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言特色、詩歌風格和表現手法三方面,淺析嵇康詩歌的藝術風格

魏晉時代是文人覺醒的時代,也是玄學的時代。嵇康作為魏晉時代的代表人物,在獨特的社會環境中形成了他詩歌獨特的藝術風格。今天,我們就從嵇康詩歌的語言、風格和表現手法三方面來分析其詩歌的藝術特色。

(一)清雅精麗的語言特色

嵇康四言詩用語不同於前人的典則凝重,他語言比較清雅精麗,胡應麟稱“至嗣宗,叔夜,一變而華贍精工,終篇詞人語矣。”用“詞人語”來形容嵇康、阮籍四言詩的語言特色,但四言詩體使詩行的節奏過於緊湊,表現力沒有五言詩體力度大,所以有些詩歌詞彙趨於雅麗,如酒會詩第七首:

猗猗蘭藹,殖彼中原。綠葉幽茂,麗蕊濃繁。馥馥葸芳,順風而宣。將御椒房,吐燻龍軒。

詩歌整體用詞華麗,相對來說顯得凝重呆滯,但這樣的詩歌在嵇詩中並不多見。嵇康更多的是在詩歌中營造一種空靈清遠的意境和悠遠淡雅的氛圍,並且多用疊詞、連綿詞來增加詩歌的韻律,使語言富於表達性。

從語言特色、詩歌風格和表現手法三方面,淺析嵇康詩歌的藝術風格

在嵇詩中有大量疊詞的使用,如“奕奕白雲、淵淵綠水。”白雲順風流動,河水悠悠,潮漲潮落,極其簡單樸素的兩個詞卻寫盡萬物的自由生長。

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這樣評價《詩經》中用疊詞描寫物象的方法:“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日出之容,瀌澳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嚶嚶學草蟲之韻;皎日嗤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並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

簡單的兩個字,可以道盡事物風貌,使得語言簡潔、清雅,意境深遠。在詩中沒有過分的誇張渲染,娓娓道來,清雅精麗的語言風格與詩歌形象之間和諧統一。

(二)清峻玄遠的詩歌風格

嵇康的四言詩大量融入山水景物的描寫,形成一種清峻玄遠的詩歌風格。他描寫萬物的自由與欣欣向榮,與世無爭。酒會詩其二:

淡淡流水,淪胥而逝。汎汎柏舟,載浮載滯。微嘯清風,鼓楫容裔。放櫂投竿,優遊卒歲。

平靜的河水緩緩流去,小舟隨意的漂浮在水面,吹著清風,鼓舟而嘯,像漁人一樣寄身在山水間,無論是清靜悠遠的意境還是恬靜淡泊的情懷,都給詩歌賦予了一種清俊玄遠的風格。

從語言特色、詩歌風格和表現手法三方面,淺析嵇康詩歌的藝術風格

但他筆下的景物卻並非全是實實在在的景物,而更多的是意象化的景物,翱翔太清的鸞鳥,泳彼長川的鴛鴦,潔身自好,無拘無束,它們遊戲於凡塵,卻又遠離凡塵,在理想化的境地迴歸生命的本真。

它們既是高飛的鸞鳥,潛水的游魚,更是詩人不與世俗同流的人格和超然世外的理想追求,從而形成一種空靈之境,清峻玄遠的詩歌風格。

(三)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

寓情於景是嵇康四言詩的表現手法,他筆下的每一個景物都是一種理想化的表達。

如酒會詩其六:

肅肅泠風,分生江湄。卻背華林,俯沂丹坻。含陽吐英,履霜不衰。嗟我殊觀,百卉具腓。心之憂矣,孰識玄機。

詩人以生長於偏僻之地的茯苓草為對象,用在秋日百草凋敝之時,茯苓草經霜不衰而所生出的孤獨之意,來寄託自己不願隨波逐流卻知音難覓的悲涼之感。再如贈秀才十九首最後一首:“澤雉雖飢,不願園林。安能服御,勞形苦心。”澤雉雖然飢餓,卻不願被圈養在園林中,供人觀賞。詩人借對澤雉不願園林的讚賞來抒發自己鄙棄物俗,和萬物為一,歸之自然的決心以及不被束縛的志向。

從語言特色、詩歌風格和表現手法三方面,淺析嵇康詩歌的藝術風格

莊子稱“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祈獸乎樊中。” 這正是最好的解釋。在嵇康的詩裡無論是山川流水,還是飛鳥游魚,種種物象所展示的不僅是其外觀,還有其內在的情韻,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一花一世界,他們都是詩人情感的寄託,將山水萬物人格化,在欣賞自然美景的過程中寄託人生智慧,借景抒情,寓情於景。

總體而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嵇康的詩歌特色:入空靈之境,現神韻風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