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一千年來,中國畫裡最美的雞!

“雞”在中國古人心裡是有豐富含義的。東晉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寫道:“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勾畫的是一幅田園牧歌的畫卷。“聞雞起舞”則出典自《晉書·祖逖傳》,說的是東晉名將祖逖胸懷抱負,刻苦練武的故事。雞鳴司晨,雄雞一叫天下白,雞總是與清晨聯繫到一起,讓人想到時光流逝,含著催人奮發的力量。

在中國畫裡,“雞”也是個討喜的題材。“雞”與“吉”讀音相通。這樣的畫作總帶著些喜氣,可以在節慶之日轉贈親友,也能登堂入室,懸掛在自己家中。

可也正是因為“雞”太過常見,畫家要畫出特點,還要營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也是十分考驗才情的。同樣是畫雞,沈周筆下的雞樸拙有趣,郎世寧和鄒一桂筆下的雞傲嬌美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現代畫家陳大羽的雞,在他筆下,雞煥發出前所未有的霸蠻和瘋癲。他筆下畫的是雞,心中裝著的,實則是老鷹!

看看這一千年來,中國畫裡最美的雞!

《畫子母雞圖》 宋代 王凝

《畫子母雞圖》是宋代工筆畫,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畫中,一隻母雞引領著五隻孵出不久的小雞,在地上漫步啄食。母雞雪白的羽毛蓬鬆亮麗,目光充滿著慈愛,小雞則稚嫩怯弱,依偎在母親的羽翼保護下。畫卷中的詩塘有明憲宗行書御題七律一首,憲宗酷愛此圖,於是題贊抒發自己的感觸。

看看這一千年來,中國畫裡最美的雞!

《芙蓉錦雞圖》 北宋 宋徽宗趙佶 (傳)

《芙蓉錦雞圖》,絹本設色,縱81.5釐米,橫53.6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上有作者的題詞:“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作者畫此畫是借雞的五種自然天性宣揚人的五種道德品性。一,雞身上的花紋表示有文化。二,雄雞的模樣很英武。三,雄雞打架很勇猛。四,母雞護小雞很仁慈。五,雄雞報曉很守時,表示守信用。這些都是他對大臣的要求。畫家的表現手法十分生動,一隻錦雞縱身上攀,壓彎了芙蓉枝,表現出了錦雞的重量感。畫內藏印有“萬曆之寶”、“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等,是宋以降歷代皇室重寶。

看看這一千年來,中國畫裡最美的雞!

《雞雛待飼圖》 宋代 李迪

此畫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作者李迪是宮廷畫師,北宋宣和年間任職畫院授成忠郎。南宋紹興年間,他復任畫院副使。此畫遞藏有序,鑑藏印鈐宋代“張則印”,明代“項元汴印”、“墨林秘玩”、“項墨林鑑賞章”、“神”、“品”等,又一朱文印模糊不辨。裱邊鈐清乾隆皇帝“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之寶”璽印2方。

畫中的小雞稚拙可愛,圓頭圓腦,畫家的筆觸賦予小雞絨毛般的質感,更凸顯其嬌小可人。兩隻小雞神態生動,似乎正在巴望著前來飼養它們的母雞。

看看這一千年來,中國畫裡最美的雞!

《雞》 明 沈周

沈周(1427—1509),江蘇長洲(今蘇州)人,深受父親影響,終身不仕。景泰年間自己建了個依山傍水的竹居。屋外深深竹林,屋內作畫、待客、賞古、吟詩唱和,成為了類似今天文化沙龍的去處。《雞》背景簡單,畫面整體顯得素雅、乾淨。處於視覺中心的母雞,體態圓潤,樸拙有趣,憨態可掬。

看看這一千年來,中國畫裡最美的雞!

《錦春圖》 清 郎世寧

《錦春圖》為清康熙宮廷畫師郎世寧所作。畫家將兩隻富有吉祥寓意的錦雞置於中國傳統水墨筆法的花卉奇石景緻中,畫面色彩絢麗,錦雞身姿優雅,神態高邁,顯得高貴美豔。

看看這一千年來,中國畫裡最美的雞!

《橅宋苑畫榴下雄雞圖》 清 鄒一桂

鄒一桂曾任翰林院編修,後官至內閣學士,善畫山水與花鳥。此畫技法嚴謹、筆法精微,畫中的雞色彩明麗而、威風八面。

看看這一千年來,中國畫裡最美的雞!

《風雨雞鳴》 近代 徐悲鴻

徐悲鴻的奔馬聞名遐邇,其實,他以雞為主題的畫作也數量頗豐。不論畫人、畫馬還是畫雞,作為社會活動家和教育家,他都有所寄託,有所象徵。他筆下的公雞常常昂首挺胸,具有屹立不倒的英雄氣概。在風雨飄揚、世事動盪的20世紀,徐悲鴻也通過公雞來寄寓英勇頑強的精神。

看看這一千年來,中國畫裡最美的雞!

《七雞圖》 近代 齊白石

齊白石的花鳥總是帶著濃厚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然而,這幅《七雞圖》卻蘊含著一份巨大的悲切。畫面左側有齊白石的提款:撫青先生雅屬:盧溝有事後無畫興,今秋翻陳案矣。白石”。“七雞”亦為“七七”,齊白石以此畫暗指日本侵略者依仗強大武力侵略中國的罪惡行徑。畫面中,6只體態壯碩的小雞正圍攻一隻稍顯瘦弱的雞,代表當時中國與日本的力量懸殊。

看看這一千年來,中國畫裡最美的雞!

《雞》 現代 陳大羽

陳大羽是一位極擅畫雞的畫家,也是白石老人的弟子。他筆下的雞幾乎從未雙腳著地,總是呈現一種展翅欲飛,或疾行奔走的狀態。它們似乎都有著老鷹的兇狠與激動,大大地張開翅膀,卻終究無力飛上天空。因而,它們總顯出一種強烈的焦躁不安,令畫面極具動勢。

整理:《一幅好畫》編審部

主題:大師的藝術,大美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