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文|恩酱

来源:鲁豫有约公号(ID:lyyy_scndgs)


万众期待下,《不完美的她》终于来了。

有人说,“这部剧的阵容,可谓达到当前网剧的天花板。”

无论是主演还是题材,都称得上“顶级配置”——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周迅、惠英红和赵雅芝,三位实力派女演员坐镇,外加黄觉、金士杰等黄金配角,华语电影都很少见的“神仙阵容”。

然而没想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开播以来,《不完美的她》评分从7.5分跌至如今的6.8。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口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故事逻辑不清晰,细节经不起推敲,台词有抄袭嫌疑。

更重要的是,它背后隐藏的是现象级IP——

母亲(Mother)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问世十年,依然保持豆瓣9.4高分,这部剧有多厉害?

在无数剧迷心中,这是一部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

2010年,它横扫了日剧学院奖“最佳剧集”等多项大奖,话题度一时无两。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不仅中国,韩国和泰国也曾推出《母亲》的翻拍版本。

很多观众说:“自以为泪点很高,没想到看一集哭一集。”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母亲》不仅是一部哭点指数高的剧,也是一个思考人性的故事。

翻拍后的《不完美的她》,增添了许多悬疑的元素,但《母亲》始终聚焦一个主题:

把孩子生下来,就自然是“母亲”吗?“母亲”代表什么含义?

有一种负重前行,叫做母亲

女主奈绪,是一个35岁的单身女性。

性格孤僻的她,既没有朋友,也没谈过恋爱。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从小被父母抛弃的她,一点都不喜欢小孩。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但世界上就是有一些奇妙的机缘,在原本工作单位倒闭后,她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员。

担任班主任时,她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孩子。

这个小女孩叫怜南,只有7岁,却表现出超出年龄的懂事和成熟。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老师布置任务,让小朋友们给死去的小鸭子写信,只有她迟迟不写。

“小鸭子死了,就不能看了吧。”

其他同学谴责她没有同情心,她反问老师:“天国真的存在吗?”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老师发现,这个女孩身上有很多来历不明的伤痕:烫伤、淤青、冻伤……

假装坚强的怜南,一直撒谎说是自己不小心摔倒弄伤的。

她用尽办法掩饰,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被虐待。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直到一个寒冷的冬夜,她被母亲塞进袋子里,扔到恶臭的垃圾堆中。

无力反抗的她,在寒风之中奄奄一息。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还好路过的奈绪及时出现,把她带到自己家里。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恢复意识后的怜南,即便知道母亲抛弃了她,也没有哭。

她低声说:“我想去札幌,那里有一间婴儿收容所。可是他们会收七岁的孩子吗,会收104cm高的孩子吗?”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奈绪的心理防线一下子崩溃,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这个弱小的女孩,不正像当年被父母抛下的自己吗?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想了很久,她做了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

“怜南你听着,我打算诱拐你。”

“老师,你会因此坐牢吗?”

“可能会,但我想成为你的妈妈,想和你一起生活下去……”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她们伪装了一场溺水事故,过去的“怜南”死了,以“继美”的名字活下去。

从此,这对“母女”开始了一段逃亡之旅。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这是《母亲》的故事内核,它隐藏着一个发人深省的拷问:

母亲的定义是什么?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了母亲吗?

片头有个细节,mother中的“t"字母被替换成十字架。

这似乎意味着,母亲的角色是负重前行。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剧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世界上除了男人和女人,还有一种人叫作母亲。”

片中的每一位母亲都不完美,她们的身上都体现了复杂的人性。

抛弃怜南的“坏妈妈”仁美,一开始也是一个好妈妈,对新闻上的虐童事件感到愤怒。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但随着丈夫去世,经济条件一落千丈,她的生活被逼到了绝境。

对于年轻的仁美来说,“单亲妈妈”的辛酸超出她的想象。

没日没夜地加班赚钱,没有任何社交时间,也没人理解她的孤独与无助。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绝望的她曾经想过抛弃怜南,也想过抱着她一起自杀。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当她遇到新男朋友后,女儿便成了包袱,曾经的母爱消失不见了。

一步步地,她逐渐沦为当初自己痛恨的虐童父母。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女性一生下孩子,就自然能切换到“母亲”的角色吗?

不是的,所有母亲都在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爱与被爱

就像《Mother Game,她们的阶级母亲游戏》中所说的:

“作为女人,生下孩子,也没办法立刻变成一个完美的母亲的。

孩子五岁的话,那么做母亲的也只有五岁,困惑迷茫,讨厌不完美的自己,身处各种不安中。”

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无偿的

在《母亲》中,奈绪的“母亲”也是一条情感暗线。

奈绪的养母是一位女强人,她独自抚养三个女儿,给养女如同亲生女儿一样的爱。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无论奈绪做什么,她都义无反顾地支持。

即便知道奈绪会被判“诱拐罪”,她还是坚定不解除收养关系。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可是在奈绪心中,无论养母多好,生母依然是抹不去的痛——

剧中她有一段台词:

“不是经常说父母会给孩子无偿的爱吗?”

“我觉得恰恰相反,孩子给父母的爱才是无偿的。就算被抛弃了,无论如何,都会爱着父母。”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这句话,说的正是她自己。

母亲在她小时候就失踪了,但她一直记得当年被母亲紧握着手的感觉。

长大后,她忘记了母亲的模样,心里却一直没真正地放下这个遗憾。

她幻想着某一天在握手的时候,就能认出自己的母亲。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年纪小小的怜南也一样,即便被生母带来的男友虐待,也假装像没事人一样不揭穿。

她心里想的是:“只要妈妈幸福就好。”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最近,微博有个热搜话题:“女儿写作文全篇歌颂妈妈”。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有评论说:“我们常常歌颂母爱和父爱的伟大,其实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毫无条件,毫无保留。”

大家可能还记得,周星驰电影中几乎都有“鸡腿”的身影。

这跟他的童年有关,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妈妈省吃俭用才能给孩子买鸡腿吃。

但他很调皮,吃了一口就把鸡腿扔掉,妈妈只好心疼地用水冲干净自己吃掉。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很多年后,妈妈提起这件事,星爷哽咽地解释:

“小时候什么好吃的,你全给了我们姐弟三个,自己只吃咸菜,我要是不把鸡腿扔到地上,你会舍得吃吗?”

父母对孩子的爱,总带着期望与要求。

但孩子对父母的爱,往往是纯粹又毫无保留。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真正的家人不是由血缘决定的

这部剧让人重新反思“母亲”这两个字的定义。

生母,养母,以及“诱拐”孩子的老师,到底谁称得上是真正的“母亲”?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母亲》的编剧坂元裕二曾说过:

“电视剧描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写人物性格开朗、或是阴沉那么简单,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去完成的。”

这世界上,难道只有血缘关系才能成为亲人?

奈绪为了成为怜南的“母亲”,不惜冒着入狱的风险带她逃离。

她说:“不是扮演,而是真正地成为她的母亲。”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她们在灵魂上是真正的母女。

然而,法律上的她们是“诱拐犯和受害者”,最终要面临分开的结局。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被法院明令禁止见面的她们,只能通过电话联系。

终于有一天,怜南打通了奈绪的电话。

她开心地跟“妈妈”聊起自己在孤儿院的趣事:

“老师对我很好,不过园长放的屁超级臭,所以得捏着鼻子。”

“园子里养着兔子,它们的便便是圆圆的,我还学会了打羽毛球,还有……”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上一秒还笑着的怜南,下一秒突然伤感地问:

“妈妈,你什么时候来接我?”

“我睡觉前会把行李准备好,裤子和衣服都洗好了,妈妈你再‘诱拐’我一次吧……”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当年,这段戏看哭了无数人——

小孩子不懂得大道理,但她的心中,奈绪才是真正的母亲。

这种亲情跟血缘无关,是发自内心最真实的爱与付出。

有的人也许做了一辈子“母亲”,却依然不懂得母爱是什么。

作家冯尘曾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

“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整个故事,表面上是奈绪拯救了怜南,实际上是一场相互救赎。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在抚养怜南的过程中,奈绪对自己生母的误解也逐渐解开,原生家庭的伤痛被慢慢治愈。

在剧的结尾,她给怜南写了一封信:

我们的见面是不被允许的,我们是不能以母女相称的。

但我还是坚信,将来我们还能手牵手,就像我和妈妈经过30年重逢一样。

只要有幼时手牵手走来的回忆,总有一天会成为路标,引导我们相见。

原作9.4分,翻拍后6.8分,《不完美的她》到底“输”在哪里?

不是因为成为了亲人,才有了爱。

而是因为始终如一的爱,才成为了家人。

真正的爱,不仅能滋养我们成长,也能指引我们一路前行。

------------------

插图|文章插图来自网络,不做商业用途。

PS:更多新鲜好文好物可关注微信公众号:鲁豫有约(ID:lyyy_scndgs)每周三晚偶遇陈鲁豫,陪你走心地聊聊天,一切不止于《鲁豫有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