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一部關於社會和人性的寫照,真實而自然

首先,電影中體現了了哥譚市的社會環境艱難和上層的醜惡嘴臉,是壓垮亞瑟的重要因素。社會是有問題,要推翻要改善,可是暴力的發洩和殺害,有用嗎?只是情緒的暴力宣洩而已,對社會進步,毫無意義。民眾是盲目的。就連亞瑟成為小丑之後,他和小丑的擁躉們,也有可能是被政客利用的一群人而已。比起思索和改善,爆發成了宣洩的出口。被侮辱與被傷害的,最終的爆發,一定是極端的,毀滅性的。

《小丑》一部關於社會和人性的寫照,真實而自然


亞瑟一開始就在看心理醫生,精神方面有問題,因此他沒有自救能力,陷落入了絕境。無論在哪裡,都會有各種傷痕的。不要把自己陷入到這種絕境裡,堅持向陽,不放心頭的惡念出來才是更難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是有選擇權的。其次,影片的開頭,一段夾雜著雜音的廣播,宣告了故事的背景,經濟蕭條的哥譚市,垃圾堆滿街頭巷尾,失業率的上升,街頭上到處是無所事事的人們,政府的無為,光鮮政客的演講,一切都昭示著這個社會的動盪。

《小丑》一部關於社會和人性的寫照,真實而自然


化妝間裡,小丑演員亞瑟在對著化妝鏡,用雙手撕扯般拉開自己的嘴巴,漏出無奈悲涼帶著絲絲恐怖與恐懼的笑容,眼角混著妝粉滴落的黑色淚珠。影片用一種壓抑的開頭,將整體節奏混摻著混亂,暗色系的畫面,沉重的音樂,都不無在講述著亞瑟的內心世界,一種壓抑無奈的情緒。在這裡有個畫面,不知道是彩蛋還是偶然,鏡子中的燈光倒影,恰像是蝙蝠俠的頭像。

《小丑》一部關於社會和人性的寫照,真實而自然


街頭的捱打與嘲笑,公交車上的善意換來的冷漠和鄙視,家中母親的瘋癲,吸血鬼老闆的傲慢,同事的背後下手,都在一步步的引出了亞瑟心中的惡,小丑人格的甦醒。亞瑟的笑症貫穿全片,或者說小丑人格偶現的時候,亞瑟的笑聲,帶著一種自發的尖銳。之前的亞瑟,面對欺凌時,小混混的拳打腳踢,只是抱頭蜷縮,老闆的謾罵譏諷,只是微笑掩飾,對著巷子裡的垃圾桶發洩情緒。但在電車上面對三個白領人渣的毆打時,掏危險武器殺人前在燈光明暗的間隙,那一聲尖笑,心中的惡被放大,真正的小丑出現。

《小丑》一部關於社會和人性的寫照,真實而自然


他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寫道:有心理疾病最糟的是人們希望你假裝沒病。他的日記本是他自己的笑話集錦,所以這句話在他認為人們聽到之後是會覺得有趣的。他在地鐵上看到流氓欺負單身女性時成功的吸引了他們的注意,被流氓痛揍一頓,女生趁機溜走。後來他被揍的時候,拿危險武器打死了兩個,最後追出去又打死了一個。

《小丑》一部關於社會和人性的寫照,真實而自然


另外,亞瑟母親從開頭就唸叨的回信,導演把給母親的鏡頭,全都來講述信件,終於也勾起了亞瑟的興趣,他看了信件,得知了自己竟然是首富托馬斯韋恩,當下時局風口人物的私生子,他與母親求證,自己孤身去尋求真相,在托馬斯豪宅門口,一道鐵門,就像正義與邪惡的分界線,小丑與蝙蝠俠第一次會面。亞瑟原本打算在電視節目上自殺,達到最大的人生價值。但是他最終選擇殺了莫瑞,信仰倒塌。此時那個可憐的亞瑟死去了,重生的是鈕鈷祿小丑。“我原本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劇,但其實是一出喜劇。”

《小丑》一部關於社會和人性的寫照,真實而自然


好的喜劇都有能引起共鳴的悲劇內核。亞瑟殺了背叛自己的同事,放走一直對他友善的侏儒同事,瑟瑟發抖的侏儒同事卻夠不到門閂,這裡製造了一種讓人發笑卻笑完會唏噓的喜劇效果。侏儒因為身體缺陷,一出生就處於弱勢,因此他遭到別人的取笑也不反抗。他跟亞瑟一樣,都是這個社會的失敗者。只不過我們很多人會選擇像侏儒同事一樣,弱小地活著,而亞瑟選擇徹底的邪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