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如果母親知道縱容、溺愛會讓孩子毫無道德底線、走上犯罪道路,還會不會繼續縱容、溺愛?

如果父親知道在孩子成長中的缺席會永遠失去孩子,還會不會在最該教育孩子的時候選擇忙於事業?

2020賀歲檔黑馬《誤殺》上映後,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誤殺》不僅是一部擁有縝密的故事情節和曲折離奇的反轉橋段的情節大戲,更是一出對家庭養育方式發出靈魂拷問的倫理大戲。

影片結尾素察的父親都彭悔恨的說:

“對不起,我真的不是一個好父親。

我非常後悔,從來沒有好好管教孩子。

名利、地位,都沒有我們失去孩子那麼痛苦。”

《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可惜這世界上沒有如果,只有無盡的悔恨和痛苦。

而這樣的痛苦不只是素察一家的,更是李維傑一家的。糟糕的養育方式,毀掉不僅是兩個孩子,更是兩個家庭。

01暴力+缺席的父親

簡單粗暴是都彭在素察成長中扮演的第一個角色。

在主席臺上溫文爾雅、跟贊助商談笑風生的都彭,看到兒子的第一個動作就是一巴掌。

《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這樣的粗暴教育是第一次嗎?不是。

素察失蹤後,拉韞對都彭說:“你啊,孩子長大了,以後不管什麼事情,絕對不能再打他了。”

都彭只是淡淡的說:“明天再不回學校,封他信用卡。”

這意味著都彭根本不願意聽取妻子的意見,一直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並認為這是最有效的方式。

這讓我想起曾聽到一爸爸說:“孩子嘛,講什麼道理,揍一頓就老實了。”

無數事實證明,暴力只能換來暴力和對抗。

影片中素察當即揚長而去,他不是去反省自己的錯誤,而是用性愛視頻威脅平平再次跟他發生關係,發洩自己在父親那裡受到的委屈。

現實中,媽媽罵孩子,孩子轉過身揍妹妹;爸爸在家裡打孩子,孩子在學校欺負同學;兒子提著菜刀將父親嚇到不敢回家的案例屢見不鮮。

缺席是都彭在素察的成長中扮演的第二個角色。

當素察差點把同學眼睛戳瞎時,都彭依然在贊助商為自己準備的宴會上,只是在間隙過去“教育”了一下兒子;

當素察失蹤時,拉韞只能在他競選化妝的間隙跟他交談,旁邊還有秘書在彙報工作。當秘書為了他的政客形象說“建議帶著夫人和孩子一起去”,都彭才問妻子:“找到沒有?”

當素察失蹤超過1周,拉韞與都彭通電話時,問他什麼時候能過來,都彭的一席話直接讓拉韞發抖:

“這場選舉,我必須要全神貫注,你明白嗎?”

“聽說你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抓捕了一家人,還好你把抓來的人馬上放走,要不然記者看到……”

拉韞氣得直接掛掉了電話。

掛掉電話,上一秒鐘還一臉嚴肅的都彭在要下車面對選民時瞬間綻放笑臉。

《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無論多大的事都彭都不在妻子與孩子的身邊,即便是去現場查看兒子的屍體,都彭也是在選舉的間隙,因為他永遠都在忙。

這跟我們現實中很多父親何其相似,上班忙,跟朋友聚會忙,打遊戲忙,玩手機忙。美其名曰揹著生活的重擔,自我催眠我上班累需要休息,將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給母親。

但孩子的教育遠不是母親一個人的責任,母親也無法替代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

父親對於孩子(尤其男孩)性格的養至關重要,父親是幫助孩子走向外部世界的橋樑,父親是孩子自我價值感形成的重要來源。

父親的缺失導致素察沒有好的認同對象,對道德、倫理、法律毫無敬畏,缺乏對結果的預判能力,最終犯下大錯被誤殺。

父親在孩子心裡有多重要?一位父親缺位的14歲男孩歇斯底里地跟媽媽說:“我做那麼多有什麼用?爸爸根本看不到,你講一百句不如我爸跟我講一句!”

02縱容+溺愛的母親

拉韞作為警察局長無疑是成功的,但她作為母親卻是失敗的。

當丈夫責怪拉韞不應該給孩子買車,她卻說:“都十六歲了,有車不是很正常嗎?”當素察毆打同學時,她沒有責備兒子,而是用自己的權勢以及10萬塊幫兒子搞定受傷者家屬。

《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當兒子失蹤時,拉韞更是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將李維傑一家甚至是所有與李維傑相關的人帶回警局盤問。

或許出於母愛的本能,拉韞想要為孩子所有的錯誤買單,但這次她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素察在作惡的過程中被誤殺。

這和現實中我們看到一些明知孩子犯錯還選擇為孩子的惡劣行為開脫,打著愛的名義為孩子的糟糕行為擦屁股的媽媽如出一轍。

13歲男孩在泳池故意摸一位女醫生的臀部,男孩父母在警察未查明真相的情況下,刻意剪輯視頻,發佈到網上造成大量不明真相的網友對女醫生進行漫罵,女醫生最終自殺身亡。

這樣的行為對於一個溺愛孩子的母親來說是正常的,對於周圍人來說卻是災難。溺愛本身就是一種無界限、無底線的行為,小則讓人噁心,大則讓人喪命!它不能成就一個孩子的愛,而是盡情釋放孩子的惡,也彰顯著養育者本身之惡!

這種惡在拉韞發現兒子可能是因為強姦平平而被李維傑一家失蹤時凸顯得淋漓盡致。

拉韞拿著平平被迷姦的視頻,站在全是男性的警察前面一臉猙獰地對平平說:

“視頻我看過了,他們都看過了,我很難保證它不被流傳出去。”

這對於一個不到16歲的且剛經歷被強姦的女孩子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凌遲。

《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拉韞粗暴的拖著李維傑的小女兒安安來到辦公室,無視安安的哭喊聲,無視安安的苦苦哀求,恐嚇她不說出真相就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和姐姐了,像一個巫婆一樣朝著一個小女孩大吼。

大雨中安安無助的哭泣:爸爸,對不起!這對於一個才幾歲的小女孩來說,是一種永久的創傷。

《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對孩子的溺愛與縱容猶如毒奶粉,看起來在餵養孩子,實質上將孩子一點點殘害,也讓無辜的人墮入地獄。

這樣的養育者可恨嗎?可恨,但也可悲!

影片結尾,都彭因兒子的醜聞退出競選,拉韞因濫用職權被革職。他們在懺悔之塔相遇,拉韞憔悴並帶著乞求:

“我知道我兒子可能已經……可能已經不在了。可每次聽到電話鈴響,我都以為是他打來的,每次有人敲門,我都會想是不是他回來了。”


我見過因為80多歲還要被孩子理所當然啃老的,我也見過一大把年紀還要為孩子犯的錯出來公開道歉的,我更見過一家三口因為溺愛孩子最後被吸毒的孩子將全家人殺害的。

縱容、溺愛孩子,養育者終將自食其果。

03缺位的父親+焦慮的母親=有問題的孩子

借用平平母親的一句話:“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

然而孩子天生是禽獸嗎?當然不是。但是孩子可以被父母培養成一個禽獸。

素察無疑是一個被父母培養的“禽獸”,也在父母的“合謀”之下走向毀滅。你無法想像惡事都被這個16歲孩子幹盡了,而且幹得毫無愧色。

頂撞父親,未成年飆車;毆打同學,差點將同學的眼睛戳瞎;在夏令營下藥迷姦平平;用性愛視頻威脅平平再次與他發生性關係;在倉庫中被平平母親發現時繼續威脅倆母女,甚至厚顏無恥的讓平平媽代替平平;在遭到母女倆反抗時不是選擇中止罪行而是將平平與平平母親往死裡打……

《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是誰給了素察犯罪的底氣?是誰給了素察藐視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是誰讓素察不顧一切的走向深淵?

是拉韞的的無數次“兜底”給了素察底氣,讓素察以為媽媽可以幫自己搞定一切;是父親的暴力給了素察示範,讓素察認為一切都可以用暴力和強權來解決。

在這樣的教育下素察學會了以暴制暴,學會了踐踏他人,學會了以自我為中心。

現實中這樣的案例也並不少見。中國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手段越來越惡劣,犯罪態度越來越冷血,讓人髮指。

初中女生遭同學圍毆,扒光拍裸照傳上網;數名17歲少女組織賣淫團伙,校內逼13歲女生接客;14歲男生強姦10歲女孩未遂,捅7刀將女孩殺害,甚至發視頻叫囂:“我未成年!”

這樣的孩子可恨嗎?可恨,但也可憐!他們是父母失敗教育下的犧牲品,他們是父母本性之惡的代罪羔羊!

素察從遇到這樣的父母開始便註定了他的被殺之路,他的死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就算16歲的他沒有遇到李維傑,往後的人生也會遇到千千萬萬的李維傑。

素察之死是粗暴、缺位的父親和縱容、溺愛的母親16年來的合謀之作!

04真正的父母之愛

真正好的父母之愛是什麼?也許我們可以從李維傑一家當中尋得一些線索。

①良好的夫妻關係——

即便李維傑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即便已經兩個孩子,但他依然不忘給妻子一些驚喜和浪漫。影片開頭,李維傑回家路上便摘了一朵花兒給妻子,進門第一件事情是給自己噴上香水,接著便是走到廚房一把抱住正在做飯的妻子!每一個鏡頭無不顯示這個男人雖不用錢但卻用心對待自己的妻子!

《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好的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的定海神針,也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營養,也是孩子未來家庭關係的示範!

②情緒的剋制——

當處在青春期的平平說李維傑是“葛朗臺、小氣鬼、文盲、什麼都不懂”的時候,他不是以權威呵斥孩子,寧願自己尷尬也不對孩子發脾氣。還在女兒睡著後悄悄的將夏令營同意書放到女兒床頭。

《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父母穩定的情緒是最好的教育,大喊大叫只會錯過教孩子管理情緒的機會。

③責任的承擔——

電影的所有情節都圍繞李維傑如何掩蓋素察之死,幫助妻子和女兒罪名上。最後他成功了,但他卻因為小女兒安安的一個動作而選擇自首。

為了得到爸爸的獎勵,安安將原本70的分數改成100。雖然李維傑的行為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妻子和大女兒,卻給了小女兒安安最壞的示範。

《誤殺》——糟糕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的謀殺

李維傑選擇去自首,選擇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承擔責任,這正是一個父親為孩子做出的最好示範。

孩子不是通過父母的語言學習,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學習,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樣。

④自我的反思——

在所有事情發生以後,李維傑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將目光向內,對自我進行反思,對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關係進行反思。

最後,以李維傑在囚車中的一段懺悔結束吧:

“平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你習慣一回家就關上房門,

不願跟我多呆一會兒,多說一句話。

我很迷茫,也很苦惱,

作為一個父親,我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和女兒溝通。

我多麼想你像小時候一樣信任我、依賴我,

可沒想到,我們父女,

竟然是通過這樣一件事,才重新找回過去的信任和依靠。

是爸爸對不起你,讓你失去了對我的信任,

希望這件事,能讓你真正的長大,

不再懼怕生活裡的任何經歷。

爸爸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