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那麼相似!千年前的一次聚會白描今天一樣引起我們的共鳴!


竟然那麼相似!千年前的一次聚會白描今天一樣引起我們的共鳴!


“親愛的朋友(同學),就像早晚不同時間出現的星星一樣,咱們竟然那麼多年沒有相見了;今天竟是什麼好時光,咱們能相聚在這燭光下;

青春年少的時光還有多少呢?咱們已鬢生白髮;那些曾經的朋友有的已經離去了,所以見到眼前的朋友我心中很感慨;誰知道那麼多年後我能再來到你家的廳堂;

分別時你還沒結婚,現在你的孩子已經成幫成行;他們彬彬有禮的笑迎我,親切地詢問我來自什麼地方?我還沒來得及講述完所有的往事,他們就把酒菜就擺上了;


竟然那麼相似!千年前的一次聚會白描今天一樣引起我們的共鳴!


冒著夜雨剪來了青鮮的韭菜,又端上了新煮的黃米飯讓我品嚐;你感慨見面的機會太難得,開懷暢飲一連喝乾了十幾杯;一連喝十幾杯我也還沒有醉意,

我感動的是你對老朋友的情深意長;明日分別後我又要遠去,以後千山萬水相隔,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感嘆。”

熟悉的朋友可能已知道,這正是詩聖杜甫的作品《贈衛八處士》詩中所描述的情景。 這首詩寫久別的老友重逢話舊,家常情境,家常話語,娓娓寫來,表現了人所共有的“滄海桑田”和“別易會難”之感,同時又寫得非常生動自然,所以歷來為人們所喜愛。


竟然那麼相似!千年前的一次聚會白描今天一樣引起我們的共鳴!


贈衛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舉累一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竟然那麼相似!千年前的一次聚會白描今天一樣引起我們的共鳴!


去年小學同學籌備聚會,本要準備個邀請函,有個同學把這首詩發到了同學群裡,頓時燃爆了,大家說不要什麼邀請函了,只要把這首詩一發,誰會不來呢?於是真就這樣做了。

因為有些同學確實畢業以來一直就沒有再見過面,聚會前群裡建議大家發自己近照一張先看看,每個人都發了。有一些同學在外地一直沒見過還可以解釋,可有些同學大家在一個城市裡居住,為什麼就都變成這樣了還是沒有遇見過呢?

這也真是一個讓人疑惑的問題!城市並不大,難道像相聲裡說的“你出來早我回去晚,不得拜街坊”?腦海中好多人還是原來的樣子,現在都變得成熟了,傷感一點就是我們都變老了。


竟然那麼相似!千年前的一次聚會白描今天一樣引起我們的共鳴!


後來同學聚會,好久不見的同學大部分來了,遠在外地沒來的也發來了祝福視頻,有傷感的有欣喜的。大家在一起,看著已改變的容顏無限唏噓;那天聊了好久聊了好多,那天喝了好久喝了好多,甚至許多原來不喝酒的同學回憶往事,聊到酣處也互相以酒致意,一杯一杯又一杯!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當少壯不在·鬢髮已蒼·兒女成行,一別幾十載後‘朱顏改’的相逢當真讓人無限感慨!這積澱的感情激起的興奮那裡是‘一舉累十觴”所能迷醉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這酒沒有讓人產生醉意,但為什麼開始想什麼說什麼,像個孩子似的的“胡說八道”了,‘酒不醉人人自醉’,我知道是那純真的感情讓人醉了!


竟然那麼相似!千年前的一次聚會白描今天一樣引起我們的共鳴!


最後班長致辭中說了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餐桌旁的我也真的有些酸楚,在這個通訊發達的時代,其實已沒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之感,

只是為什麼我們還是感慨於這兩句的意境呢?大概久別重逢後的分別是讓人最不願的吧!

晚上微信群裡又聊起白天的相聚,有同學就提議以後幾年一聚,甚至一年兩聚,眾人有漠然的有贊同的,意見不一,有誰確切地知道到時候自己一定能來呢?只是現在激動而已。到時候有人能來也有人可能有事不能來,世事總有缺憾,’這次到場的下次缺席一兩位是很正常的事,總有一些人難以再相見,當真是“世事兩茫茫”了!


竟然那麼相似!千年前的一次聚會白描今天一樣引起我們的共鳴!


人的一生會有多種感情,除了對父母的感情之外,人們大多最推崇的是‘愛情’“同學情”‘戰友情’。

江海浮沉,人生逆旅。這些感情無論哪一種,如果久別後相逢都是一件美事,更何況是在一個雨夜的燭光下。

商隱先生也在《巴山夜雨》中寫過這樣雨的夜晚,‘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雨夜飲酒敘舊也好,雨夜飯後燭光下剪燭暢敘也好,都是那麼美好!只是不要明日再隔山嶽吧。

那天,暢敘的一個朋友說“我捨不得睡”。


竟然那麼相似!千年前的一次聚會白描今天一樣引起我們的共鳴!


一個作家同學說“多聚聚吧,聚一回少一回了。”我不喜歡這樣的說法,畢竟我還認為自己還年輕。

我是個極品吃貨,還是想想夜雨中剪來的春韭炒個雞蛋,搭配新煮的黃米飯是多麼自然鮮香吧!一定要找個在農村的夜晚嘗一嘗。


竟然那麼相似!千年前的一次聚會白描今天一樣引起我們的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