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又到了一年的清明時節

今天是清明假期

你在做什麼呢?

說到“清明”

很多人都覺得這只是一個祭祖掃墓的節日

然而你知道嗎

清明節其實真的不是這樣的!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原來你是這樣的“清明節”?!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

——韋應物《寒食》

許多古代詩詞中對於清明時節的記載

描寫都是暖春四月萬物生長

其實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它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

傳說是在春秋時代

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

據《周禮》記載:

“仲春以木鐸循火禁”

於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

因此寒(清)食(明)節(節)由此誕生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

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掃墳墓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

寒食節裡, 掃墓也遵從禁火的習俗,沒有火燭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取代了寒食節

就原本寒食節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

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不管國足怎樣,足球還是發源於中國的】

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

在哀悼祖先之餘

可以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踏青撒野

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作為一個影響力遍及全國的節日

清明時節的食物

也深深融合著不同的地域特色

有道是清明好“食”節

我們就一起來領略清明美食的魅力吧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感謝你看完小編的這個“史上最長開篇”,接下來就是吃吃吃】

江南的清明美食C位:青團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青糕,青團 搗青草汁,

和粉作糕團,色如碧玉。”

——袁枚《隨園食單》

這一口圓滾滾的“綠胖子”

在江南一帶的民間清明食俗中格外重要

堪稱最為人熟知的清明食物

而吃青團的歷史

從2000多年前的周朝開始就已經有了

最早被稱為“龍舌粄[bǎn] ”

不過古時候主要用於祭祀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製作青團,各地都有“搗青草為汁”的工序

同糯米粉拌勻揉和 做出的糰子

一個個碧綠可愛

咬一口

個個都是春天的味道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

既可以防止吃的時候粘手

又能防止青團不開裂

從而成就了這一顆香糯油亮的“綠胖子”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不同的食材和烹飪嗜好讓“青團”有了各種演繹

清明粿、艾葉粑粑、菠菠粿、艾粄、艾草糕、暖菇包……

餡料百變 千姿百態

由於外形和染色草汁粉不同

全國各地有個不同的品種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蘇州青團· 麥漿草

3月吃青團

是蘇州人一年之中的人生大事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令蘇州青團色如碧玉的

是漿麥草汁

相傳大禹在蘇州治水成功後

太湖兩岸風調雨順

長出了大片的冬小麥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蘇州人為感謝大禹

將小麥葉汁加入糯米粉中做成青團

供奉在大禹廟前或治水碑處

表示冬小麥長勢喜人

以告慰大禹的靈魂

這個綠油油的點心

也從此在江南地區乃至全國的慢慢傳開

成為清明時節的時令點心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行旅江南

後來到了清朝

才逐漸改用漿麥草汁做青團

江南的“麥漿草”,清明而生,過則難覓

寧波青團·艾草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艾草 實在是清明美食節的主角】

清明前後

鄉村的路邊長出了青色的艾草

寧波人便把它採摘回家嚯嚯起來

艾草屬中藥草,味微苦

為了去掉苦味 需要首先焯水

煮爛的艾草撈起 切碎

和入糯米粉中

淡淡的青草香,便是春天的味道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寧波青團大多是外面裹了糯米的

上鍋蒸熟就可以食用了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無敵少女郊遊記

出鍋後的青糰子

隨即開吃 不粘牙

卻一口品嚐到春日的清新


溫州清團·棉菜

在溫州

這個綠綠的糰子叫做清明餅

因為用的是棉菜

又俗稱“棉菜餅”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棉菜:學名鼠麴草】

大約清明前後

棉菜就開始霸佔田埂

它開著明黃色的花粒

葉片上有白色的絨毛

夾雜在野草中很好辨認的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與一般青團不同 棉菜餅是深綠色】

傳統的溫州棉菜餅分甜、鹹兩種口味

甜餡兒的原料為豆沙、紅糖、核桃花生芝麻碎

鹹餡兒的則是豆腐乾、筍、肉等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紹興·清明粿

年年艾葉綠,歲歲粿飄香

在紹興一帶,青團又叫清明粿

不過樣子跟餃子差不多

還有半圈漂亮的花邊

顏值滿滿,堪稱絕對是花式青團

捏出皺褶的花邊,有點不捨得下嘴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廣西·艾粑

艾粑,是廣西版的青團

區別在於甜口居多

一般包入芝麻或花生餡

揉製成圓球形再略微壓扁

放在柚子葉、芭蕉葉上蒸熟即可食用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廣東·艾粄[bǎn]

艾粄,是廣東版的青團

只是,艾粄的艾草味更重

粄 [bǎn] 為古漢語

也是客家話、海南話的特色詞

泛指用米漿或米粉所制食品

客家人有句老話:“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

客家人做粄

一般會將其壓為扁形 口味以甜為主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由於客家人分佈較廣

千百年來,不同區域的客家人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習俗

體現在“青團”上,便是不同的稱呼

粵東及臺灣地區,稱為艾粄

而閩南和潮汕地區,稱為艾粿

在福建福州,還有菠蘿粿、棉菜饃餈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而青團的餡兒

也從早期單調的青菜、野菜

到後來白糖豬油芝麻

再到現今的玫瑰豆沙、蛋黃肉鬆,火腿海鮮

一切味蕾能夠滿足的食材都能用來做餡

各自被清甜軟糯的麵皮包裹著

足以滿足不同人對同一個春天的期待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北方面食的花俏:子推餅

“織工一飲登高酒

蒸出棗糕滿店香。”

——清朝 蔡雲著

在陝北和山西地區

清明節前捏蒸出一籠籠子推饃

是當地人的拿手好戲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子推餅又稱為老饃饃、面花、棗糕

為紀念晉國賢臣介子推而命名的“子推饃”

北方人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的一種餅

揉捏出各式面花

夾核桃、紅棗、豆子等蒸食,取意多子多福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由於棗糕本身是可冷食

故當地的人在外出踏春時

會帶上棗糕,應著春光美景

品一口棗糕

“春天樂活的滋味”沒錯了


南北通吃的:環餅、饊子

“纖手搓成玉數尋

碧油煎出嫩黃深。”

——蘇軾《寒具詩》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做為宋代第一美食博主的東坡先生獨愛“環餅”

於是在他的《寒具詩》中

環餅的口感是“嫰且色澤金黃”

環餅,又稱饊子【sǎn 】

話說饊子 真的是南北通殺

因為各地的饊子完全不一樣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饊子”為油炸食品,香脆美味

冬春季節可貯存幾個月

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

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

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古時因寒食節百姓需要熄火三日

所以製作這種餅可以當乾糧用

所以也叫“寒具”

傳承至今 成為一道獨特的清明時令小吃


會笑的春天:樸籽粿

會笑的“抹茶蛋糕”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潮汕有句食諺:“清明食葉”

指的就是用樸【pò】籽葉做出的樸籽粿

相傳元兵入侵,民不聊生

人們被迫用樸籽葉充飢

才有了日後樸籽粿的誕生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清明節前夕,樸籽樹發新芽

收集好嫩葉子搗爛,同粳米舂製成粉末

而後發酵加入白糖倒入模具中蒸熟

蒸到個個咧開嘴大笑

總是給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覺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樸籽粿要發酵到位

蒸出來才會綻出裂紋

潮汕人謂之“笑”

會“笑”的樸籽粿 才能拿去祭神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樸籽粿口感像是略帶清香的發糕

相當的嫩香鬆軟

還有著樸籽葉淡淡的甜味

被稱作潮汕人的“抹茶蛋糕”


20個龍井芽頭才製成一塊:龍井茶糕

一口龍井,一味江南

春雨貴如油,春茶貴如金

享受春茶,是江南人自南宋就興起的愛好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明前龍井除了拿來泡茶

人們還將這春日裡獨有的茶香藏進糕點裡

化作舌尖的細膩、綿軟香甜

製成這獨一無二的“龍井茶糕”

龍井茶糕的餡料最是講究

上等雨前龍井炒好,碾成極細的茶粉

拌入餡料

製成這香氣怡人的“龍井內餡”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散發著淡淡的茶香

沁人心脾

細品還有豆香、蘭花香在唇齒間迴盪

一口下去甘冽清甜

春天就此在嘴裡化開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青白搭配的色調

青翠淡雅又生機勃勃

輔以南宋紋樣

更具宋時雅韻

清明好“食”節,錯過這一口只能等來年了!

人間四月天,嘗糕聽鳥叫

沏一壺醇香的熱茶

嘗一口精緻的龍井茶糕

才是春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清明時節

希望你能吃上一口心心念唸的家鄉味兒

希望人間事事皆清明

山河無恙,人間有愛

愛你~

不負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