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互聯網知名作家和菜頭曾說過:世界上有三樣東西最公平。
如果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世,他應該會加入第4項,那就是:自卑。
前段時間,錦鯉女生楊超越參加《奇葩說》的錄製,她在節目中自爆,曾因為覺得自己丑而哭,說自己非常不自信。
「我有時候晚上照鏡子,莫名其妙地觀察自己,我觀察觀察,我觀察哭了,我覺得怎麼這麼醜啊! 」
再有,新東方的董事長俞敏洪因為農村的出身深陷自卑10年。
在一篇報道中說道:高考三次才考上北大的俞敏洪,第一天去北大報到,作為農民的兒子,俞敏洪穿著布衣、挑著扁擔、揹著臉盆和棉被走進宿舍,舍友很吃驚:沒開學就有人來搞推銷了! 他成了同學眼裡的笑話。
而且他發現,周圍同學不論是學習上,還是文藝上、體育上,甚至交女朋友上,樣樣都比自己強,為此 俞敏洪深感自卑 。
不僅楊超越、俞敏洪,很多星光熠熠的明星都有過自卑,安靜、內向的梁朝偉為內向自卑,獨具憂鬱氣質的陳坤為原生家庭自卑……
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把他們這種不自信、憂鬱、孤獨、不安等情緒稱之為自卑。
他還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
自卑像一個樊籠 ,把人束縛, 裹步不前。
自卑也讓我們習慣否定自己,心灰意冷…,內心彷彿有個聲音:我不行,我做不到,讓我們痛苦不已。
但凡使我們自卑的,都是值得去超越的,超越了自卑,我們會發現其實每個人都很優秀。
那如何去超越,走出自卑的泥沼,答案就在阿德勒的代表作《自卑與超越》一書 ,一本暢銷百年的心理學經典。
讀過這本書的人,一般來說會有兩個感受。
第一,這是一本好讀的書,文字通俗易懂,沒有心理學著作那種晦澀艱深,作者用輕鬆、樸實的筆調,生動地描寫了自卑的種種表現及影響, 絕對激起你的共鳴。
第二個感受:看完後會如釋重負,原來自卑並不可怕,它也許是頑疾,但可以治癒 。
01 理解自卑
人人都有自卑,無需羞恥、焦慮
要超越自卑,首要的態度是面對它,認識它。
▼什麼是自卑?
阿德勒對自卑的定義:當某個人沒有準備好面對某個問題時,他堅信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時出現的便是自卑。由這個定義看出,憤怒、眼淚或道歉都可能是自卑情結的表現。
他認為自卑如影隨行,就像太陽的暗影,只是表象不同。
兒童會為身體殘缺 , 會為被忽視冷落而自卑,上班族為學歷低而自卑,北上廣的姑娘會為自己無車無房無男友的感覺而自卑,中年人會為離婚而自卑……
如書中所講,這些其實只是自卑的表象,那究竟源於哪裡呢?
畢竟同是貧窮出身,有人自卑,有人卻如北大女生王心儀發文說感謝貧窮 。
同樣是殘障,有人卻走出自卑,活出了光芒萬丈。
天生沒有四肢的尼克,沒有陷入自卑的沼澤, 像正常的人一樣讀書、 踢球和衝浪,不斷創造傳奇,在28歲的時候通過勵志演說,成為了億萬富翁,並娶妻生子擁有幸福的家庭 。
兩者之間的差異, 引出了本書的一個理論基石, 也是這本書給我們刷新的第一個認知 。
▼自卑的源頭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是揹負著三大約束而生,也是三大不容忽視的人生枷鎖。
① 為了與地球資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須進行工作;
② 為了以自己孱弱的軀體對抗生存環境中各種危險而必須與其他人類配合、相處;
③ 為了繁衍後代而必須面對和處理兩性關係。
因為揹負這大三約束,人類問題都可以歸結到這三個主題中:職業、社會與性,這三個主題都必須通過合作來完成。
通過面對這三類問題的反應,就能看出一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的解讀是什麼樣的,而自卑情結的產生,也往往因為解讀出了問題。
揹負這三大約束的我們,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到人的生命意義,認識不到合作,那就會出現自卑。
阿德勒說:因為個人化的意義其實毫無意義,個人的意義完全建立在對他人生命的貢獻上。
否則必定精神空虛,也走不出自卑。
就像《人民的名義》裡,一屋子都是鈔票,卻精神空虛的趙德漢。
而且,書中尤其強調,在培養人格健全的最重要階段---兒童期,
生理缺陷、父母的溺愛和忽視都有可能導致當事者對生命意義做出錯誤的解讀。電影《保持沉默》的主人公吉米之所以“弒母”就是因為被父母遺棄的自卑所致,他生命的意義,窮極一生都是母愛,他在跳崖前,都在追問,媽媽是愛我的吧。
只有認識到人的生命意義---是奉獻、關愛與合作, 建立這樣的認知, 才能最終超越自卑。
就像尼克,他在父母及社會的關愛下,像正常人一樣讀書、運動、結婚,然後通過勵志演說,打破了人生的三大枷鎖 , 實現了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鏈接,才超越了自卑。
他說:在我有生之年,只要鼓勵到一個心靈,我沒有手腳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耶穌為了拯救這個世界而受苦,那麼我的生命也當因為祂的死而活著。
把人的生命意義,定義為奉獻、關愛、合作,非常震撼人心,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阿德勒是心靈雞湯的鼻祖。
02 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卑
自卑不是變態,是人類進步的誘因
對於自卑,人會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沉淪,一種是用優越感彌補 。
▼沉淪於自卑當中, 把某種特殊的經歷當做人生髮展的基礎,從而陷入歧途。
這種悲劇太多了,從小被遺棄,沒有感受到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 導致長大後性格孤僻或者暴躁、自私、信任感,合作感意識缺失,甚至造成犯罪。 電影《保持沉默》裡的電影海報可見一斑。
▼還有一種面對自卑的態度,就是用優越感去彌補。這個就是阿德勒所說的自卑補償理論。
所謂自卑感彌補,由於自卑感,一個人有一種動力去尋找優越感,所以會利用優越感來補償自己。
阿德勒認為, 自卑感激勵了人不斷追求卓越,以彌補自己的缺點,克服自身的障礙,在有限的生命空間內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
正如那句話:人的一生就是走出自卑,追求卓越的過程。
但用優越感彌補的方式又分為兩種,一種在幻想中確立優越感, 就是用錯誤的方法, 以此來肯定自己的力量,從而獲得微弱飄搖的些許自我安慰、自我陶醉。
《萬箭穿心》裡李寶莉因為學歷低,學識淺而自卑,但是為了彌補、掩蓋這個自卑,以城裡人的優越感在丈夫馬學武面前飛揚跋扈,取笑他為鄉下人,在李寶莉長期的欺壓下引發了最後馬學武出軌、最後跳江的悲劇。
再就是最近討論的精緻窮,無數女人追求精緻、高配來維持精緻的優越感,來掩飾內心的黯淡無光,掩飾自己的自卑。
如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的:當一個人的內在黯然無光,他就需要一些特別光彩的東西來籠罩真實的自己。
在職場中也能見到那種用高人一等的感覺來彌補自卑的人, 正如書中說的:每一個看似高人一等的表現背後,都藏著自卑感。
甚至本書還舉了罪犯用犯罪來實現優越感的例子,說他們其實是懦夫 ……
第二種優越感彌補的方式,就是在合作中體現中優越感,這才是正確面對自卑的態度,也是人類進步的誘因。
02 超越自卑
超越自卑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合作
我們超越自卑的唯一方法,不是女生的買買買,不是男生的迎做上CEO,迎娶白富美,不是裝腔作勢。
在阿德勒看來就是學會合作 ,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連接,這也是本書的核心觀點和發現。
而一旦偏離這個主題,就會變成利己主義者,便走上一條錯誤的人生道路,人生也就走入了死衚衕。
如書中所言:人們對價值和成功的所有評判最終都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這是人類最偉大的共同點,我們對行為,理想,目標,行動以及性格特質的要求,都應該有助於人類的合作。
這個觀點會刷新很多人的認知,不僅是心靈雞湯,當我們真正領悟到合作的意義時, 確實發現很多問題會迎難而解。
▼家庭及學校中的合作
一個當嬰兒呱呱墜地時,其實開始了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此時,父母的教育觀非常重要,可以引導孩子開始合作,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比如生二胎的家庭中,讓大孩子和媽媽合作一起照顧小寶寶 。
作為一個母親,也要多鼓勵孩子在學校裡的合作, 不要讓孩子過早投入到考試排名等競爭遊戲當中,相反多鼓勵他參與集體協作的活動。
在家庭裡, 養育孩子其實也是個合作問題,首先是媽媽和孩子之間的合作,如此, 媽媽就不會有那麼多抱怨,不會成為《小歡喜》裡的宋倩,實施那種控制式的愛,相反會給孩子愛和自由,讓他自己去做主。
從小學會了合作意識的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就能在職場中、家庭中開展合作,如此不僅打破人大三大束縛,成就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此外在家裡, 媽媽和爸爸不僅是愛人關係,其實也是合作關係。
在書中,阿德勒大談了父親在家庭中的責任和態度,這種理念領先一百年。
他認為婚姻是一種合作關係,所以兩個人都不應該試圖駕馭對方。
作為父親,他必須以平等的地位與妻子合作,要記得在家庭生活中女性的創造地位是要尊重的,他的責任不是貶低妻子的角色,而是和她一起工作 。
有這樣的合作理念,一個媽媽哪怕是全職媽媽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正如演員秦昊說:其實在外面賺錢是最容易的事,一次來肯定媽媽育兒的價值。
然後又這樣的合作關係,夫妻關係恩愛、和諧,自然而然不會出現離婚的問題,如此就會有一個自信的媽媽。
而且也不會有那麼多喪偶式育兒以及男權主義下的悲劇。
如《坡道上的家》安藤水蕙不會在喪偶式育兒的困境中,陷入自卑狀態,最後精神崩潰到“溺嬰”。
▼社會、職場中的合作
職場中其實也是合作,這樣職場中沒有那麼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相反秉著合作精神,把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進行了鏈接, 實現對自卑的超越 。
根據俞敏洪等人經歷改編的《中國合夥人》,電影中“土鱉”成東青、“海龜”孟曉駿和“憤青”王陽 , 三個年輕人從學生年代相遇、相識,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最終實現了“中國式夢想”,
而這也是土鱉成東青靠著合作超越自卑的歷程。書中還舉了一些其他的例子來說明用合作來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鏈接 。
人類正是通過合作,打破三個人生桎梏,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鏈接,如此才能真正超越自卑 。
可見,一個超越自卑的人也是一個有格局的人,所謂仁者無憂,所謂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生而為人,那就請讀讀《自卑與超越》這本書,收下阿德勒送給全世界所有人的禮物。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風帆嗨讀|閱讀遼闊世界
閱讀更多 風帆嗨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