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新壠村:唱響“民生歌” 鋪就“小康路”

“以前交通很不方便,遇到下雨天,出行都要穿上泥鞋。現在出行不沾泥,門口就能坐上班車”。說起修路帶來的鉅變,涇縣國稅局開發區分局副局長、昌橋鄉新壠村扶貧專幹唐本濤感慨萬千。

  作為與南陵縣交界的村,新壠村位置偏僻,地形複雜,以溝坡為主,地廣人稀,居住分散,出行問題成為全村群眾的“心病” 。近年來,在唐本濤和村“兩委”的積極努力下,村集體獲得多方扶貧項目資金支持,投資約420萬元建設約15公里的道路,其中,交通部門的暢通工程7.21公里,資金310萬元;扶貧資金修建4.885公里,資金43萬元,移民安置道路工程14萬元。極大地改善了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方便了村民生活生產出行。

  與此同時,昌橋鄉把道路建設要作為最基礎的民生產品來“打造”,作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牛鼻子”來抓,這一舉措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參與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如新壠村就有很多村民、貧困戶自願主動的對道路維護。道路建設實施,不僅解決了村民最迫切的現實問題,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更助力脫貧加快了該村脫貧攻堅的步伐。昔日的鄉村路拓寬了,班車開進了村子,農用車開到了田間,農資運到了地頭,村莊迎來了一個萬象更新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