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這座城市都有哪些小吃?

窗外的丁香花兒


小吃在廈門人的生活中,有著很大的比重,可以說,廈門小吃是廈門美食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這裡的小吃種類十分豐富,有海鮮,有糕點,有豆製品以及各類果品等。

炒麵線是廈門地區一道十分經典的小吃,深為廈門人所喜愛。在廈門去年召開的金磚四國峰會中,炒麵線甚至出現在了峰會宴席的菜單中,由此可見炒麵線在廈門的知名度。炒麵線的大致做法是先炸再煮,最後將撈出的面線配以肉絲、蝦仁等食材炒制而成。

茯苓糕也是一道廈門傳統小吃,由白糖和粳米混合製作而成。它的大致做法是將白糖和粳米都碾碎成粉,放到蒸籠裡蒸熟後即可。而且茯苓糕的家常做法和外面販賣的做法還略有不一樣,用來販賣的茯苓糕由於用量大,所以碾成粉後就直接上蒸籠蒸,等到賣時再現切現賣。而家常做法則會使用到模具,讓茯苓糕在蒸制之前成型。而且根據當地有些傳說,茯苓糕起源於明末清初,原因是因為茯苓與反清“復明”讀音相。不過此種傳說只能當故事聽便罷,不必信以為真。

芋棗,廈門地區的一道很有意思的小吃,名為棗卻不是棗,而是用芋頭製作而成。它是將芋頭搗碎成芋泥,然後摻入白糖,捏製成棗的形狀,因此得名。如果喜歡油炸食品的朋友,可以品嚐一下這道油炸食品中的“奇葩”。

除了上述小吃之外,廈門地區還有很多其他小吃,例如蠔仔面、滷豆乾、糖蔥餅等,味道都很不錯。本文限於篇幅,不再一一列舉,歡迎其他朋友補充。


亞洲食學論壇


廈門小吃比較有名的就是沙茶麵,土筍凍,蝦面,燒肉粽等等。

那麼我就推薦幾家我覺得還不錯的小店。

老二市口土筍凍,地址位於廈禾路296號香港廣場155號。廈門比較知名的老牌小吃店。他們家的土筍凍,吃起來軟軟QQ的,有果凍的口感。夏天吃的時候冰冰涼涼清清爽爽,不油不膩。

大中沙茶麵,地址位於中山路49號瀛凱賓館旁126-127號。環境比較簡單,沙茶麵湯頭很濃郁,一般配有香腸,豆乾,蝦,魷魚,丸子等等。每次去都要排隊,小小的店面擠了滿滿的人。

陳伯花生湯,位於思明北路106-2號(近思明電影院)。這家我個人還挺喜歡的,主要是有加了桂圓。份量還挺足,比黃則和大碗。裡面加了蛋,還有桂圓。其實桂圓這玩意兒我是不喜歡的,但沒想到加入花生湯居然這麼搭。個人口味,不會覺得太甜,如果你覺得太甜建議配個饅頭。比黃則和好喝很多。


不再哥哥摔倒了


廈門,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在國內甚至國際上的影響都很大。廈門是旅遊城市,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鼓浪嶼是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一、廈門大學是國家首家在國外建立分校(馬來西亞校區)的高等院校、廈門今年新建設的地鐵也是國內首個可以看到無敵海景的、廈門的交通很方便(火車站、機場都在廈門市區,廈門北站即動車站也有BRT快速公交和地鐵直達)、島外集美學村擁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集合了大中小學、中專幼兒園等的教育群體)……

廈門有著許多得天獨特的優勢,因此也有很多電視劇會來這裡取景。廈門也是一座旅遊城市,不僅有美景,更有美食。廈門的大排檔數量很多,菜品以各種新鮮的海鮮為主,但這裡要說的是廈門小吃。廈門小吃據說細數下來有不少於200種擁有著本地味道的選擇,比如沙茶麵、蝦面、土筍凍海蠣煎、花生湯、扁食、五香卷、韭菜盒子、芋棗、芋泥、手工面線、鴨肉粥、面線糊、燒肉粽、春捲……

沙茶麵

廈門小吃中的沙茶麵的名氣就很大,沙茶其實就是東南亞國家的“沙嗲”,雖有著異域的風情卻又形成了廈門地區特有的風味,湯頭香濃,配料豐富!

土筍凍

土筍凍給人的印象則是最深的,因為其的主料是星蟲,也就是在沙灘中生長的一種軟體蟲。雖然吃蟲子會讓人有些害怕,但蟲體經過熬煮後膠質凝固成果凍狀的冰爽鮮美口感卻讓人又覺得不吃可惜!更多悟空問答和美食推薦,敬請關注頭條號【天使美食探店】,本人圖文均為原創,圖片實地拍攝,請勿轉載!


天使美食探店


廈門小吃是是福建省漢族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廈門的風味和土特產頗負盛名,以閩南菜為代表之一的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廈門小吃品種豐富多樣,風味獨特,令人難忘。在廈門,小吃既可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最有名的廈門小吃有石碼五香、龍巖芋包、閩南韭菜盒、閩南芋棗、廈門章魚、油蔥餜、滷豆千、廈門鹹鴨、蠔幹粥 ,同安封肉,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鼎邊銼,沙茶麵,春捲,鹹飯等等200多種。

廈門的風味和土特產頗負盛名,以廈門菜為代表之一的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廈門菜餚對中國各大菜系兼容幷蓄,創出清、鮮、淡、脆、略帶微辣的獨特風味,尤以生猛海鮮、仿古藥膳、普陀素菜、風味小吃著稱。

小吃是廈門食俗的一個重要內容。沒有一個廈門人不吃小吃,它已經深深融於廈門人飲食習俗之中,成為一種偏好,一種習慣,一種民風。

廈門的風味和土特產頗負盛名,以廈門菜為代表之一的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廈門菜餚對中國各大菜系兼容幷蓄,創出清、鮮、淡、脆、略帶微辣的獨特風味,尤以生猛海鮮、仿古藥膳、普陀素菜、風味小吃著稱。

小吃是廈門食俗的一個重要內容。沒有一個廈門人不吃小吃,它已經深深融於廈門人飲食習俗之中,成為一種偏好,一種習慣,一種民風。


蛤蜊煎

蛤蜊煎深受廈門本地人喜愛。把蛤蜊放入調好的麵粉糊裡入油鍋煎成蛤蜊煎,是街頭最受歡迎的美味小吃。蛤蜊煎外皮焦黃,內裡軟嫩,還可以咬到絲絲的蛤蜊肉,味道獨特。


視界紀錄


比較有名的一些小吃有沙茶麵、面線糊、土筍凍、海蠣煎、牛肉羹、鹹飯、燒肉粽、大腸血、蒜蓉枝、薑母鴨、花生湯、五香、四果湯、蔥糖卷、桔紅糕等。來廈門玩的話不妨都試試一下閩式美味。



沙茶麵,也叫沙嗲面,算是受東南亞那邊影響的一道湯麵小吃,廈門人的心頭好,也是遊客來廈門必吃的小吃。

沙茶麵的精華在於湯底,辣中帶甜又有鹹,有其獨特的風味,濃厚又滑順,湯色紅豔鮮亮。

配料很多,如鴨腱、鴨血、豬心、豬肝、豬肺、豬腰、大腸、魷魚、瘦肉、豆腐乾、米血、煎蛋、油條等,個人每次必點鴨血豆腐再依據當天口味選幾樣。

面是鹼水油麵,燙熟放入碗中再加上自己喜愛的配料最後加入沙茶湯底,一碗噴香的沙茶麵就完成了。

比較有名的沙茶麵店有烏糖沙茶麵(這個幾乎成了遊客的打卡地,味道還可以但是話說價格挺貴的)四里沙茶麵、月華沙茶麵、大中沙茶麵、開禾沙茶麵等。

土筍凍口感Q彈,會有一點點天然的海腥味,很淡,如果沒有的話可能就不夠天然了,一般搭配芥末醬、辣醬、醬油、醋及芫荽等食用,也可配酸甜脆口的蘿蔔絲,兩種不同的口感交雜著別是風味。

花生湯推薦大同路口那幾家,很老很小的店面,路旁支著幾張小矮桌子,旁邊還有號幾簸箕的花生。點一碗花生湯,可加蛋可不加,好喝,花生很酥糯,湯汁香甜又不會太過甜膩,比X則和的好多了,X則和的真是甜死人不償命又貴又小碗。



無食不歡


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那麼廈門這樣一座城市有什麼好吃的呢?小編帶你看看

南普陀寺素餅

南普陀素餅,廈門特色小吃。有“廈門素餅之首”的美稱,是閩南地區的傳統點心。曾榮獲過《中國名點》金鼎獎,是廈門著名特產,中華老字號,有綠豆、椰子、南瓜、香芋、綠茶等多種口味。南普陀素餅冰皮酥脆,入口即化,餡料又軟又香且不油膩,甜度適中。

海蠣煎

蚵仔煎,(閩南語讀做ô-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

閩南,臺灣,福州、潮汕三地基本同根同源,在臺灣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包裹蚵仔、雞蛋、蔥、香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沙茶麵

閩南美食大師楊繼波老先生的沙茶麵配方的唯一傳授徒弟廚師技師王大全繼承傳統使之發揚光大。沙茶醬主料有蝦乾,魚乾,蔥頭,蒜頭,老薑等十幾種食材構成,經油炸香酥再研磨細,製成沙茶醬待用。

福建是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地區也是華僑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福建的人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舶來品,沙茶就是一種。沙茶始源於馬來西亞,也有來自印尼一說。閩南人飲茶成風,因此講馬來語的sate翻譯做閩南語的沙茶(sa-te)。

黃則和花生湯

創始人為黃則和,泉州籍人,抗日戰爭勝利後來廈門,常在鷺江道、中山路口一帶挑擔擺攤向碼頭工人、過往旅客等售賣花生湯。因其製作的花生湯爛而不糊,甜而不膩,質量保證,黃則和花生湯因此傳名。

1950年8月間,黃則和典買中山路22號店面,以人慣稱的黃則和花生湯為店名,除經營花生湯外,還供油條、炸棗等。1956年,該店公私合營,後轉為國營。

“文化大革命”期間,黃則和招牌先後被改為紅陽、津園等,但人們仍習慣稱之為黃則和。1981年,黃則和花生湯店老字號招牌重新恢復。1985年初,黃則和租賃原店後更加註重產品質量,並且不斷增加花色品種,擴大經營範圍,除花生湯外,還經營具有地方風味的炸棗、韭菜盒、豆包仔、麻花炸、油條、蛋糕、麵包、月餅等30多個品種。

1980肉粽

離住的地方不是很遠的小吃店. 也是慕名而來的. 味道的確不錯.它家的沙茶麵味道不錯. 肉棕也很好吃. 扁食就是和餛飩差不多的. 芋包, 可能是廈門的獨特口味吧. 不是很習慣扁食 也不太欣賞油蔥餜 也不知道是什麼 好像有肉的芯子的五香 還是鼓浪嶼上的一家好吃芋包 的話 不喜歡芋頭 這個裡面包東西的。
特色服務:是老字號,可以自帶酒水,有停車位,提供在線菜單,有夜宵,提供早餐,有下午茶,全場禁菸,有送餐。

會購車


1.龍頭魚丸

吃的時候在放蝦米的高湯中煮過,撈起,澆一勺高湯,放入胡椒和小蔥,湯味鮮美清爽,丸子又韌又嫩。

2.葉氏麻餈

在糯米餈粑上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餡料再揉成團,滾上一層黑芝麻粉,一份“麻餈”就做好了。味道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味道非常贊。

3.北仔餅

烤好的小餅麵皮酥脆,外焦裡嫩,聞起來麥香撲鼻,但明顯比北方的燒餅"嬌小、斯文"。更"廈門味兒"的吃法是:先把小餅橫切一刀,用小勺塞入沙丁魚罐頭、肉鬆、貢糖(花生酥)、甜辣醬、醃的酸甜蘿蔔和芫荽等餡料。一口咬下去,蔥香、麥香和餡料豐富的滋味噴薄而出,讓人怎麼也忘不掉。

4.碗仔糕

剛剛端出來的碗仔糕略帶溫熱,晶瑩油亮,中間有肉、荸薺等食物,價格貴點的還加有鵪鶉蛋、海蠣幹或香菇等,滿滿一碗,蒸熟後呈潤黃的色澤,煞是好看。碗仔糕的吃法是有講究的,單是佐料就有五六種之多,有沙茶醬、辣椒醬、蛋白醬、蔥頭油、蒜泥和醋等,個人可依喜好取之。

5.沙茶麵

沙茶麵的湯頭"濃厚鮮美",夾雜著花生醬的香味;搭配的麵條"又粗又軟","非常入味"。加的料可要店家"配好"的也可"自己選",豆腐、油條、蝦、魷魚、鴨肫什麼的浸飽了湯汁,真是"一口一個滿足"。

6.局口拌麵

拌麵味道正宗,拌料很香。

7.阿榮春捲

春捲用攤得很薄的雞蛋皮,包了用很多種垛碎了蔬菜,吃著香。吃到一半,主人家還會給你加甜甜的花生芝麻醬

8.潘小蓮芒果酸奶

濃郁的芒果味和酸奶混合,酸酸甜甜的味道真的棒。


愛吃的大江啊


廈門小吃品種豐富多樣,風味獨特,令人難忘。在廈門,小吃既可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廈門的風味和土特產頗負盛名,以閩南菜為代表之一的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廈門菜餚對中國各大菜系兼容幷蓄,創出清、鮮、淡、脆、略帶微辣甜酸的獨特風味,尤以生猛海鮮、仿古藥膳、普陀素菜、風味小吃著稱。

其中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廈門小吃有:廈門春捲、燒肉粽、魚丸、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餜、廈門滷豆乾、廈門滷鴨、蠔仔粥、面線糊、炸棗、糖蔥餅、薄餅、沙茶麵、魚丸、麻籽、貢魷魚、"翻煎"豆乾、加滋螺、花螺、芋餜炸、海蠣煎、馬蹄酥、炒餜條、麵茶、蝦面、燒豆花、花生湯、廈門炒麵線、炒米粉、豆包仔餜等等。

面線糊

廈門人的早餐必備!清晨來一碗濃稠的面線糊,整個人的甦醒了一般,即使面對一天繁忙的工作也能輕鬆應對了。十幾二十樣料任你挑選如果配上一根油條會更加完美!

花生湯

花生湯是廈門風味獨特的甜湯佳點,清甜爽口,滋補潤肺。廈門的花生湯最著名的是位於中山路頭的黃則和花生湯店,距今已有五十多年曆史。黃則和來自於泉州,他的花生湯在廈門極具代表性,不僅本地有聲譽,在外來旅客、港、澳、臺同胞及海外僑胞中,也早已聞名。

春捲

來源版本一:相傳福建百姓為了感謝鄭成功,每家出一道菜來招待他。鄭成功為不負百姓的厚愛,在一張烙熟了的麵皮上夾入每家的菜,捲起來吃。這便有了後來的春捲。在清明節臨近的那段時間,很多閩南人家裡都會做這種春捲,因為海蠣是這種春捲的材料之一,清明節臨近這段時間海蠣是最肥美而不腥的。春捲吃起來脆嫩甘美,醇香可口。春捲還有另外一種吃法,就是放在油鍋炸過再吃,成為“炸春捲”。清代詩人寫詩詠春捲:“春到人間一卷之”。描寫春捲皮是“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描寫餡料是“紛藏絲縷縷,饞嚼味融融”。

烹製過程及原料:春捲又名春餅,廈人叫薄餅。用麵皮包著各種菜餚食用,作料主要是筍、豌豆、豆芽、豆乾、蛋絲、魚、蝦仁、肉丁、海蠣及紅蘿蔔等。其中豆乾絲,越細越好,用油炸過能吸收其中魚、蝦、肉類津液,使餅皮不致被餡的湯弄溼搞破,吃起來脆嫩甘美,醇甜可口。

石碼五香

五香卷的做法看似簡單,但要做得好吃絕非易事。五香卷各地的做法可能有所不同,材料也不太一樣。但是做得好的五香卷都有相同的特點就是鮮、香、脆、酥、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字—好吃!

五香條起源於漳州,在廈門五香條同樣也是極為可口的美味。 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

海蠣煎

海蠣煎也叫蚵仔煎,是閩南一道著名小吃。海蠣煎的做法每個地方略有不同,所以特色也不一樣,下面介紹的只是廈門當地海蠣煎的做法。

海蠣煎則是選黑耳白肚(黑白對比越強烈,說明越新鮮)的"珠蠔",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兩面煎透。講究一點,還要在入鍋後,再攤上攪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鍋後,撒點胡椒,放數葉芫荽,吃時再蘸上芥辣、辣醬、香醋。

蝦面

蝦面是廈門傳統特色小吃,重湯而不重面。湯選用廈門本島附近島嶼的一種叫做"狗蝦"(九節蝦)的野生小蝦和豬骨的頭湯一起熬煮。

薑母鴨

薑母鴨是廈門一道漢族傳統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的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秋季和冬季食用。可能對於現在夏季來說會有點膩,但是適當吃點薑母鴨可以除溼氣哦!食色誘人、香氣撲鼻、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其中的薑母片更是滋味獨特!

沙茶麵

沙茶麵可算是當今廈門最普遍的小吃了,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沙茶麵不在。

主要做法:用麵粉、鹼、水調勻成團後壓制成麵條,口感爽滑,有韌性的泉州油麵,炸豆腐片,豬大腸5,蝦仁(蝦仁要留尾),綠豆芽、韭菜等配料。

沙茶麵的妙處,也是在湯頭。好的沙茶麵湯,是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沙茶湯,湯色紅亮,口味鹹鮮香辣,營養搭配合理。

燒肉粽

別看它只是一個粽子,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廈門的燒肉粽竟是普通粽子的兩到三倍!!並且裡面的餡料超級豐富,蝦仁、紅豆、板栗、香菇、三層肉、糯米。比較講究的是糯米要事先炒一番。這樣做出來的燒肉粽清香可口!

土筍凍

可別被土筍凍這個名字誤解了!這當中的“筍”其實是海產的一種蟲子,名叫“土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這真是SO COOL!!但是這並不是大眾都能接受的!不過面對美食大部分的朋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啦。

餡餅

廈門鼓浪嶼餡餅作為閩南傳統產品之一,已有50多年生產歷史。外南普陀素餅觀小巧玲瓏,色澤金黃,味香皮酥,餡甜適口,並具有爽喉之冰涼感。

餡餅的主要原料是麵粉、綠豆、豬油、白糖。特點在於綠豆研磨很細,蒸煮得很爛,此外,糖膏的軟硬度也控制的恰當好處,因而產品入口易熔化,產生冰涼感,有食而不膩的效果。外皮製作以油當水,精工揉合,焙烤後餅香清甜,酥而不破。是茶點、點心的可口佳點。


寒江圖影


廈門的小吃相當的多,而且都很出名,我就列舉個別吧

廈門沙茶麵

蛤蜊煎

閩南春捲

蠔仔煎

燒肉棕

廈門馬蹄酥


藍領球員


賴厝埕扁食

就是以前老廈門嘴中的扁食嫂,主打拌麵和蝦仁扁食。拌麵很有彈性,呈透明狀,他們家的醬比起別家,顏色略淡,偏橙,味道稍甜。這拌麵醬還挺費工夫,由花生醬、番茄醬、蒜蓉醬、芝麻醬等6種醬混合調製而成。蝦仁扁食皮薄且Q,餡飽滿厚實,蝦仁被肉嚴實包裹,咬一口即可看到,湯由豬骨熬成,香醇濃郁,骨湯之中還加有冬菜,味道很特別。

新廈蝦面

在大同路上的一條巷子(人和路)裡。上午11點才開門,每天只做三鍋湯,買完了就關門,所以要想吃的一定要看好時間。蝦面裡面的蝦仁和肉都挺多的,麵條筋道兒,面裡面的湯一喝就知道是經過精心熬製而成的,蝦的全部鮮美味道都融進了湯中。店面雖小,生意很好,好多都是慕名而來的,附近的居民對這裡也很熟悉,問路時都知道。

扁食


肉餡是用清早送來的新鮮豬肉做的,老闆親自調味,打的時間力度也很講究。新鮮出爐的扁食味道鮮美爽口,口感柔韌香脆,扁食湯是豬大腿骨熬出,香而不濃,清而不淡,喝完各種回味。

“友生”

可以說是這老城區古早味“傲嬌”的代表,任性啊!老闆是友忠和廈生兩位異姓兄弟,輪流開店,難以捉摸具體開店時間,但味道和品質卻是槓槓的。小小的店面(攤位)其實就在八市的路口,幾個小桌矮凳,主營沙茶麵、豬腳麵、清湯麵、滷麵(廈門特有的紅滷),配料海蠣、蝦仁、豬肝沿等也都相當新鮮。

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