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請不要再擁抱我了”,母親:不要傷了爸爸的心


“爸爸,請不要再擁抱我了”,母親:不要傷了爸爸的心

一對違背家庭倫理觀念的父母

在韓國的一檔綜藝真人秀節目裡,是以家庭為單位參加的,其中一個家庭:父母尚在中年,兩個女兒長髮披肩、正值青春期,而家裡的各種傢俱和電器,顯示出這是一個處於中等經濟收入的家庭。

這個家庭,粗略一看,是正常的。

但是,隨著節目內容和時間的深入,只要一出現這個家庭的鏡頭,就是滿屏尷尬。

“爸爸,請不要再擁抱我了”,母親:不要傷了爸爸的心

因為,在巧兒看來,這個家庭裡的父親,對兩個女兒的言行舉止,完全超越了正常的父女情:當父親面對正值青春期的兩個女兒時,父親完全不避嫌,隨時各種摟抱親吻。

在節目裡,這個家庭有這麼一出日常生活:一個女兒正在睡懶覺,父親喊女兒起床時,他是掀開蓋在女兒身上的被子,摟抱著女兒喊起床的。而女兒大聲喊:“爸爸,出去!請你從我的房間出去!”父親卻說:“我就不,我會老實呆一會兒的。”

還有一次,兩個女兒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聊天,父親進到客廳,抱住其中一個女兒狠狠地親了她的臉頻一下,然後以一種奇怪的表情看了看另一個女兒。

“爸爸,請不要再擁抱我了”,母親:不要傷了爸爸的心

這兩個女兒,其中一個脾氣較兇,一個脾氣較溫柔。

在她們面對父親這種行為時,脾氣較兇的女兒會用一些實際行動抗拒父親的行為,脾氣較溫柔的女兒,則表現出不敢拒絕父親的行為。

但是,在父親摟抱她們的時候,從她們的面部表情上,能看出對父親這種行為的滿臉嫌棄。

面對這一切,身為母親的女主人,竟然不以為意,還告訴女兒們:“他很疼愛你們,這是正常的,你們不要傷了父親的心。”

我承認,看到這些鏡頭時,我從起初的尷尬、驚訝到出離憤怒!

這就是一對完全違背家庭倫理觀念的父母!不僅應該遭到公眾的道德譴責,還應該回爐再造做人!

“爸爸,請不要再擁抱我了”,母親:不要傷了爸爸的心


這才是正常的父女之情

為人父母者,都會有這麼一個發現,那就是在孩子十八個月至兩歲之間,就已經在周邊環境的影響下,以及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別人的獎賞上,開始有了朦朧的性別意識,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巧兒認為,這時候,父母對孩子在性別教育上非常重要,然後,當孩子在五歲至青春期這一階段,父母親必須培養起孩子的性別觀念,要控制住自己對孩子的泛濫親密行為,既讓孩子也讓自己有這麼一個性別上的觀念,那就是:“兒大避母,女大避父。”

“爸爸,請不要再擁抱我了”,母親:不要傷了爸爸的心

在這一方面,梁湘認為,她的父親就做得很好。

在梁湘的印象中,父親是既親切又嚴肅的形象。

梁湘小的時候,母親身體不太好但工作辛苦,經常在凌晨兩點左右去膠林割膠,中午以後才回家,而梁湘體質不太好,瘦弱,經常生病。於是,父親每天很早起來給梁湘姐妹倆做早餐,也承擔了家裡大部分的家務活,從來不捨得大聲呼喊讓梁湘做家務活。

有一次,父親帶梁湘去撥牙,梁湘怕痛哇哇直叫,父親抱著梁湘心疼的掉淚了。

在梁湘姐妹倆踏入青春期的時候,父親就開始有意識地和她們保持身體近距離的接觸,也不會做出很親密的行為。梁湘工作以後,每次和父親出門,但當她在穿著上比較暴露時,父親總會刻意保持距離。但是,父親對她們的愛仍然沒有變,從生活和工作上儘可能地給予和幫助。

巧兒以為,梁湘這樣的父女感情,才是正常的父女之情。

“爸爸,請不要再擁抱我了”,母親:不要傷了爸爸的心

某些男人卻認為刻板、迂腐

但是,有幾位男性朋友卻對巧兒的看法不以為意,認為梁湘父親在處理父女之情上過於刻板、迂腐。

這幾位男性朋友,女兒們的年齡是3歲至15歲,他們都很愛女兒,表達的方式也是通過抱一抱、親一親的行為,並對此沒有感覺到不妥。

“愛就要表達出來,讓女兒感受到,這也是增進父女之情的一種方式。”

“你看國外那麼多的父女,即使女兒已人到中年,父女見面時不也是如此?人家也沒有感覺到不妥呵!”

“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不能因為一種親密行為而指責父母的教育觀念是錯誤的。”

“我兩個孩子,女兒10歲,兒子19歲,但是家裡居住條件所限,所以兒子大學放假回家時,還會和妹妹同一間房子一起休息一起玩耍,我覺得這是正常的兄妹之情,並沒有覺得不妥。”

這些,就是他們的觀點。

“爸爸,請不要再擁抱我了”,母親:不要傷了爸爸的心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要有規距

巧兒卻不贊同他們的觀點。

沒錯,在孩子嬰幼兒時期,父母的擁抱和親吻,不是簡單的肢體接觸和親密行為,而是會給孩子整個神經線帶去一種最重要的感覺:關愛和呵護。這個時候的孩子,因為得到父母頻繁的擁抱和親吻後,因為與父母頻繁的肢體互動,會對父母、家庭更加產生依賴和信任,父母的擁抱和親吻就是孩子的一切。

然而,當孩子到了五歲之後,性別意識強烈時,尤其在青春期,父母就應該像梁湘父親一樣,剋制自己對孩子的親密行為,不要再把隨時隨地的擁抱和親吻當作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尤其是上述所說的那位韓國父親,其表達愛的方式絕對是噁心的、不道德的!


“爸爸,請不要再擁抱我了”,母親:不要傷了爸爸的心


而且,在這一個過程中,母親應該承擔更重要的性別教育責任,教育孩子男女有別,及時糾正甚至可以指責丈夫對女兒的行為,父女之情才得以健康良好地發展和延續。

至於進入青春期的女兒們,必須有勇氣和有膽量對父親說:“爸爸,沒有經過我的允許,請不要隨意進入我的房間!”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是雙向的,也是要有規距的。

“爸爸,請不要再擁抱我了”,母親:不要傷了爸爸的心

有的身為母親的女性,在面對父女之間的親密時,總是用一種難以言喻的口吻,在公眾場合和社交媒體上說出那句所謂的女兒就是父親這輩子的什麼人之類的話。

這種母親,你知道不知道,你這句話,就是給丈夫和女兒錯誤的心理暗示!

沒有規距,就不成方圓。沒有規距的父母子女情,必定會產生家庭倫理悲劇!希望所有的父親,所有的母親,都能夠在孩子五歲之後,對孩子實施性別教育,讓家庭情感得以正常維持和發展。

今日話題:父親對女兒摟抱親吻的行為,應該在女兒多少歲時停止?父母應該對孩子們從小就實施性別教育嗎?

更多精彩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