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花未開,我們又要啟程

文章寫於2019年冬末春初,之前一直瀏覽頭條文章,如今嘗試發表,請大家支持並給予指導

最近被一批未來的國家棟梁奔赴祖國各地開始新的求學征程,對於家鄉和親友不捨的心情刷爆了朋友圈。

幾年前的自己又何嘗不是,獨自一人拿著偌大箱子,揹著母親給裝的鼓鼓的書包,拎著一點火車上吃的食品,開始一年的求學道路。那個時候火車站沒有現在繁華,還是綠皮慢車,檢票口人擠人,從候車站到檢票口再到站臺,要走很長一段路,一個人拿著那麼多東西一步一步移動,至今都可以想到每次出發時候多艱難,所以每當這個時候都特別不想出發,畢竟哪裡都比不上家裡熱炕頭溫暖,哪裡的人們都不及家中的爸媽好。夢想終究是偉大的,他戰勝了恐懼沉悶的心裡,打敗了現實生活,他在內心深處告訴你要前行,可能是51%的“得出發了”戰勝了49%的“我不想去”,於是為了夢想,終於邁開腳步,走向前方……

大學不是天堂,卻是距離幸福最近的那個地方。印象裡第一次遠離家鄉,是零九年去鶴城讀書,那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車。雖然兩個城市不是很遠,可是第一次坐火車的心情,沿途的風景,新城市的面貌,未來的生活,佔據了我內心深處。記得報道那天,是父親送的我,他和我一樣激動,甚至比我更高興,因為他驕傲的是自己兒子考上了大學,也完成了他的夢想,意味著告別了世代趕馬車,出大力,種田地的苦生活。火車把我們從一座城市載到另一座城市,火車上座位面對的大叔是鶴城人,一路上給我講述城市歷史,曾經省會的美好和美麗的齊大,那個時候早已經按耐不住內心喜悅。下了火車,已經深夜十點鐘,我們找個旅館住下。第二天去學校報道,一路上出租車司機又給我們介紹齊大美麗。如今想想,那個火車上大叔和出租車司機說的都是實話,直到今天我都認為齊大美極了。那天我很快辦完入學手續,和父親逛了逛校園,從東區到中區再到西區,大學校園很熱鬧,學姐學長的熱情,臉上寫滿稚嫩的新生,風景如畫的校園,水波盪漾的勞動湖……比想象的還要美麗,那一年勞動湖對面緊緊幾座高樓,高樓映襯在湖水中,父親說很美,後來坐坐高樓平地而起,越來越多,每一年放假回家我都會把那些高樓大廈拍照給父親看,很遺憾當時不熟悉校園環境帶著父親逛了一會就回寢室收拾物品了。記得那天傍晚父親拎著兜子去趕回家的火車,在背後看到父親身影,我默默流下淚水,後來我知道那天他也溼潤了眼睛,這淚水寄託著我對家鄉的想念,也寄託著父親對我的希望,那一刻起故鄉只有冬夏,夢想已經起航。 如今高鐵也已經通車好幾年,這段看似並不遙遠的路途,卻因當時沒做過火車,沒出過遠門,沒見過大草原和磕頭機而顯得十分興奮。畢業之後,經常想回校園逛一逛,可是由於工作忙,已經很多年沒回去了。回憶起那段啟程,回憶齊大生活,當時無數次不想邁開步伐的心情再也沒有,取而代之的是能否讓我再有機會踏上回歸齊大的路程,去欣賞一下他的美,大學——夢開始的地方。

零九年到一七年,這段平原路途不知道走了多少次,當然也不知道啟程了多少次,可是我知道每一次啟程都是夢想戰勝現實,要想生活,必須出發。記得前些年春節看到這樣一句話:年過完了,很多夢想就不應該說在嘴上,你應該記在心裡,並且有所行動。一年之計在於春,趁著春天的花還未開放,我們都應當背上行囊,帶上夢想,早日啟程,帶到山花爛漫時,“你”才能在叢中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