歹,是當地聞風喪膽的惡霸,以至於老百姓將他和山中猛虎、河裡的鱷魚並稱為“三害”。為了除掉這“三害”,有人騙周處去打虎、殺鱷魚,希望他們能夠同歸於盡。百姓以為周處死後拍手稱慶,這也讓周處幡然悔悟決定痛改前非。

小學語文課本里“除三害”的惡霸,長大後怎麼樣了?

但是課文的結尾只說了“從此以後,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那麼周處是怎樣痛改前非,又是怎樣受人敬重的呢?周處字子隱,生於吳大帝孫權嘉禾五年(236年),是東吳名將、鄱陽太守周魴之子。在改過自新之後,周處立志向學,拜訪大儒名士。在不斷地提高和改變自己之後,周處最終踏入了仕途,成為東吳後期的一名官員。天紀四年(280年),東吳被西晉滅亡,正值中年的周處成為了亡國之人。但是朝代更迭自古以來便是常事,周處也憑藉自己的才能得到了西晉朝廷的徵用。

小學語文課本里“除三害”的惡霸,長大後怎麼樣了?

在一次宴會上,原是曹魏舊臣的王渾對周處挑釁道:你這亡國之人,難道沒有覺得憂傷嗎?周處卻反駁道:魏蜀吳三國都亡了,並且吳國還是在魏國後面亡國的,要說亡國之人應該憂傷,恐怕也不止我一個人吧?這要是周處年輕的時候,以他的暴脾氣,估計直接就上手了。但是改過自新之後的周處,開始據理力爭,反駁得有理有據。入仕晉朝之後,周處幾任地方數職,每到一處都解決了許多現實問題。比如任新平太守時,周處使叛亂的羌人歸附;任廣漢太守時,處理了積壓許久的案件……

小學語文課本里“除三害”的惡霸,長大後怎麼樣了?

周處的才能得到晉朝上層的認可之後,他也被調到了朝廷內,擔任御史中丞。在古代的官職中,御史中丞是專門監察官員的,是一個非常得罪人的職位。所以許多擔任此職的人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便會縱容腐敗和違法行為。但是周處卻不怕事,不管是皇帝的寵臣還是皇親國戚,只要讓周處抓到把柄,他一定要依法查處。毫無疑問,周處成為了一個正直的忠臣,但是他這樣的忠臣在渾濁的西晉朝廷內,卻淪為了所有人的眼中釘。絕大多數人都不希望周處好過,只是沒有一個機會。

小學語文課本里“除三害”的惡霸,長大後怎麼樣了?

沒過多久,氐人齊萬年發動叛亂,朝廷派遣梁王司馬肜率兵平叛,一群貪官怎麼會錯過這天賜良機?他們上表推舉周處領兵西征,周處明知這是一個陽謀,但他還是接受了。對於自己的下場,周處心知肚明,因為他現在的頂頭上司司馬肜曾經被自己法辦過。這次掛帥對他而言是將功贖罪,也正好公報私仇。好友曾勸他以老母年事已高推託,可是周處卻說道:“忠孝之道,安得兩全!既辭親事君,父母復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所以這次出征,周處是抱著必死之心的。

小學語文課本里“除三害”的惡霸,長大後怎麼樣了?

敵酋齊萬年得知後大喜,因為他曾經和周處打過交道,深知周處的能力。所以如果周處掛帥前來,自己必敗無疑,可如果他受制於人,則他必死無疑。事情果然如他所料,周處被命令帶領五千人對七萬敵軍發動進攻,以卵擊石結果自然是全軍覆沒。從一個為非作歹的地痞惡霸,到一個“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愛國忠臣,周處最終完成了自己的蛻變。只可惜,他蛻變的代價是自己的生命,而他也用自己的死讓故事更加悲壯和淒涼。讓人讀來,也不禁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