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都是怎麼拍馬屁的?


高手都是怎麼拍馬屁的?

來源:賢者之時(ID:changruxi2018)

連攝像頭都自帶美顏了,您有必要了解了解拍馬屁。

在這裡,讀懂馬屁。

Level 0

拍馬屁的基本講究,是要拍對點兒。

比如拍宋江,就不宜拍他武藝高強;拍董卓,就不宜拍他忠肝義膽。

拍,就得拍人家的長項和得意之處。像戴宗拍的“宋頭領仗義疏財、替天行道”;王允拍的“董太師盛德巍巍,順天應人”,都可行。

只不過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拍,可是個技術活兒,力度和節奏的把握都非常重要,否則一個掉線,就會出現肉麻尬拍。

歷史上就有類似的翻車現場。比如,有次唐太宗在御花園納涼,隨口稱讚了一棵大樹枝繁葉茂。身邊的侍臣就連忙接話奉承,說,是啊,這真是一顆好樹啊!它闊大的樹冠,就像陛下的功業偉績。它涼爽的蔭庇,就像陛下賜給臣民的恩惠和福澤……

這馬屁拍得實在胃痙攣,關鍵是拍得唐太宗很難辦——自己一向是謙虛納諫的人設,結果你小子這麼猛誇猛拍,不是把老子駕火上烤嗎?不削你都說不過去!

歷史教訓畢竟很難汲取,如此馬屁,古今不絕。時至現代,也有“XXX賽過我親爺爺”,“論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孃的優美感”,甚至“縱做鬼,也幸福”……

這些看上去雖像拍馬屁,但其實都屬於製造肉麻或承包笑點,可謂馬屁中的低級紅、高級黑。不足與論。

Level 1

拍馬屁有個重要原理: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馬屁不穿首先得彎。

一個好馬屁,聽起來一定不能太像是個馬屁。要輕得像一根羽毛,不經意飄落在對方心裡,卻正好搔著他的癢處。

比如龍虎山張天師。宋徽宗召見他,問,聽說小老弟你住在龍虎山,那見過龍、虎嗎?張天師一臉認真:“

老虎倒是經常見,至於龍嘛,今天才剛見到。

再比如袁枚,他授官赴任時,老師問他準備如何與人交往,袁枚答準備多給人戴高帽子。老師很不高興,教育他不要玩這一套。袁枚則嘆道,世風日下,人人愛諛,又有幾人能像您老人家這樣高潔正直呢?

做到像這樣自然流露、不著痕跡,同時打中心坎,拍出來的馬屁才可能給人享受。

這算是拍馬屁的第一層境界。

Level 2

拍馬屁的基本方式,是誇,但誇畢竟只停留在說好話的階段,容易落得個“耍嘴皮子”“抖機靈”,乃至“無事獻殷勤”,留不下多深刻的印象,反而有時還讓人警惕。

想要再上一個臺階,就要完成從“誇你優秀”到“聽你的話”的進階

最典型的,南宋權臣韓侂冑有次途經竹籬茅舍,隨口說道,此處好一派田園景象,可惜少了雞鳴狗吠之聲。說完沒多會兒,草木叢中傳來了“汪汪汪”的狗吠聲,眾人笑道這狗子倒挺會湊趣,再一看,是工部侍郎趙師擇蹲在那兒學狗叫呢。

這個橋段也被《西虹市首富》借用過。王多魚任命莊強為總經理,莊強激動地發表就職感言:“你們都說,我是王總身邊的一條狗。今天,我只想說:汪!汪!汪!”

高手都是怎麼拍馬屁的?

如此拍馬屁,誠然粗暴下作。但不得不承認,人家通過馬屁,充分表達了忠誠和聽招呼,這可比抖個機靈誇句好聽話的效果好多了。

當然,表忠誠的拍馬屁,也可以是有技巧的,並且加上技巧的效果更好。

三國時有個著名的馬屁,孫權曾問諸葛恪:“你爸(諸葛瑾)和你叔(諸葛亮)誰更優秀?”諸葛恪不假思索:“我爸!”

孫權笑道:“你叔叔在蜀國地位尊崇、治國有方,你老爹就是我手下一普通官員而已,你憑啥說他更優秀?”諸葛恪答道:“因為他知道跟著誰幹啊。”

再比如,乾隆有次在跟大臣議事時,放了一個臭屁。這時和珅就在旁邊,您猜他怎麼著?

是仰起臉來虔誠地大口吸小口呼?還是即席吟誦一首“高聳龍臀,洪宣寶氣,臣立下風,不勝馨香”的賦贊?

都不是,人家直接做出一副臉紅、侷促的窘態,彷彿那屁是他放的一樣。

高手都是怎麼拍馬屁的?

Level 3

上述馬屁雖然各擅勝場,但說到底兒,仍然都屬肉眼可見。拍完了,誰都知道是馬屁。

真正的好馬屁,能讓別人都以為是陳述句,而只有被拍的人才能於無聲處聽驚雷,從中get到自己的牛逼之處,心想臥槽,他說的好像是真的!然後抑制不住地露出一絲成分複雜的微笑,不知不覺間就爽了。

古代就有經典範例。仍以李世民為例。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把魏徵抓了起來,因為魏徵是建成太子的屬臣,曾多次建議殺掉李世民。

李世民問魏徵:“你為什麼挑撥我兄弟關係?”魏徵則慷慨答道:“可惜你命大,太子沒殺掉你,否則哪有今日之事!”

表面聽起來,魏徵如此頭鐵,顯然必死無疑。但實際上,這正展示了魏徵高超絕倫的馬屁功夫。

要知道,李世民最大的汙點,就是玄武門之變弒兄奪權。而魏徵如此說,其實就是對眾宣告,要不是李世民及時行動,李建成就動手殺弟了。

如此一來,李世民的蓄謀篡權成了被迫反擊——您說李世民聽到這話舒不舒服?魏徵得保不死並備受重用,焉知非此馬屁之功也!

宋太宗趙光義也享受過類似馬屁。趙光義喜歡書法,精擅草隸飛白多種字體,當時翰林院侍讀王著是有名的書法家,趙光義常請他指點,然而王著卻不給皇帝面子,經常說這裡敗筆那裡敗筆。甚至直稱通篇雖揮斥八極飽顯帝王氣象,但實不得書家之真趣。

這看起來像是直言不諱,其實也跟魏徵一樣是高超的拍馬屁。

趙光義登基是不合常規的兄終弟及,又有著“燭影斧聲”之謎案,一直不清不白。王著評書法只是幌子,著重渲染的則是趙光義隨處可證的九五氣象。這潤物無聲的馬屁,能不讓趙光義龍顏大悅嗎。

回頭再看看這句話:

真正的好馬屁,能讓別人都以為是陳述句,而只有被拍的人才能於無聲處聽驚雷,從中get到自己的牛逼之處,心想臥槽,他說的好像是真的!然後抑制不住地露出一絲成分複雜的微笑,不知不覺間就爽了。

怎麼樣,對不對?

其實,像這樣高端的無形馬屁,可不是隻拍給帝王將相達官貴人。事實上,很多普通群眾都在經常享受,只不過自己沒看出來而已。

比如,你一時很焦慮,坐立不安,滿是說不上來的擔心。然後,有篇文章就告訴你,人世間本就充滿陰暗面,有焦慮感的都是智者,人生因擔憂而有意義。

比如,你剛跟朋友大吵了一架,看什麼都不爽。然後,有篇文章就告訴你,必須用惡意狠狠融入這暴戾撕裂的社會,全世界都在欠你,唯任性才有理。

比如,你為謀取利益而採取了不誠信正直的手段,心裡正有所不安。然後,有篇文章就告訴你:裝純裝給誰看?傻波依的錢為什麼不賺?

那些讓你不知不覺爽了的文章,與拍馬屁正是同一種機制。它為你各種找藉口,證明你正確,迎合你各種心態,反覆啟發你讓你覺得自己真的有理。總之,悄沒聲息間把你盤在心理舒適區。

沒錯,這樣”拍馬屁“,就像辣個人。

高手都是怎麼拍馬屁的?

您以為為啥這麼多人看她文章呢?

Level 4

按理說,馬屁拍到這個地步,形式和內容應該都做到極致了。

只不過,從效果上看,仍然不算最好。

一般的馬屁,別管怎麼拍,要麼是錦上添花,要麼是布上添花,但總之不是雪中送炭。

為什麼?很簡單啊,拍馬屁都是有所期冀的,當然得對著有希望的人拍。假如你馬上都涼了,誰還拍你?

但越是如此,就越顯得雪中送炭馬屁的可貴——

正常拍馬屁可能帶來的收益,是對方覺得你好使喚,或會說話,或情商高,僅此而已了。而雪中送炭的拍馬屁,卻足以讓對方覺得你可依靠。

這就是馬屁的最佳境界。不僅能讓對方舒暢,更能在對方真正擔憂的事情上讓其踏實。所以他能真正地喜歡你,更需要你。

比如,東晉桓玄篡位稱帝,有一天登上御座時,突然喀嚓一聲,皇帝寶座竟然給坐塌了!群臣無不大驚失色,桓玄也鬱悶地感到不祥。

來源:投行精英社。發現好文分享給朋友們,內容僅供朋友學習、交流之目的。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