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會斷的橋

為什麼人們對愛情的祝福要用“天長地久”形容,可能人們太在乎用時間形容愛情了。其實,真有那麼多天長地久的愛情嗎?廝守終生的人就是“天長地久”了嗎?

我覺得愛情是個暫時的概念,就像我在這本書裡談到的幸福一樣,很多的時候,一對男女是靠回憶曾經的愛情度過終生的,可是這個時候他們之間並沒有愛情了,有的是家庭和責任,家庭和責任是可以終生的。

真正的愛情是理智的,是雙方自願的。我一直認為那些單方面瘋狂地愛著別人的人,還有那些因為別人不愛他就尋死覓活的人都是病態的,他們這種對愛情的執著是不值得歌頌的。

愛情的根源來自於性的吸引,當然那些建立在物慾與權力的愛情除外,我想原始人應該真正擁有過純粹的愛情吧,因為那時候人還沒有階級之分,沒有階級就沒有高低貴賤,所以現代人的愛情或多或少都摻雜了許多功利的東西,也可以這樣說,現代人無法擁有純粹的愛情。

一個男人對我說,他說他怎麼就沒有享受過那種男女之間要死要活的愛情,雖然他和自己的愛人關係也融洽。我想可能是他們之間的愛情沸點太高了,要想沸騰很難。但這沒有辦法,人與人就是這麼不相同,有的人談了十次戀愛,離了十次婚,但還是每次戀愛都能全部投入,每次都像初戀那樣火熱,但也有一些人,一輩子都感受不到一次激情,也許這就是人生。

有一天深夜,一個朋友打來電話,他向我訴說對一個女人的渴望,和我談了近2小時,他絲毫不感到疲憊,他用了中文裡最美的詞形容那個女人,他甚至說只要她答應嫁給他,他可以終生為她做奴隸。從那時我才知道,有時候愛情會讓人變成虐待狂的,一個願意施虐,一個願意受虐,雙方都得到了滿足。其實,很多戀愛中的女人經常以“折磨”男朋友為樂趣,有時候故意約錯地方,有時故意讓男朋友等上半天,有的故意不讓你吻到她,看著男朋友大汗淋漓的趕到和日漸消瘦她才舒服。而男朋友呢?也不怪罪,甘心受著這樣的體力的折磨和精神上的煎熬。不僅是現代人,古代人也如此,林黛玉不就經常拿點小事折磨賈寶玉嗎?我也終於明白了,原來愛情就是這樣施虐與受虐的過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就叫兩廂情願。

所有人都在追求愛情的甜蜜和長久,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享受了愛情帶來的長久的愉悅?更多的人對愛情的印象是相思的苦澀和別離的哀傷。

有人說,其實愛情就是彼岸的花朵,芬芳的香氣穿越距離,你聞到了,你以為真實了,其實不過隔岸觀火,愛情也像天空的煙火,盛開的絢爛卻是短暫。

這世界上能有多少對男女的愛情最後結晶成永遠的琥珀?

我的剛剛大學畢業的一個朋友,狂熱地喜歡上一個女孩子,起初女孩子對他沒有興趣,一個月後終於在他的猛烈攻勢下,女孩子被他感動了,兩個人相愛了,愛的如膠似漆,不久兩個人同居了,前幾天,他約我去咖啡館聊天,他對我說:除了做愛,我和女朋友真的不知道還要做什麼?

有時,愛情也像一場演出,觀眾都期望有圓滿的結局,可真正能成為永恆的,卻往往全都是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如此,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是如此,所以,凡是悲劇結尾的愛情都是天長地久的愛情。

生命中最苦的一種戀就是暗戀,沒有比暗戀一個人更難受的了,那是心的煎熬,煉獄般的痛苦,但有什麼辦法哪?信命吧!因為你和他沒有緣分。

對一些人來說,愛情更象是情慾的一件外衣,它使男女性的發洩有了一個文明的說法。我常想:戀人們撕心裂肺的思念,到底是整體人的吸引,還是情慾的折磨?

另外,人世間大多數的愛情是沒有新意的,甚至是你我彼此的模仿,所以時下的愛情劇再也沒有了新鮮的話題,大部分的內容都像隔夜茶,懶得喝它。

很多人用愛情欺騙自己,以為有了愛情就可以滿足自己空虛的生活了,其實不然,愛情就像興奮劑,過後可能是自己更空虛,甚至還有後遺症。

現代人的愛情因為有現代的手段使愛情的神密感完全喪失,電話,傳真,網絡的運用使愛情沒有了韻味。可以說戀愛中男女的等待和守望是愛情中最值得回味的了,王寶釧寒窯一十八年的等待,牛郎織女銀河兩岸的眺望都是愛情中的經典,可是現代人不可能再有了,現代化的手段讓這一切在瞬間即成為可能,那種斷腸的牽掛也只有在上個世紀的小說裡了。

很喜歡京劇《白蛇傳》的那一折《斷橋》,原來再熱烈的愛情也是受不了別人的挑唆的,從這一段我們可以看出愛情的脆弱與未知性。

愛情是人生中的靈丹妙藥,但是它也會有失效期,不過失效了也沒關係,就讓我們在它殘存的香氣中去懷念那段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情吧!


愛情是會斷的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