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交鋒!3M公司迴應特朗普限制口罩出口:有違人道精神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美國最大口罩生產商3M公司連日發生爭執。特朗普援引《國防工業生產法》阻止3M公司出口防護裝備,要讓這家公司付出巨大代價;而3M不甘示弱,稱阻撓出口會引發“重大人道主義影響”,導致其他國家限制美國緊缺的醫療設備實施報復。

特朗普說,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不推薦大多數人使用醫用級口罩,美國人民可以在家用布料自制口罩。按疾控中心新指導,人們可以使用T恤衫、手帕等常見遮蓋物以及非醫用口罩在外出時遮擋面部。

但特朗普仍稱“人們想戴就戴”,而他自己不會戴。在回答不戴的原因時,特朗普說:“我歡迎那些總統、總理、國王、女王時,我自己沒看到口罩,我就不戴。”

“口罩”交锋!3M公司回应特朗普限制口罩出口:有违人道精神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特朗普:盡力制止“奸商”出口醫療防護設備

美聯社報道,3M公司N95級口罩的出口主要面向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在美國總統與企業的爭執中,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領導的政府支持企業,勸說美國政府不要切斷對加方的口罩供應。但這不足以說服特朗普。

特朗普3日晚宣佈將指示美國聯邦緊急措施署阻止出口N95口罩、外科手套和其他醫療防護裝備,但疫情嚴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可以例外。

爭執始於前一天。特朗普援引《國防工業生產法》要求政府可以獲取“適當”數量N95口罩。N95口罩屬於呼吸器,是一種呼吸防護設備,可以有效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用於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在防護新型冠狀病毒中比普通外科口罩有更好的防護效果。

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推特”發文稱:“看到3M在口罩上的所作所為,今天我們予以痛擊。‘(國防工業)生產法’一直都在。他們(3M)的做法讓政府內許多人大吃一驚。他們會付出巨大代價!”

3M公司:沒有盡力向國家交付呼吸器的說法不是事實

3M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羅曼說,特朗普對3M的諷刺“荒謬”。他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這種說我們沒有盡力向國家交付呼吸器的說法,完全不是事實。”

3M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停止出口呼吸器會導致其他國家停止向美出口防疫物資,導致可用的呼吸器更少。“這是我們與政府相左之處,都試圖尋求代表美國人民。”

事情可追溯至上月。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白宮官員告訴美聯社記者,副總統彭斯3月訪問3M位於明尼蘇達州的工廠,得知3M曾有3500萬隻N95口罩。然而,白宮本週瞭解到,這些3M口罩並非全部用於美國市場。這種情況導致特朗普引用《國防工業生產法》。

按3M說法,過去兩個月來,3M已大力提升口罩產能,從1月的2200萬隻提升至3月的3500萬隻,增產部分完全用於美國,也有海外生產的口罩正在運往美國。

作為加拿大和拉美地區的主要供應商,3M每月向這些地區出口大約600萬隻口罩,拒絕停止這部分出口。

但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埃裡克·戈登說,允許3M出口口罩會威脅美國人的安全,“以人道主義名義將可以挽救美國人生命的口罩運往其他國家,會讓美國消費者恐慌和憤怒”。

美國確診病例超過30萬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4日發佈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確診病例超過30萬例。美國目前是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日15時50分(北京時間5日3時50分),美國確診病例升至300915例,死亡病例8162例。

數據顯示,紐約州疫情最為嚴重,確診病例為113806例,死亡病例為3565例。確診病例超過10000例的州還有新澤西州、密歇根州、加利福尼亞州、路易斯安那州、佛羅里達州、馬薩諸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

援助還是訂單?俄美就物資“扯皮”

俄羅斯4月1日派軍用運輸機把一批醫療設備和防護用品運送至美國紐約。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說,按照俄美領導人3月30日通電話達成的約定,俄方運送這批人道主義援助。

美國國務院當天確認收到物資,但稱那是美方採購的產品,“不是禮物”。不過,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2日說,俄方物資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美意”,他欣然接受。

美國國務院官員3日向媒體給出與先前略有不同的說法,稱美方感謝俄方以低於市場價“出售”醫療物資。美聯社報道,這一說法顯示,起碼俄方所給優惠是援助。

分析

破百萬!全球疫情數據為何如此驚人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3日的例行記者發佈會上宣佈,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超百萬,累計死亡病例超5萬。目前,疫情已蔓延至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據何以如此驚人?

●認知不夠

按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的說法,今天的疫情其實是至少兩週前感染情況的集中體現。雖然目前各國都已出臺空前嚴格的抗疫措施,但要看到顯著效果仍需時日。《紐約時報》4月1日報道,兩週前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約70名學生還在春假期間舉行派對,如今44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更多學生正接受檢測。

●檢測不足

隨著各國檢測範圍擴大和檢測效率提高,全球病例數猛增,這也正說明此前檢測的嚴重不足是造成疫情惡化的重要原因。2月中旬,美國每百萬人中只有約2.4人接受檢測。截至3月28日,美國每百萬人中仍只有2250次檢測,是韓國近三週前檢測人數的2/3。

在疫情嚴重的歐洲,缺乏檢測試劑盒和快速檢測方法仍是各國面臨的難題。相比較而言,德國似乎是目前歐洲疫情防控最得力的國家,這是因為德國很早就開始檢測且檢測範圍大。

●資源緊張&管理欠缺

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認為,病亡率主要取決於疾病管理以及醫療資源管理。當數萬人同時患病,最大的問題是醫療機構床位被佔滿,導致重症患者難以入院從而造成高病亡率。

而德國病亡率低正是得益於充沛的醫療資源和高效管理,以及及早採取措施等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