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述社區電商運作模式,教你把握互聯網電商最後一個風口

我在上一篇文章 裡對社區電商進行了簡要描述,可能我的描述太過於簡單,下面不少網友的留言讓我感到我沒有把問題說清楚,比如說:有些網友這樣評論:“這個模式和美團外賣有什麼區別?”“社區電商怎麼玩法?能說下實例和操作嗎?”;還有的網友認為我是不懂裝懂,寫的時機不對。

我覺得有必要專門用一篇文章更深入的來描述一下這個商業模式,聽完我的詳細描述,至於這個商業模式到底有沒有發展前景,再來聽聽大家的意見。

詳述社區電商運作模式,教你把握互聯網電商最後一個風口

我為什麼說生鮮果蔬類社區電商是互聯網電商最後一個風口?

我認為商業模式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成本的競爭,哪種商業模式的成本低,那種商業模式就能夠在競爭中勝出,畢竟消費者肯定是希望花到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商品。在傳統商品品類方面,我認為傳統電商平臺已經將成本壓縮做到了極致,很難再出現比他們更低成本的商業模式。

諸如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傳統型電商平臺,其產品流通環節大致為:從廠家生產——各平臺賣家——消費者,還有部分廠家藉助各平臺實現了產品從廠家倉庫直接經過快遞到消費者,目前我還沒有發現比這種模式更節約成本、更高效的商業模式。

然而,生鮮果蔬品類始終是傳統電商所面臨的一個痛點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淘寶上並沒有賣青菜的賣家,這是因為很難保證青菜能夠在保質期內售罄,即使能夠一兩天賣出去,那麼物流環節的保鮮很難解決,即使保鮮能夠解決,那麼也會付出極高的成本,肯定最終成本遠遠超出了到超市、菜市場購買的價格。

傳統電商所面臨的痛點問題,就是生鮮果蔬類社區電商崛起的機會。而生鮮果蔬品類,也只有立足本區域整合才有可能,這是商品特點就決定了的。下面我們看一下生鮮果蔬類社區電商的商業模式:

生鮮果蔬類社區電商的商業模式

生鮮果蔬類社區電商商業模式裡包括兩個主體:“一個社區電商創業團隊+若干個社區自提點”。

社區電商創業團隊的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整合一個地區的各生鮮果蔬品類供應商,需要直接對接最源頭的供應商,甚至規模做大後,需要直接對接原產地,例如:每週土豆發貨量達到上萬斤,就可以直接對接原產地,從原產地訂購。二是負責社區電商微信小程序的運行管理,及時統計訂單;三是在創業初期需要推廣招募社區自提點,社區自提點採取加盟方式, 最好每個社區選擇一個自提點,最好以社區門口的房產中介等各類門店為好,也可以選擇小區內住戶;四是根據訂單對商品進行分揀並按戶打包;五是安排配送員將打包好的訂單配送到社區自提點。

社區自提點的主要任務是:一是負責在本社區微信群推廣小程序,接受住戶訂單;二是對配送員送到的本社區訂單妥善管理,等待客戶自提或者配送到戶。

說到這兒,網友關於“與美團外賣有什麼區別”的疑問,應該就能夠得到解答了。可以看出,這種模式是試圖對生鮮果蔬的供應鏈進行一次重新整合,以期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讓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商品。

該商業模式與傳統超市、菜市場之優劣對比

生鮮果蔬類商品的傳統商業模式是這樣的:該地區各商品的源頭供應商——批發商——菜市場/社區超市。

從成本方面來比較:生鮮果蔬品類創業團隊實際上相當於取代了源頭供應商和批發商的角色,在這方面與傳統渠道相比,並沒有絕對的成本優勢,只能說成本利潤相當,實際上,這個團隊賺取的基本上就是原本應該屬於供應商批發商的利潤。該模式最節約成本的地方還是在於終端銷售方面,由於不需要實體店面,節約了超市租金,由於不需要壓貨,節約了壓貨成本,生鮮果蔬品類如果放在超市裡,超市可能要設置30%以上利潤空間,然而對於自提點,往往只需要10%利潤空間就夠了。因為自提點一般都是兼職,相當於是對閒散資源的利用,比如說一家房產中介,並不是24小時都有生意,人閒著也是閒著,空間閒著也是閒著,中轉一下,賺個10%利潤差,也是不錯的選擇。從下圖美家買菜小程序截圖可以看出,這種模式賣菜確實要便宜。

詳述社區電商運作模式,教你把握互聯網電商最後一個風口

從消費者便利程度來比較,以前買菜需要去超市或者菜市場,去超市的話可能還近一點,去菜市場一般就比較遠了,首先路途上需要花一定時間,其次,選菜方面也需要花一定時間,先要找到各個菜的攤位,然後再挑選稱量討價還價,時間成本非常高,未來,時間將會是越來越值錢的東西。

如果使用小程序就比較簡單了,上班的時候就可以打開小程序下單,由於數量價格都很明確,也可以添加購物車,一般幾分鐘就能下好單,然後合併付款。等下班回家的路上,到自提點拿到商品回家就行了,整個過程利用碎片時間就完成了,不再需要專門去買菜,非常方便,也節約了交通成本。

詳述社區電商運作模式,教你把握互聯網電商最後一個風口

小結

這種模式的本質還是試圖藉助於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幫助,試圖重塑生鮮果蔬的供應鏈,找到最節約成本的流通方式,使消費者能夠用更少的時間成本、更低的金錢成本,吃到質量更高的蔬菜。

可以說,使用這種商業模式的人越多,大數據的積累會慢慢預測出每個季節每種蔬菜的銷量,甚至未來可以指導農民對蔬菜的生產,這當然是後話。但不論如何,這種商業模式由於其對供應鏈的整合,由於對社會閒散人力和房產資源的利用,帶來了成本的降低,勢必對社區超市和菜市場帶來衝擊。

目前,所面臨的唯一難點可能是,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消費者到菜市場買菜是流傳了數千年的傳統,尤其是大媽大爺,幾十年的購物習慣,一時的改變可能非常困難,也可能社會上還有諸多不認可。然而,我們不能依靠這些人來推動社會的進步,社會的進步只能是由少數創新者來驅動的,改變一旦開始發生,有可能速度會超出想象。

我所在的這個城市,已經有好幾家團隊開始做這方面的整合,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越來越認可這種購物方式,畢竟質優價廉還省事,這是令人不可抗拒的主要原因,而且一旦嚐到了第一次甜頭,後續購物粘性就非常高。

詳述社區電商運作模式,教你把握互聯網電商最後一個風口

綜上所述,隨著消費習慣的逐漸改變,我認為生鮮果蔬類社區電商來到了一個風口。由於這個行業涵蓋了每家每戶最重要的“吃”,而且是每天都要吃,所以市場還是非常大的,我覺得對一個城市來講,容納數家年盈利千萬級的創業團隊完全沒有問題。

對於生鮮果蔬品類社區電商的前景,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發表意見,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七木雨,一個喜歡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