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快速成長|如何擺脫學生思維

職場

路遠,不要被學生思維拖後腿

國慶和同學和同學聚了一次,期間同學一直在吐槽自己的工作,覺得領導腦子有問題,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幾個晚上的方案,幾經修改在截止期交上去被領導直接打回來重做。

覺得自己工作沒有任何前途,公司的前輩都在公司中佔據了位置,自己通過努力根本就追不上別人幾年的積累,也沒有享受到最初的行業紅利。

工作中明明自己特別努力,但是也工作了幾年,領導對他依舊沒有多大的重視,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更多的提升。

其實同學的問題主要是沒有擺脫學生思維,我們在生命當中的前幾十年都在學校中度過,突然進入到社會這個大熔爐之中,所有規則都發生了變化。

依舊用學校中的學生思維,自然會有許多的問題想不通。

哪些學生思維一定要轉變的

1. 答卷思維

自己做,自己學,要一次性交付答卷,且不再修改,其實職場中

羅永浩曾經說個過都是可以抄的

Ofo創始人講過職場就是小步快跑不斷試錯沒有交給上級是交付成果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2.成功路徑唯一思維

在學生時代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很單一,目標明確方法也差不太多,績點、SCI論文、獎學金、保研什麼的。

正是因為這樣固定的成功路徑和評判標準我們會覺得學校是輕鬆的,只要努力讀書就好了,做到第一就是可以比第二強。

進入社會後,就成為了一件多維度的事情,成功更多的要求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選擇。

楊超越慶雲襪廠的流水線女工,月薪2K,有天聽說附近在辦什麼女團選拔賽,2000多一個月還包吃住,就決定去碰碰運氣,結果被看中,不小心一炮而紅,現在接代言費都是上千萬起步。

可能前一秒你光芒萬丈,後一秒就墜入深淵,又或者正好相反。

有些非常努力的學生,進入社會後,發現當初成天不上課打遊戲的廢柴同學,因為運氣或者勇氣,選到了好的賽道或者遇到貴人,一路平步青雲。

這些努力的同學,就覺得很恐慌,感覺在學校攢起來的,對[成功路徑]的認知,都崩潰了。

但我要告訴你,這才是社會的常態,對於這樣的常態,成年人只有積極適應的義務,沒有選擇和抱怨的權力。

3.多勞多得思維

在學生時代,勤能補拙是一句真理,只要智商沒有太大的差距,更加勤奮的同學通常能夠取得比懶惰的同學更加好的成績。

但是工作中你所取得的報酬是你能夠解決問題的稀缺度決定的,職場其實就人力的商場,在商業中決定價格的不是數量而是供需關係。

薛兆豐老師是北京大學的經濟學教師,以前在學校上課,但後來,他在得到APP開設了一門叫做《薛兆豐的經濟學課》的音頻課,至今已賣了40萬份。

從央視出來的樊登老師,創立了樊登讀書APP,每週通過視頻解讀一本書的精華知識點,至今已有1800萬用戶。

從新東方出來的李笑來老師,2005年寫了本書《TOEFL 核心詞彙21 天突破》,2007年寫了本書《把時間當作朋友》,這兩本書,至今依然暢銷。

不管是薛兆豐、樊登還是李笑來,他們所創造出的價值,都是一次創造、永久收益,只要創造完成,以後所花的時間,幾乎為0。

數據調查顯示在工作中加班最多的人,反而是所得報酬最少的人,在工作中不僅僅是多勞多得的勤奮社會,更加重要的是複利思維。

如何轉變學生思維

1. 及時溝通,試錯改進

素材1.程序員每天加班工作,但是項目做的少反響也不好,一位產品經理吐槽,每次合作很頭大,其實相互溝通可以不用加班的,因為他一意孤行,結果總是反覆要修改。

職場不是考場, 我們的每一個工作成果都不會是最終的答卷,把卷子寫滿總可以有點辛苦分,自己認真做,總可以想出幾個答案的。

職場快速成長|如何擺脫學生思維

所謂職業,就是能夠精準快速的用最小的成本解決對方的問題,不是自己埋頭想就能夠解決的,只有彼此多次的溝通,才能夠逐步完善。

在職場中自己不是考生,客戶也不會製作閱卷老師打個分數就完事了,一個工作的完成是互相"對答案"的過程,只有答案對上了,才會產生付費行為。

2. 多維發展,追求立體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廚子

在一個行業中最為成功的那部分人絕對不是隻會單一技能的人,《中餐廳》中那位國宴廚師林述巍,曾經在酒店做最底層的一名配料員。

當他好不容易將自己的廚藝提升到了可以做主廚的地步,卻發現在國內的酒店,幾乎很少用到國內的主廚,即使國內的廚師廚藝更好,也往往由外國人當主廚。

因為外國人會很多廚藝之外的東西。

職場快速成長|如何擺脫學生思維

在社會中,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種,評判成功的標準也有很多,在一個領域能夠深耕是重要的,但是因為自己專注一個領域,拒絕接受一切其他的知識,那就是愚蠢的行為了。

這是一個變化莫測的世界,可能前段時間你還眾星捧月,後一段時間你就被打入塵埃。

多維發展追求立體,才能在這個多變的世界裡處變不驚,永遠不要拒絕新知識和新變化,柳傳志說過,只要你一打盹,對手就有趕超你的機會。

3. 運用複利思維,創造睡後收入

《窮爸爸富爸爸》當中講到過,窮人購入負債,富人買進資產。

其實工作是一個將自己的時間販賣換取金錢的方式,如果你將用時間賺取的金錢又投入到沒有複利的消費行為上,你的時間給你帶來的就永遠是自己的薪水。

羅永浩作為知識付費的教主式人物,曾經在節目中講,之後是一個影響力的社會,如果沒有足夠多的資源那就去學寫作和演講。

職場快速成長|如何擺脫學生思維

因為寫作和演講是最能夠提供影響力的活動,我有一位老師,曾經是新媒體的小編,後來精通寫作的他決定幫助更多的人掌握新媒體寫作。

於是自己開設寫作班級,和幾個朋友合夥,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也幫助了成千上萬的普通人擁有了新媒體寫作的能力。

前不久他還將自己的寫作技巧彙總成了一本書,成為了當時噹噹新書榜的熱銷書籍。

複利思維當然遠遠不止於此,這種思維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和能力,還有現在先進的傳播方式達到的一種雙贏思維。

歸根結底,職場是一個大熔爐,在這裡你無法單打獨鬥做好每一件事,你需要不斷了解需求,做出選擇。

需要永遠保持自己的求知慾望,對所有工作保持好奇心,無心插柳柳成蔭,在職場中時長髮生,不要追問單個事情的結果,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現在做的在以後會有多大的作用。

最重要的事,你需要不斷成長,保持健康,人生之中,賺錢只是結果,成長才是原因,不被學生思維所束縛,做一個成熟的職場人是成長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