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國家命運的“寶物”,日本苦尋50年毫無發現,中國10年便找到

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交流頻繁,學習了中國先進文化之後,日本對外的野心開始滋長起來。唐朝時,日本曾經介入半島的戰爭,被唐軍在白江口打得全軍覆沒,千年不敢來犯,明朝時又侵擾東南沿海,侵略中國附屬國李氏朝鮮,又被明軍一頓猛削,消停了幾百年。自從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漸強盛起來,又開始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而最大的目標,依然是它垂涎了千年之久的中國。從清朝的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曾經對我國進行了長達50年的侵略,犯下的種種罪行,除了殺人放火,還有搶劫盜竊。

決定國家命運的“寶物”,日本苦尋50年毫無發現,中國10年便找到

戰爭打得是金錢和實力,必須要有強大的物質資源做為保障。但是日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國,國土面積狹小,各種戰略物資都很短缺,想要支持它日益龐大的戰爭計劃,滿足它越來越大的胃口,必須以戰養戰,在所侵佔的朝鮮和中國土地上搜刮掠奪戰爭資源。在此期間,他們掠奪了大量的金銀財貨奇珍異寶,搶劫了糧食、煤炭等大批戰略資源運回日本本土。除此之外,他們還一直費盡心思在中國尋找找一種“寶物”,因為這種“寶物”關係到了日本的國運。

決定國家命運的“寶物”,日本苦尋50年毫無發現,中國10年便找到

是什麼東西讓日本人如此大費周章,難道比奇珍異寶還要值錢嗎?其實,日本在中國苦苦尋找的“寶物”就是石油,石油對於一個工業國家來說就是命脈,沒有石油,日本的經濟就得崩潰,那些戰場上的飛機、坦克、車輛、軍艦等戰爭機器全得趴窩,想要繼續戰爭簡直就是痴人說夢。而日本國內是沒有石油可供開採的,於是它將目光瞄向了中國的東北。從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多次秘密派遣地質勘探隊伍,在東北廣袤的土地上尋找石油。幾十年間,他們的目光看遍了東北的每一寸土地,卻沒有一絲收穫,最後無奈地下了結論:中國沒有石油。此後,由於美國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日本不得不入侵東南亞掠奪那裡的石油和橡膠資源。

決定國家命運的“寶物”,日本苦尋50年毫無發現,中國10年便找到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實現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的轉變,也急需大量石油。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決定自已尋找石油,最先勘測的地區也是東北大地。可是日本人找了半個世紀都沒有找到,中國自己能找到嗎?經過地質學家十年的艱苦努力,1959年9月26日,中國在松遼平原深處終於發現了世界級的特大油田,讓中國徹底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1966年,又在遼河盆地發現了又一個大油田遼河油田。

決定國家命運的“寶物”,日本苦尋50年毫無發現,中國10年便找到

決定國家命運的“寶物”,日本苦尋50年毫無發現,中國10年便找到

這兩個油田都是日本人勘測過多次,確認無油可採的,這接連不斷的消息傳到日本,估計他們想死的心都有! 有的日本人對這件事耿耿於懷,宣稱如果當年發現了油田,日本的戰爭結局不一定會怎麼樣!然而,事實證明,日本發動的戰爭不僅滅絕人道,連老天爺也看不下去了,日本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