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東: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三個教育


疫情期間,坑爹的孩子不少。我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時,也在思考。家庭教育或者我們父母,最應該教給孩子什麼。在我看來,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主要有三項。

一是良好的習慣。

我曾經在葉聖陶先生的母校工作過幾年,對葉老有很深的感情。葉老的孫女葉小沫女士還曾贈送我她的大作。葉老是人民教育家,所說的都是大白話,先生用最平易的語言說出最深刻的教育箴言。他說教師,教師全部的工作就是教書育人。他說教學,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他說教育,教育無非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為此,葉老還專門寫過兩篇文章《習慣成自然》和《兩種習慣養成不得》。葉老認為,習慣不嫌其多,但有兩種習慣養成不得。這兩種習慣就是:不養成什麼習慣的習慣和妨害他人的習慣。其實這兩種壞習慣說的還是習慣的重要性。

習慣為什麼重要?因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增強能力。習慣為何要養成?因為習慣需要身體力行,需要隨時加以注意,需要一定時間量的保證,在很多次躬行實踐之後,才會慢慢養成,達到一定的效果。

在《習慣成自然》中葉老寫道:“要有觀察的能力,必須真個用心去觀察;要有勞動的能力,必須真個動手去勞動;要有讀書的能力,必須真個把書本打開,認認真真去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須真個把公民應做的一切認認真真去做。”

養成的第一步就是真個去做,把“所知”活出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知行合一。

養成的第二步就是不斷地活出來,長時間活出來,自然而然地活出來。

養成的最後一步就是如肺腑出,不加思考,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基本上如條件反射,這就是能力水到渠成了。葉老認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費什麼心,彷彿本來就是那樣的意思”。他舉例說,“走路和說話是我們最需要的兩種基本能力。這兩種能力的形成是因為我們從小就習慣了,‘成自然’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

他進而指出,“通常說某人能力不強,就是說某人沒有養成多少習慣的意思。比如說張三記憶力不強,就是張三沒有把看見的、聽見的一些事物好好記住的習慣。說李四表達能力不好,就是說李四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說出來的習慣。因此,習慣養成得越多,那個人的能力就越強。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成種種的習慣”。

習慣既然如此重要,當然應該從小養成,從家庭中養成。到了學校,目的還是養成習慣,增強能力。出了學校,要終身學習,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要養成習慣,增強能力,一以貫之,持之不懈。好習慣,才有好人生。

父母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還是舉葉老例子來說。

首先,葉老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他認為,家庭教育的作用甚至永遠超過學校教育。家長教育子女是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為成人的基本義務和責任。如果放棄了這個責任,就是不愛自己的子女,就是不應當有子女。

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一是因為“家庭久,學校暫”,孩子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二是兒童具有先入為主的心理效應,兒童最初接觸的東西、閱讀的材料,能夠“印其腦中深鏤而不可拔”,正如惠特曼所說,兒童最初看到的東西,那個東西就成為他的一部分,他就會變成那個東西。

其次,葉老非常重視孩子品質的培養。他不太在乎孩子的分數,更看重孩子技能和品質的培養。他認為學習成績僅佔教育中很小的一部分。不宜為了成績犧牲掉更多的東西。他反對強制和苛求。主張不教中有教,善於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啟發、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自覺性,使孩子自能讀書,不待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

葉老的三個孩子,取名為:至善、至美、至誠。真善美是葉老一生的追求,他希望子女也能有這樣的品質。就學習而言,他重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日常生活中,葉老就要求孩子讀書,讀什麼書都可以,不作限制,但讀完後要和他交流讀書心得;也可以寫文章,但不給他們出題目,對什麼有興趣就寫什麼。孩子寫完就給他們評點,告訴他們哪裡寫得好,哪裡寫得不好,為什麼。三個孩子後來都走上了文學的道路,這與葉老的啟蒙教育不無關係。

最後,葉老最在意的還是終身教育。葉老指出:“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使學生能自學自勵,出了學校,擔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學自勵,一輩子能做主動有為的人。”

讀死書就會把書讀死,把書讀死是沒有用的,學生是種子,不是瓶子。教育,應該從生活中來,向生命裡去。應該更加關注源頭活水,與生活打成一片。聽葉小沫說:“相對成績來說,爺爺更願意聽我們說說發生在身邊和學校的事情,我們正在參加的哪些活動,正在看的課外書、看的電影。談話中他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和建議,會引導我們多看、多想、多實踐。”

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我們不是培養一個個冷漠的得分機器,應該先抓習慣,再論成績,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事半功倍。比如培養孩子如何能夠坐得住,如何保持注意力集中,尊敬老師,有問題就要問,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定期歸納整理,獨立完成作業等等。如果這些習慣養成了,還擔心什麼成績呢?

二是強健的體魄。

在這次疫情中,國家提出一個重要觀點,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始終是第一位的。這是真正的以人為本,生命無價。沒有生命健康,一切都將成為水月鏡花。生命健康是1,沒有這個1,後面所有附加的0都毫無意義。

沒有健康的體魄,就不會有快樂的靈魂。鍾南山院士勤勤懇懇,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但他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體魄,否則他老人傢什麼也做不了。所幸他老人家身體非常棒,肌肉線條分明,他房間裡還有單槓和力量器械,真是活到老,鍛鍊到老。

蘇格拉底認為,靈魂與身體是二分的,靈魂高於身體,靈魂是根本和主宰,身體是附庸和工具。尼采則不然,他認為靈魂與身體是不可分的,靈魂並不高於身體;相反,靈魂是身體的工具。身體不僅是美德的起源,而且是一切知識和真理的起源。

尼采把強健的身體推向一個極致。老人家早在1917年發表的《體育之研究》一文中,就大聲疾呼:“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也把身體看成是第一位的。

當年馬約翰在清華大力推崇體育鍛煉,成為清華體育運動的倡導者。他認為體育能增進國民的民族自尊、自強意識。清華大學就因為馬約翰把體育提升到一個很高的層面,若干年後陳省身曾回憶學生中有一個說法:“北大有胡適之,清華有體育館。”

一直到今天,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的1+X課程,還強調以體育為核心課程。在今天應試教育的喧囂之下,堅守這個理念是需要勇氣的,但他們確實培養出了元氣充沛的少年。

北京大學也把體育放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孫紹振教授,先生在北大讀書,每天被逼著長跑,本科4年,助教1年。五年跑步,形成了一個鐵律,養成了長跑的習慣。這一跑就是50多年,他從北京跑到福建,一直跑下來,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如今80多歲了,仍然腰板挺直,走路迅疾,坐如鐘,行如風,照樣寫作講課兩不誤,思維敏捷,下筆千言。

後來張嘉泉先生提出身體教育學,主張身體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出發點和中心點。身體教育學既通過身體培養品格,又針對身體培養體格。身體不是革命的本錢,不是應試的工具,身體既是教育的載體,也是一切教育的服務對象。

這些年國家越來越重視強健體魄的鍛鍊,強調增強體質、提高耐力水平,磨鍊意志品質。

一是提出“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這一運動理念。

二是認真上好體育課,要求掌握兩項以上能終身受益的體育技能;

三是自覺養成科學鍛鍊的習慣,讓體育成為自己的生活方式。

強健體魄不是一個手段,其本身就是教育目的。既然體育的認識已經到了這個層面,那麼作為家長,更應該帶著孩子鍛鍊身體,養成強健的體魄。有強健體魄的人往往就會精力旺盛,自信勇敢,富有激情與挑戰,同時健康的體魄,還會產生健康的心理。只有病懨懨的人才會對自己的身體疑神疑鬼。

美國著名演員阿諾德認為,要讓自己的孩子經受斯巴達式的殘酷教育,多讓孩子吃苦,鍛造,不給一分錢,讓孩子摸爬滾打,決不寵壞孩子。還有一種就是邁克爾·傑克遜,生下來就讓孩子含著金鑰匙,不經任何風雨,做黃金屋中的花朵。我傾向於前者,事實上最終的成功者也是前者。所謂富不過三代,一種是到第三代變窮了,所以富不過三代。還有一種是,到了第二代沒錢娶老婆,當然沒有第三代了。

三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前面兩種學校還有一定的作用,而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家庭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我看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少有以下幾條。

第一,早睡早起,每天保持一定的睡眠。事實證明,睡眠是一個人健康的最大保障,也是提高免疫系統的不二法門。

第二,多喝水、少吃肉。人其實是碳水化合物,人能夠7天不吃不喝不會死,但不能有一天時間離開水。水是生命的第一源泉,很多疾病都可以通過喝水喝好。讓孩子養成喝水的習慣簡直太重要了。

第三,合理飲食,定時排便。少吃太鹹或太甜的東西,咸和甜是健康的大忌。不及時排便,很多毒素因此進入到身體和血液。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第四,永遠保持愉悅心情,堅信一切都會過去。成功的喜悅會過去,失敗的痛苦也會過去。唯一重要的是人的成長,這個成長永遠屬於自己。

第五,讓鍛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什麼叫生活的一部分?就是自然而然,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運動成為長在記憶裡的一部分,像喝水吃飯一樣自然,自然而然地運動,自然而然地鍛鍊。這就是健康生活的六字訣,管好嘴,邁好腿。

在疫情居家期間,父母有的是時間與孩子相處,在這個相處過程中,如果能夠把這些健康生活方式堅持下來,與孩子一起堅持信守,一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會有美好的人生圖景。

但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謂要有強健的體魄,不就是葉老所說的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所謂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就是養成生活的好習慣?再加上養成學習的好習慣,養成工作的好習慣,差不多美好生活全部都包含了。

難怪葉老說,教育,無非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個“無非”太厲害了,葉老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例外。我之所以例外,也只是強調,當我們都做好了,就會山河無恙,人生如初見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