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大腸桿菌病的診治


190

2019年10月下

鵝大腸桿菌病的診治王紅梅1 朱成龍2 李晶晶3

(1.儀徵市馬集鎮畜牧獸醫站,江蘇儀徵 211400;

2.儀徵市劉集鎮畜牧獸醫站,江蘇儀徵 211400;

3.儀徵市陳集鎮畜牧獸醫站,江蘇儀徵 211400)

摘 要:大腸桿菌是鵝養殖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會嚴重影響

鵝的正常生長,不管是雛鵝,還是母鵝或者公鵝都會受到大腸杆

菌病的侵擾,而且臨床症狀的表現各不相同,之所以在養殖鵝的

過程中出現大腸桿菌病,一方面受飼養管理的影響,另一方面養

殖環境會嚴重影響鵝的成長。不恰當的養殖環境,會滋生嚴重的

疾病,因此專業的人員需要加強鵝大腸桿菌的診治,採用積極有

效的方法進行治療和防範,確保鵝能夠健康生長。本篇文章以鵝

大腸桿菌為主題,分析鵝大腸桿菌病的臨床症狀,並由此提出鵝

大腸桿菌病的診治措施。

關鍵詞:鵝;大腸桿菌病;臨床症狀;診治

在飼養鵝的過程中,因為養殖環境、季節、生長階段以及免

疫情況等存在差異性,導致鵝會經常性地受到多種疾病的侵害。

其中鵝大腸桿菌病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它是因為致病大腸杆

菌所引發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疾病會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

損失,而且傳染性較強,一些剛出殼的雛鵝,不僅適應環境的能

力差,抵抗力也非常弱,所以大腸桿菌病非常容易在雛鵝身上發

生。這需要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應用科學的診治辦法,防止大

腸桿菌病的出現,從而增強養殖鵝的經濟收益。

1 鵝大腸桿菌病的臨床症狀

1.1 雛鵝大腸桿菌的臨床症狀

雛鵝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腦炎型症狀,而這種症狀最容易在出

生7天的雛鵝身上出現,通常這種問題是生成疾病時間稍長的鵝轉

化而成的。其症狀表現特徵有神經狀,走路不穩定,一般來說,

脖頸也會出現不正常的姿勢,比如扭曲,而且進食量也會出現減

少或者是完全停止的現象,這種臨床症狀的時間會達到2~3d。其

次,還有一種症狀類型是敗血症。這種症狀最容易發生於出生在

7~15d的雛鵝身上,主要的表現是雛鵝的眼睛有腫脹且同時伴有

流淚現象,一部分雛鵝的眼瞼會黏連在一起,如果症狀非常嚴重

的時候頭部和下頜也會出現水腫的情況,尤其是下頜水腫現象非

常明顯,要是我們用手觸摸就會發現一種波動的感覺,患敗血症

的情況下,大部分的雛鵝會在短期內會死亡。最後還有一種類型

是關節炎,主要發生在7~10日齡的雛鵝,這種疾病的雛鵝兩肢或

者一肢關節出現了炎症,有著鮮明的腫脹現象,從而限制了雛鵝

的正常活動,進食量也會相應減少,這時候養殖者如果沒有進行

及時的救治,在5d之內就會出現衰竭的嚴重病況,進而導致雛鵝

死亡。1.2 母鵝大腸桿菌的臨床症狀

患大腸桿菌病的母鵝最明顯的臨床症狀是精神萎靡,食慾降

低,而且平日裡喜歡靜臥,走動的時候卻又難以穩定站立。其次

母鵝的體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頭頸向下彎曲,嘴幾乎觸到了地

面,而且它的腹部會逐漸膨脹起來,因為脫水的緣故,母鵝的眼

球會向下深陷,喙和蹼表現得非常乾燥,隨著大腸桿菌病加重,

母鵝在脫水的情況下會衰竭死亡,一部分母鵝過了患病期之後難

以恢復產蛋的能力。另外在平日的活動中,母鵝在身體上還表現

出肛門處發臭,且經常會排洩出黃白色的稀便。1.3 公鵝大腸桿菌的臨床症狀

公鵝如果患鵝大腸桿菌病後,臨床症狀主要出現在生殖器

上,其陰莖會出現嚴重的紅腫現象,有的時候會引發潰爛。如果

患大腸桿菌病的公鵝病情較為嚴重,它們的陰莖表層就會有很多

同綠豆大小一樣的壞死灶,當結痂快掉落,下部分的潰瘍灶就會

鮮明的露出,這時候陰莖難以再次收回,公鵝則會失去較交配的

功能。一般來說公鵝患大腸桿菌病的時間大約是十幾天。

2 鵝大腸桿菌病的診治措施

對於鵝出現的大腸桿菌病,治療人員需要根據但是流行的

動態、特徵以及臨床症狀等要素進行初步的診斷,不過完全確診

需要進行專業的實驗檢查。在完成具體的實驗之後,進行確診,

然後根據確診的情況制定鵝大腸桿菌的治療方案。通常來說一旦

確診養殖的鵝患有了大腸鵝桿菌病,必須在短期內進行隔離,然

後應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具有良好治療效果的包括鏈黴

素、慶大黴素、諾氟沙星等。在治療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大腸杆

菌具有很強的耐藥性,所以需要按照藥敏實驗之後的結果來選擇

敏感性較好的藥物進行治療。2.2 鵝大腸桿菌病的預防措施

為了有效預防鵝大腸桿菌病,養殖戶要充分做好預防措施。

首先從鵝大腸桿菌的性質來看,它是一種在條件特質下產生的病

菌,所以養殖戶可以採用先進的機器來實現優良的飼養管理,在

這個過程中將能夠誘發病因的因素進一步消除。比如保持鵝養殖

的區域具有良好的通風口、溫度合適、衛生清潔,且飼養鵝的水

要始終保持充足的狀態。其次,養殖鵝的場所要週期進行消毒,

相關的各種孵化器和儀器設備都要將消毒工作落實到位。在鵝養

殖的過程中,公鵝的作用非常重要,在落實配種工作之前要對每

一隻公鵝進行檢查,如果其中有公鵝的外生殖器存在病變等問

題,不能應用配種。如果公鵝的外生殖器不嚴重,能夠確認應用

配置,那麼每天要對創面進行清洗,與此同時,還要使用抗生素

在公鵝的全身,確保相關病變治癒後再進行配種工作。

3 結語

鵝大腸桿菌是一種急性傳染病,這種疾病在雛鵝、公鵝、母

鵝身上都會出現,嚴重威脅著鵝的正常生長。通常來說鵝群患大

腸桿菌病非常急,而且傳播速度非常快,同時患病的時間較短。

初期患大腸桿菌病的鵝精神不振,食慾非常低甚至直接不進食,

嚴重情況下鵝的頭部、下頜以眼瞼出現水腫現象。因此養殖戶需

要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診治,使用療效較好的藥物,並且做好預

防工作,防止大腸桿菌病對鵝造成危害,影響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 張玉秀,馬映紅,張多春,等.鵝大腸桿菌病診斷及防治[J].中國

畜禽種業, 2018,(3):153.

[2] 陳志勇.一例雛鵝大腸桿菌病的診治[J].湖南畜牧獸醫,2017,

(3):26-27.

萬方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