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水平能不能“平均看”

Avg,是英文縮寫——“ 平均值 ”的意思。

啥叫“平均”?就是有十個蘋果,分給十個人,每個人分一個,這就叫“平均”。

話分兩頭,以前有個哏:“校長,開房找我”,說的是校長開房性侵小學生的事件。誰能告訴我,這種老師的存在,證明中國的老師,是好還是壞?答案很明顯,這種人代表不了中國的老師。

好的歸好的,好老師是存在的;壞的歸壞的,壞老師也是存在的,僅此而已。你和馬雲“平均”算,賬面上看你倆都是億萬富翁,但這不見得等於你有幾個億,所以有很多事,不能平均、不能折中。

中國經濟發展的怎麼樣?好?還是不好?沿海到西北, 是不是存在階梯式差距? 一線城市到貧困縣,是不是存在斷崖式落差?可見單一的說“好”或者“不好”,都是不正確的。

有人說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沒有對手可以阻擋我們的強大了;

有人說再讓房地產瘋狂的綁架經濟,恐怕就不是復興而是覆滅了。

“混的好的人”聽到第二種說法,心說“ 那麼多偉大成就你們看不見,你們除了抱怨咋不去見上帝呢? ”

“混的差的人”聽到第一種說法,心說“咋這好那好都快世界第一了,咋我就覺得很多東西貴的已經離譜呢?”

說的好像大家不是活在同一個國家一樣。

實際上正如“教師性侵”的例子告訴我們的:好的也有,誰也不能否認;壞的也有,誰也不能否認。僅此兩句而已,只要客觀面對、實事求是,沒有什麼好爭論的。

經濟水平能不能“平均看”


那麼,為什麼總要強調“平均”呢?其實這是一種宣傳技巧,這種技巧的名字是四個字——避重就輕。

美國發展的好不好?這個話題很大,得先說什麼是評價“發展的好”的“先決條件”。

拿“鬥地主”來說吧,先決條件就是摸到了什麼牌。我摸到“倆王四個二”,打贏你的“3579J”,我說我是賭王你服嗎?

特朗普那麼操蛋的人,也不敢說“在他的領導下美國人能吃飽飯已經不容易了”這種話。因為以美國的國土面積、地理位置、資源、能源、人口等,就是打野味、摘果子一時半會也餓不死。美國人不傻,不會認這一套。

就像打牌摸到“倆王四個二”,打的好那是應該的,換誰都應該打好,打不好證明無能。“讓人吃飽”不是有功勞,而是基本職責,最多算沒過錯,到“讓人吃不飽”就該下臺了。

經濟水平能不能“平均看”

“避重就輕”會混淆人的判斷力。比如新聞常報道美國發生槍擊案,好像在說美國很不安全。任何一個國家,想說明自己比美國安全,必須是在人口數量相仿的前提下,放開槍支管控,一段時期後確實比美國槍擊案少,才能說自己比美國安全,否則根本沒有比較的資格。

經濟水平能不能“平均看”

“避重就輕”,久而久之,就會只容得下別人說自己好,不願意發現自己的缺點,慢慢變成壓根不信別人有可能比自己好,最終盲目自大,本質上是自卑。

短短二十年,中國老百姓家裡從座機電話都沒有,到買車和買玩具一樣,這可以說是讓人“睡覺都能笑醒”的發展。

而“科技在經濟中的比重”、“產業結構調整”一樣是人們的關注點。環境汙染、個別行業壟斷、行業缺乏監管在高增長同時傷害百姓的利益,一樣是不能迴避的課題。

經濟水平,不能不講平均,不能只講平均,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