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一、北宋(960-1127)

1、帝王:太祖(趙匡胤)

在位時間:960~976

年號:建隆、乾德、開寶

發行錢幣及備註:宋元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宋元通寶

2、帝王:太宗(趙光義)

在位時間:976-997

年號: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發行錢幣及備註:太平通寶、淳化元寶、至道元寶(李順)、應運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太平通寶

■ 金錢

中國最早發現宋代“淳化元寶”佛像金錢是在1988年春。當時一個建築施工隊在佛教聖地五臺山中臺頂(即翠巖峰)佛塔舊址清理塔基時,挖出一千多枚在背面刻有兩尊佛像的金錢,經考古學家和錢幣專家鑑定,這就是中國宋代淳化年間鑄造的“淳化元寶”佛像金錢。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淳化元寶

從實物看,該錢徑24mm,厚1.2mm,穿徑5mm,佛像凸出浮雕2mm,每枚重12g,成色在96%以上。

該錢出土後曾被民工私分並倒賣,後來販到香港錢幣市場,一枚金錢刻換一輛高級轎車,其珍貴程度令人咋舌。

我國當代收藏家、著作家、錢幣鑑定家華光普先生在其專著《彩照中國古錢目錄》(哈爾濱出版社出版2003年3月第1版)中,把該錢評定為一級。每枚價值10萬元人民幣。

這種佛像金錢以其造型獨特,雕刻細膩,圖案精美和花紋精細的特有魅力,以及其珍貴的歷史價值,贏得廣大佛教信徒和錢幣愛好者的青睞。

宋代是中國古代金屬鑄幣和使用非常發達的時期。由實物圖,我們可以看到,錢幣正面刻有行書“淳化元寶”四字。字體為宋太宗趙光義御筆親書,筆法雋永流連,十分灑脫。宋太宗一生酷愛書法,他即位後,留意翰墨,叫人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帖。於淳化三年編刻成宋代著名的《淳化閣帖》,拓賜給大臣,由此重刻翻摹,使帖學開始在宋代盛行。錢幣背面的兩尊佛像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右邊為手持蓮花,正結枷跌坐於八葉蓮花寶座之上的觀音菩薩。寶座底下祥雲纏繞。左邊為頭上結髮,雙手合十,顏貌天真活潑,身體微向右側站立在蓮花瓣座上的善財童子,好一幅“童子拜觀音”的畫圖。

宋初的淳化元寶有宋太宗親自書寫的真、行、草三種書體,即所謂御筆錢。崇寧通寶、大觀通寶的多種錢幣都是宋徽宗所書,鐵畫銀鉤,號稱瘦金體。元祐通寶的文字則有司馬光、蘇東坡寫的。

此外,還有不少錢淳化元寶幣上鑄有各種圖案或標記,如開元通寶上鑄有星、月、太陽、星月、雙月、蓮紋等等。有一種開元錢,在穿孔的上面有一仰月如,也有作俯月的如。此月文來源,有人說是在向皇帝進呈錢模臘樣時,被皇后掐了一指甲印,鑄錢時不敢改動,就遺留在錢背上。更有人說這“月文”是楊貴妃的指甲痕,金朝人曾寫過“金釵墜後無因見,藏得開元一捻痕”的詩句。另一些專家認為,這是受到西域錢幣上鑄星月圖案的影響,是錢幣的一種圖案或標記。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至道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應運元寶

此錢為北宋淳化年間農民起義領袖王小波、李順為首在青城起義,得成都,所迠大蜀國,應運元年(公元994年)鑄於成都。鑄量極少,中國古泉一百名珍之一。又列50名珍之一。

3、帝王:真宗(趙恆)

在位時間:998~1022

年號:鹹平、景德、大中祥符、天僖、乾興

發行錢幣及備註:鹹平元寶、景德元寶、祥符元寶、天僖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鹹平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天僖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祥符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景德元寶

4、帝王:仁宗(趙禎)

在位時間:1022~1063

年號:天聖、明道、景佑、寶元、康定、慶曆、皇佑、至和、嘉佑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聖元寶、明道元寶、景佑元寶、皇宋通寶、康定元寶、慶曆重寶、皇佑通寶、至和元寶、至和重寶、至和通寶、嘉佑元寶、嘉佑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天聖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明道元寶

5、帝王:神宗(趙頊)

在位時間:1068~1085

年號:熙寧、元豐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熙寧重寶

6、帝王:哲宗(趙煦)

在位時間:1086~1101

年號:元佑、紹聖、元符

發行錢幣及備註:元佑通寶、紹聖元寶、紹聖通寶、紹聖重寶、元符通寶、元符重寶、元佑通寶

7、帝王:徽宗(趙佶)

在位時間:1101~1125

年號: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

發行錢幣及備註:建國通寶、聖宋元寶、聖宋通寶、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崇寧元寶、大觀通寶、大觀元寶、政和通寶、政和重寶、重和同胞、宣和元寶、宣和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建國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聖宋元寶

8、帝王:欽宗(趙桓)

在位時間:1126~?

年號:靖康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靖康元寶

“靖康元寶”就是在這段動盪時期鑄造的。其質地有銅、鐵、銀,形制分為小平、折二、折三等。其中,“靖康元寶”篆書小平在華光普先生著2004年版《中國古錢大集》一書中的記載有四枚,一枚“元”字較小,稱小“元”靖康;一枚篆書大字和一枚隸書元寶小平皆被張叔馴帶到國外;還有一枚瘦“寶”版流入日本,最後一枚為杭州凌忠明藏。可見,靖康錢的珍稀,足令藏家重視。

二、南宋(1127-1279)

1、帝王:高宗(趙構)

在位時間:1127~1162

年號:建炎、紹興

發行錢幣及備註:建炎通寶、建炎重寶、建炎元寶、紹興元寶、紹興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建炎重寶

南宋因為推行紙幣,因此南宋錢很難找到。高宗時鑄建炎通寶、建炎元寶、建炎重寶。通寶分折二、折三、小平,都是真篆成對。四川鑄的小平錢是仿瘦金體,初鑄背後穿上有一川字。當三錢有大樣的。

鐵錢背面穿上有利字的是利州紹興監所鑄。建炎通寶很普通,建炎元寶則價2000元以上。建炎重寶傳世不多,沒有發現有錯範錢。

2、帝王:孝宗(趙shen)

在位時間:1163~1190

年號:隆興、乾道、淳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隆興元寶、乾道元寶、淳熙元寶、淳熙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隆興元寶

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金主完顏亮領兵大舉南侵,高宗讓位給太子趙昚,是為孝宗。孝宗登基後,改明年為隆興元年,始鑄隆興元寶(通寶)錢。而就在此時,金主完顏亮在江北楊林渡渡江進攻採石,結果被宋軍擊潰,此正值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金室內部發生宮廷政變,完顏雍乘機篡取朝政,自立為帝。消息傳來,南下的金兵也在瓜洲渡發生了兵變,殺死了完顏亮自行北撤。政局發生了急劇變化,使南宋朝廷有了一個舒緩和喘息的機會,但對北方中原失地仍無力奪回。如果人們對孝宗不甚瞭解,但肯定會熟知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他雖主戰但又無力。他的一曲《水龍吟·登建安城》即在此時而作,寫出了“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的悲涼情景。也正是由於政局發生了重大轉折,孝宗於1165年(金大定五年)改年號為乾道元年,鑄行新的年號錢。因此,隆興元寶(通寶)僅鑄行兩年即停鑄,相對來講,隆興錢存世較少。也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隆興元寶小平錢未能鑄行,僅存樣錢,也就更加珍罕了。此外,還有一種金質隆興元寶小平錢,錢徑僅20毫米,是作為宮廷賞賜用的,鑄量相當有限,存世絕罕。

3、帝王:光宗(趙??)

在位時間:1190~1194

年號:紹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紹熙元寶、紹熙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紹熙元寶


4、帝王:寧宗(趙擴)

在位時間:1195~1224

年號:慶元、嘉泰、開僖、嘉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慶元通寶、嘉泰通寶、嘉泰元寶、開僖通寶、開僖元寶、嘉定通寶、嘉定元寶、嘉定雜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慶元通寶

5、帝王:理宗(趙昀)

在位時間:1225~1264

年號: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佑、寶佑、開慶、景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大宋元寶、大宋通寶、聖宋重寶、寶慶元寶、紹定元寶、紹定通寶、端平元寶、端平通寶、端平重寶、嘉熙通寶、嘉熙重寶、淳佑元寶、淳佑通寶、皇宋通寶、開慶通寶、景定元寶、臨安府錢牌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大宋元寶

6、帝王:度宗

在位時間:1265~1274

年號:鹹淳

發行錢幣及備註:鹹淳元寶

7、帝王:恭宗(趙顯)

在位時間:1275

年號:德佑

發行錢幣及備註:

8、帝王:端宗

在位時間:1276~1278

年號:景炎發行錢幣及備註:

9、帝王:帝丙(趙丙)

在位時間:1278~1279

年號:祥興

發行錢幣及備註: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鹹淳元寶

三、遼朝(907-1125)

1、帝王:太祖(耶律阿保機)

在位時間:907~926

年號:神冊、天贊、天顯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通行泉貨

2、帝王:太宗(耶律?怨猓?)

在位時間:926~947

年號:天顯、會同、大同

發行錢幣及備註:會同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會同通寶

3、帝王:世宗(耶律阮)

在位時間:947~951

年號:天祿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祿通寶

天祿通寶

4、帝王:穆宗(耶律璟)

在位時間:951~969

年號:應歷

發行錢幣及備註:應歷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應歷通寶

5、帝王:景宗(耶律賢)

在位時間:969~982

年號:寶寧、乾亨

發行錢幣及備註:寶寧通寶

6、帝王:聖宗(耶律隆緒)

在位時間:982~1031

年號:乾亨、統和、開泰、太平

發行錢幣及備註:統和通寶

7、帝王:興宗(耶律宗真)

在位時間:1031~1054

年號:景福、重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景福通寶、重熙通寶

8、帝王:道宗(耶律洪基)

在位時間:1054~1101

年號:清寧、鹹雍、大(太)康、大安、壽昌

發行錢幣及備註:清寧通寶、鹹雍通寶、大康通寶、大康元寶、大安元寶、壽昌元寶

9、帝王:天祚帝(耶律延禧)

在位時間:1101~1125

年號:乾統、天慶、保大

發行錢幣及備註:乾統元寶、天慶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統和通寶

(1)天慶元寶遼國天祚帝,天慶年間(公元1111-1120)鑄造。有光背小平錢。今不多見。有“大遼天慶”折十大錢,製作精美,存世僅有2品,珍罕無定價。

(2)西夏桓宗(李純祐)天慶年間(公元1193~1206)鑄造。幣質:青銅,特徵:小平錢;錢文楷書旋讀,書體端莊勁健,鑄工良好。另鑄有“天慶寶錢”錢。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四、西夏(1038-1227)

1、帝王:景宗(李元昊)

在位時間:1032~1048

年號:顯道、廣運、大慶、天授禮法延祚

發行錢幣及備註:

2、帝王:毅宗(李諒祚)

在位時間:1048~1067

年號:延嗣寧國、天佑垂聖、福聖承道、拱化

發行錢幣及備註:西夏文福聖寶錢?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西夏文福聖寶錢

3、帝王:惠宗(李秉常)

在位時間:1067~1086

年號:乾道、天賜禮盛國慶、大安、天安禮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西夏文大安寶錢、大安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大安寶錢

4、帝王:崇宗(李乾順)

在位時間:1086~1139

年號:天儀治平、天佑民安、永安、貞觀、雍寧、元德、正德、大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西夏文貞觀寶錢、元德通寶、重寶、大德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貞觀寶錢

5、帝王:仁宗(李仁孝)

在位時間:1139~1193

年號:大慶、人慶、天盛、乾佑

發行錢幣及備註:西夏文乾佑寶錢、天盛、乾佑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乾佑寶錢

6、帝王:桓宗(李純祐)

在位時間:1193~1206

年號:天慶

發行錢幣及備註:西夏文天慶寶錢、天慶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西夏文天慶寶錢

7、帝王:襄宗(李安全)

在位時間:1206~1211

年號:應天、皇建

發行錢幣及備註:皇建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皇建元寶

8、帝王:神宗(李順頊)

在位時間:1211~1223

年號:光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光定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光定元寶

9、帝王:獻宗(李?醞?)

在位時間:1223~1226

年號:乾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

10、帝王:清平郡王(李睍)

在位時間:1226~1227

年號:寶義

發行錢幣及備註:偽齊劉豫:阜昌元寶、通寶、重寶

阜昌元寶為平錢,面文旋瀆,有真、篆二體,是為對錢。徑2.6釐米,重3.4克;光背無文。此錢製作精整,文字秀美,其品相之佳妙決不下於北宋大觀、政宣諸泉,金朝亦通行使用。唯傳世數量稀少,常為泉家苦求而不得。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阜昌元寶

五、金朝(1115-1234)

1、帝王:熙宗(完顏亶)

在位時間:1135~1149

年號:天會、天眷、皇統

發行錢幣及備註:

2、帝王:海陵王(完顏亮)

在位時間:1149~1161

年號:天德、貞元、正隆

發行錢幣及備註: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天眷通寶

3、帝王:世宗(完顏雍)

在位時間:1161~1189

年號:大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大定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大定通寶

4、帝王:章宗(完顏景)

在位時間:1189~1208

年號:明昌、承安、泰和

發行錢幣及備註:承安寶貨銀鋌、泰和通寶、重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泰和通寶

5、帝王:衛紹王(完顏永濟)

在位時間:1208~1213

年號:大安、崇慶、至寧

發行錢幣及備註:崇慶元寶、崇慶通寶、至寧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崇慶元寶

6、帝王:哀宗(完顏守緒)

在位時間:1223~1232

年號:正大、開興、天興

發行錢幣及備註:

7、帝王:末帝(完顏承麟)

在位時間:1232

年號:

發行錢幣及備註:

六、元(1279~1368)

1、帝王:太祖(鐵木真)

在位時間:1206~1227

年號:

發行錢幣及備註:

2、帝王:監國(拖雷)

在位時間:1228

年號:

發行錢幣及備註:

3、帝王:太宗(窩闊臺)

在位時間:1229~1241

年號:

發行錢幣及備註:

4、帝王:定宗(貴由)

在位時間:1241~1246

年號:

發行錢幣及備註:

5、帝王:憲宗(蒙哥)

在位時間:1251~1259

年號:

發行錢幣及備註:

6、帝王:世祖(忽必烈)

在位時間:1260~1294

年號:中統、至元

發行錢幣及備註:大朝通寶、中統元寶、至元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大朝通寶

7、帝王:成宗(鐵穆耳)

在位時間:1294~1307

年號:元貞、大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元貞元寶、通寶、大德元寶、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大德元寶

8、帝王:武宗(海山)

在位時間:1308~1311

年號:至大

發行錢幣及備註:至大通寶、元寶、大元通寶、國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至大通寶

9、帝王:仁宗

在位時間:1311~1320

年號:皇慶

發行錢幣及備註:皇慶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皇慶元寶

10、帝王:英宗(碩德八剌)

在位時間:1321~1323

年號:延佑

發行錢幣及備註:延佑元寶、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延佑元寶

11、帝王:泰定帝(也孫貼木兒)

在位時間:1323~1328

年號:至治

發行錢幣及備註:至治元寶、通寶、大元至治

12、帝王:天順帝(阿速吉八)

在位時間:1328

年號:泰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泰定通寶、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泰定通寶

13、帝王:文宗(圖貼睦爾)

在位時間:1328~1329

年號:致和

發行錢幣及備註:

14、帝王:明宗(和世剌)

在位時間:1329~1332

年號:天順

發行錢幣及備註:

15、帝王:寧宗(懿麟質班)

在位時間:1332

年號:天曆

發行錢幣及備註:

16、帝王:順帝(妥歡貼睦爾)

在位時間:1333~1368

年號:至順、元統、至元、至正

發行錢幣及備註:至順元寶、通寶、至元元寶、通寶、至正通寶、之寶

七、明(1368~1644)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洪武通寶

1、帝王:建文帝(朱允炆)

在位時間:1399~1402

年號:建文

發行錢幣及備註:

2、帝王:成祖(朱棣)

在位時間:1403~1424

年號:永樂

發行錢幣及備註:永樂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永樂通寶

3、帝王:仁宗(朱高熾)

在位時間:1425

年號:洪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洪熙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洪熙通寶

4、帝王:宣宗(朱瞻基)

在位時間:1426~1435

年號:宣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宣德通寶

5、帝王:英宗(朱祁鎮)

在位時間:1436~1449

年號:正統

發行錢幣及備註:

6、帝王:景宗(朱祁鈺)

在位時間:1450~1457

年號:景泰

發行錢幣及備註:

7、帝王:英宗(朱祁鎮)

在位時間:1457~1464

年號:天順

發行錢幣及備註:

8、帝王:憲宗(朱見深)

在位時間:1465~1487

年號:成化

發行錢幣及備註:

9、帝王:孝宗(朱祐樘)

在位時間:1487~1505

年號:弘治

發行錢幣及備註:弘治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弘治通寶

10、帝王:武宗(朱厚照)

在位時間:1506~1521

年號:正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

11、帝王:世宗(朱厚璁)

在位時間:1522~1567

年號:嘉靖

發行錢幣及備註:嘉靖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嘉靖通寶

12、帝王:穆宗(朱載厚)

在位時間:1567~1572

年號:隆慶

發行錢幣及備註:隆慶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隆慶通寶

13、帝王:神宗(朱翊鈞)

在位時間:1573~1620

年號:萬曆

發行錢幣及備註:萬曆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萬曆通寶

14、帝王:光宗(朱常洛)

在位時間:1620

年號:泰昌

發行錢幣及備註:泰昌通寶

明朝熹宗朱由校,天啟年間鑄造。明光宗泰昌年間並未鑄錢,因其在位僅一月,未及鑄錢,其子明熹宗於天啟元年先補鑄其父年號“泰昌”錢,稱“泰昌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泰昌通寶

15、帝王:熹宗(朱由校)

在位時間:1621~1627

年號:天啟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啟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天啟通寶

16、帝王:毅宗(朱由檢)

在位時間:1628~1644

年號:崇禎

發行錢幣及備註:崇禎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崇禎通寶

八、大順(1644-1645)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

發行錢幣及備註:永昌通寶、大順通寶、西王賞功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永昌通寶

永昌通寶楷書小平光背60元明末李自成於1644年在西安建大順國,鑄,永昌通錢,傳世有小平、折五兩種,面文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小平徑2.3--2.5釐米,重3.5克,折五徑3.4-3.75釐米,重8.3---14克。版別又分湖北版,陝西版,傳世較少。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大順通寶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大西政權於大順年間(公元1644~公元1645)鑄造。版式為小平錢,多闊緣大樣,製作較為精細,銅色金黃。有光背和背“工”,“戶”,“川戶”等字樣。發行時間短,如今存世量不多,光背相對較多,背川戶價格最高。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九、南明(1644-1683)

發行錢幣及備註:弘光通寶、隆武通寶、大明通寶、永曆通寶、興朝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弘光通寶

朱由崧稱帝的當年陰曆十月,開始鑄造弘光通寶。弘光通寶版別比較複雜,分為小平和折二兩種。小平有光背、背上星、背上鳳字三大類,“鳳”指安徽省鳳陽,因馬士英曾任鳳陽總督。小平的直徑在2.4釐米左右,折二型直徑在2.7釐米至2.8釐米,從弘光通寶錢文上分析,“弘”字的“弓”旁有大小之分,大弓旁背星者較少。“弘”字還有一種行弓版,即“弓”旁的第二筆長。“通”字有單點通、雙點通之分,有一種長通較少見。弘光通寶折二光背十分罕見,據說傳世僅一枚。折二弘光通寶背右鑄一“貳”字也稀少。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隆武通寶

十、三藩(1673-1680)

發行錢幣及備註:利用通寶、昭武通寶、洪化通寶、裕民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利用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昭武通寶

清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初,吳三桂在衡陽稱帝,國號大周,改元昭武,為維持人心,鑄“昭武通寶”。此錢仿明代錢幣舊制,其版式有小平,折五,折十型。小平楷書錢比較多,一般光背,背“工”比較多見;小平篆書的比較少;折五,折十型錢幣都是篆書大錢,背“一分”。篆文古拙。但此幣流通時間不久,流通不廣,因吳三桂在這年八月死了。“昭武通寶”是在衡陽鑄造發行的唯一古錢幣。

十一、清朝(1616~1911)

1、帝王:太祖(努爾哈赤)

在位時間:1616~1626

年號:天命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命漢錢、天命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天命漢錢

2、帝王:太宗(皇太極)

在位時間:1626~1643

年號:天聰、崇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聰漢錢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天聰漢錢

3、帝王:世祖(福臨)

在位時間:1644~1661

年號:順治

發行錢幣及備註:順治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順治通寶

4、帝王:聖祖(玄燁)

在位時間:1661~1722

年號:康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康熙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康熙通寶

5、帝王:世宗(胤禛)

在位時間:1723~1735

年號:雍正

發行錢幣及備註:雍正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雍正通寶

6、帝王:高宗(弘曆)

在位時間:1736~1795

年號:乾隆

發行錢幣及備註:乾隆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乾隆通寶

7、帝王:仁宗(顒琰)

在位時間:1796~1820

年號:嘉慶

發行錢幣及備註:嘉慶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嘉慶通寶

8、帝王:宣宗(旻寧)

在位時間:1821~1850

年號:道光

發行錢幣及備註:道光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道光通寶

9、帝王:文宗(奕詝)

在位時間:1851~1861

年號:咸豐

發行錢幣及備註:咸豐通寶、重寶、元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咸豐通寶

10、帝王:穆宗(載淳)

在位時間:1862~1874

年號:同治

發行錢幣及備註:同治通寶、重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同治通寶

11、帝王:德宗(載湉)

在位時間:1875~1908

年號:光緒

發行錢幣及備註:光緒通寶、重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光緒通寶

12、帝王:宣統(溥儀)

在位時間:1875~1908

年號:宣統

發行錢幣及備註:宣統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宣統通寶

十二、太平天國(1851-1864)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國通寶、天國聖寶、太平天國、太平聖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天國通寶

北宋以來各王朝錢幣大全(建議收藏)

天國聖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