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 1 -


你不知道孩子有多渴望你的陪伴


昨天,看了一個視頻,心頭瞬間湧上一股酸澀。


福建一位10歲的小姑娘鍾稀娜把積攢了一年的零用錢,偷偷地塞進超市的門縫裡,並寫了一封信。


老師:

快過年了,好想給爸爸上網買個新年禮物。(爸爸)每次過年不回家,就給我買玩具和好吃的寄到你這裡和姥姥家。


這是我的零花錢,(幫我)在網上給爸爸買個滑板車,就是帶輪子發光(的)。(爸爸)過年如果買不到票,就可以踩著滑板車回來。


鍾稀娜的父母在外地打工,跟大多數留守兒童一樣,每到春節假期臨近,她就心心念念著能夠早日與父母團聚。


為了早日實現這個“奢侈”的願望,她拿出了自己一年來省吃儉用攢下的幾十塊錢,只為給爸爸買張回家的“票”。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知乎上有這麼一個問題,“留守兒童是種怎樣的體驗?”


網友的留言很扎心。


“特羨慕那些父母在身邊的孩子,小學二年級就拿著我媽的婚紗照蹲在路邊哭。”

“最怕聽的歌是《世上只有媽媽好》。”

“對父母又有愛又有恨,這很讓人痛苦。”

……


哈弗心理學家吉爾伯特說:“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陪伴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不要讓孩子的等待成為一種習慣,如果可以,請回家陪陪孩子。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 2 -


有孩子的地方才是家


春運路上,那些揹著禮物的父母,每一個都讓人那麼暖心。


這位父親,不遠千里,揹著一個幾乎和自己一樣高的玩具熊回家送女兒。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這位父親,身材瘦小,卻為兒子扛起拉風的玩具汽車趕春運。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終於可以上車了,孩子看到新書包一定會很高興。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到站了,女兒的滑板車完好無損,我要給女兒一個驚喜。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每一位外出打工的父母,心裡裝的都是孩子,牽掛的都是遠方的家。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今年春運,42歲的農民工邢萬強成了網紅。邢萬強從新疆坐火車回老家,站了40多個小時,為了省錢不吃不喝,但是隨身攜帶的兩個大袋子,除了被褥外,就是給孩子帶的各種吃的。


邢萬強說:“只要能看到孩子,不吃不喝也高興。”


採訪中,這個魁梧的大漢一直在笑,,但是眼中卻噙著淚花:“孩子估計都不認識我了。”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內心的柔軟。


不回家的理由有千萬種,而回家的理由只有一個:孩子在等我。


西方哲學家曾說過:“我最幸福的時光就是我與孩子一起的時光。我的孩子給了我力量,使我渡過難關。有了孩子後,我才知道什麼是愛,哪裡是家。”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 3 -


你才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

“媽媽,我想你了。”

“我想要家,我想要爸爸,媽媽永遠(和我)在一起。”


14歲腦癱兒童馮玉林每天都會在爺爺的陪伴下站在村口張望,面對看不到盡頭的道路,玉林心裡空蕩蕩的,她經常對著空曠的天地吶喊,可惜爸爸媽媽卻聽不見。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奶奶說:“玉林天天都要問爺爺還有幾天爸爸媽媽就能回自己的家。”可就在前幾天,媽媽卻打電話說今年不回家過年了。她沒哭,她對著電話故作堅強地說了聲“好的”,眼裡寫滿掩落寞和失望。


懂事的孩子,看得我心痛不已。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對孩子來說,他最缺的不是錢,而是父母的陪伴和關愛。


最近看到一則溫情動人的廣告視頻,竟看哭了。


視頻中,爸爸媽媽因為想過年多賺點錢,臨時決定不回家過年了。女兒悠悠把自己的所有玩具都拿出來,跟爸爸媽媽視頻,哭著說:“我不喜歡玩具了,我只要你們回來陪我過年。”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孩子的願望很簡單,他可以沒有佩奇,但是“你”要回家,“你”才是孩子最好的禮物,真正的“配齊”。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 4 -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奇葩說》辯手顏如晶說:“孩子是人生的一部連續劇,父母是孩子前半生的唯一觀眾。連續劇錯過了可以補回來,但是孩子的一生一旦錯過,卻再也無法彌補。”


不要讓孩子的等待一次次落空,等待是一種期盼,也是一種無奈。


不知道下面的場景你是否熟悉:


有一種期盼,叫:“等媽媽回家過年。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有一種抱大腿,叫:“爸爸別走。”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有一種吻別,叫:“媽媽快回來”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有一種哭泣,叫:“我要回家。”


讓爸爸踩滑板車回家:回家是最好的禮物


龍應臺說:“父母陪伴孩子的有效期只有10年。”那麼算下來我們陪孩子的時間最多也只有120個月。


趁著還在父母的有效期內,多陪陪孩子,不要給孩子人生留下遺憾。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你幾年沒有回家了,還記得嗎?孩子多高多重了你清楚嗎?


忙碌一年,何是歸途,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過年了,回家看看吧。


有錢沒錢,回家陪孩子過個年。


—END—

作者簡介:哂之,85後,山東濰坊人,體制內,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唯一生活激情就是寫作的學習和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