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是父母 有的父母是“禽獸”

我想講兩點 重男輕女和控制慾強的家長

提到《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以真實的故事背景改編,一段時間內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贊恩少年的故事。贊恩一家生活在貧民窟。過於貧窮的現狀使這家人生活陷入了窘境,贊恩也只能出去做苦力工作貼補家用,然而也只是杯水車薪。在這個家裡,一家七個孩子每天只能蜷縮在一個角落裡。因為父母沒有足夠的能力養育這麼多的孩子,甚至將未成年的女兒嫁給他人。後來贊恩知道自己的妹妹懷孕大出血而死,他也因氣憤用刀刺傷了他妹妹的丈夫判了五年的刑罰。在面臨這樣的結果後,贊恩的父母依然沒有想到自己的過錯,還想再生孩子來代替失去的女兒。

贊恩也對自己的父母心灰意冷,選擇了在法院告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的父母沒有能力養育孩子就不要再生了。很多人在看到電影這個部分都忍不住留下了眼淚,也有網友憤怒地說:難道是玩遊戲,號練廢了再練一個?因為大家明白這樣的家庭根本養育不了那麼多的孩子,孩子即使生下來也不會有幸福的童年,只會面對一天比一天悲慘的生活。父母生下孩子還要擔起教育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的責任,這不僅是保證他們身體的健康,也要注意心靈精神上的健康成長。這樣的孩子長大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一、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成長

家庭環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在充滿暴力,責罵,冷漠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那這個孩子也會受到影響。我們平常應該也能看出來在幸福,有愛的家庭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往往性格都很自信樂觀。這樣的性格也會讓他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更加順暢。所以孩子在什麼樣的環境裡成長是很重要的。

二、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很容易學習大人的言行的,如果大人在孩子面前沒有做好榜樣,那孩子也會養成很多壞習慣,等他們長大以後也很難去糾正了。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形象是很重要的。父母只有自己做好了榜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品行優良,正義的人。

三、尊重孩子

有的父母對孩子總是非打即罵,很少平等的和孩子溝通交流,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也變得性格暴躁,長大以後對待人事物可能也只會用暴力的手段,不知道如何尊重別人。所以父母不要覺得自己是長輩,就不需要尊重孩子。每個人都有尊嚴,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如果不會尊重孩子,孩子又怎麼會知道尊重父母,尊重他人呢?

像電影贊恩裡這樣的事例是真實生活改變的,是真實生活的一種反映。每個父母都應該意識到自己作為父母的重要性,教育孩子的責任重大。要對孩子的成長真正的負起責任。

其實重男輕女這種思想,不僅僅讓一個女孩在家時受苦,它的影響甚至是一輩子的。

重男輕女家庭出來的女孩子,很容易導致自卑性格,變得沒有自信。

因為小時候太缺愛,導致她經常會懷疑自己的價值,覺得沒人可以依靠。在感情中容易患得患失,別人一對她好,就開始掏心掏肺,容易上當被騙;一有點風吹草動,就開始懷疑自己要被拋棄,患得患失。

始終都沒有安全感,處處處於被動。她會很自卑,因為自己的父母都不疼愛自己,會讓她懷疑自己的價值,覺得自己是不是值得被愛;她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因為並沒有得到你們無條件的愛,會怕不給錢你們是不是就不愛自己了,而且會覺得身後沒有後盾,沒有依靠;她會很缺愛,容易被渣男騙,如果有一個男人對她們好一點,她就會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覺得從來沒有人對我這麼好,不能客觀地判斷對方的為人;她會沒有底氣, 一直要賺錢補貼家裡,家庭負擔太重,不敢談戀愛,怕拖累別人,拖到大齡;她會沒有尊嚴,即便嫁人,孃家像個無底洞,永遠填不滿,也會讓她們在婆家永遠抬不起頭。她們會不敢離婚,遇到渣男,遇到家暴,因為沒有孃家撐腰,因為沒有家人做依靠。所以,請停止對女兒的不公平對待,你們毀掉的,可能是她們的人生。然而父母的觀念是很難改變的,而且還可能覺得你讀書讀多了,受到了外面的壞影響。所以,如果做不到不重男輕女,那就請不要生那麼多個!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思想和行為,會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影響!

很多人根本不配做父母。

父母大概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資格考試就可以走馬上任的身份了吧,孩子生下來,父母就有了天然的監管權,他們怎麼對待孩子,都是他們的權利。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混賬父母。

比如,“殺魚弟”的父母。他們生下六個孩子,不給孩子上學,哪怕是幾乎不用自己掏錢的義務教育,也不讓孩子上,而是讓孩子在自己家的魚攤上沒日沒夜的殺魚賣魚補貼家用。

他們生孩子的目的大概就是為了竭盡所能的壓榨孩子,利用孩子,直到把孩子逼上末路。

比如,毛曉彤的父親。女兒出生不久就出軌,和妻子離婚後從未對女兒盡過撫養責任,自己還有吸毒案底,剛從監獄裡出來半年就上電視爆料,要求長大成人後小有名氣的女兒給他5000萬贍養費。這哪是父親,吸血鬼都沒有這麼不要臉的。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很多父母,他們認為自己生下了孩子就擁有了對孩子的“處置權”,他們會虐待孩子,打罵孩子,施行冷暴力。

還有不少父母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幟,正大光明的干涉孩子的生活,將孩子死死捆綁。

有生完孩子就扔給老人或者保姆,自己該逛街逛街該泡吧泡吧的父母。

有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沒考滿分,就把孩子打到鼻青臉腫的父母。

有偷看孩子日記,並把孩子的青春迷思當做笑話到處講的父母。

有偷偷篡改孩子高考志願的父母。

有強迫孩子放棄自我追求回到自己身邊工作的父母。

有因為看不上對方家境而強迫孩子分手的父母。

有好奇心特別重偷拿孩子手機解鎖幾十遍讓手機倒數六小時才能使用的父母。

有看見孩子跟異性同學說一句再正常不過的話也會被痛罵不該太輕浮的父母。

有從孩子從起床那一刻開始就在耳邊嘮叨吵罵不停逼得孩子想自殺的父母。

有逼得孩子不敢反抗但還要強顏歡笑不能說不不能不聽不能關門嚎啕大哭的父母。

有看不慣孩子一刻閒下來 下死命令讓孩子一個人裡裡外外大掃除還不能喊人幫忙的父母。

有從來不庇佑 當著外人鄰居親人路人都能說我自家孩子多麼無能多麼不聽話多麼氣死人的父母。

有明知道孩子身體不舒服還不讓休息一直幹到事情圓滿且要她自己滿意 還不會感謝一句的父母。

有孩子主動去幫忙做點事 結果另她不滿意 隨後立馬劈頭蓋臉一頓罵且完全不領情的父母。

有時常把‘恨 仇人 記仇‘掛嘴邊的父母。

有從來都跟別家孩子做比較 說別家的孩子多優秀 只會貶低孩子 說自己孩子多一無是處的父母。

...

如果當父母也需要持證上崗就好了,能全方位考核父母的經濟實力、精神狀態、心理素質、抗壓能力,讓那些做好準備並願意一直努力的人成為父母,這樣,世界上就會少很多受傷的孩子,而多很多快樂的面孔。

這樣說或許對很多父母顯得很不公平。

誠然,在真正生下孩子前,我們都不懂得如何做父母,更別說如何成為“好父母”了。

但是,我們可以不斷學習,不斷努力,讓自己成為“好父母”,讓自己成為孩子可依賴可信任的港灣,讓我們的孩子長大成人後不怨恨我們,不後悔出生在這個家裡。更慘的是 父母對孩子的暴行外人並不知道,社會道德,公眾抱著看熱鬧的態度繼續殘害這些孩子:爹媽把你拉扯大,光這一點父母怎樣對你你都不能抱怨,更不要說反抗了。 是啊,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對於孩子只要餓不死就行了,他們做父母的便可以要求你做任何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些做父母的要把孩子壓榨到最後一滴血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他們的附屬品

他們花了錢在孩子身上就該理所應當的享受孩子給他們的所有好處。一天到晚叨叨+吵罵+侮辱,強迫別人跟她生活步調一樣,一定要聽她指揮,在她眼裡好像就是一個聽她指揮的機器人,完全沒法溝通,最好統一思維,該做什麼了下一步都是有她控制。

喜歡支配,整天叨叨,很大壓力但總說為你好,在外面也把自己說成一心為女兒但女兒卻如此傷他們心的聖父聖母。於是你在親戚間和他們朋友間總揹負著“不孝”的罪名,他們總是好人,怒總是壞人,在家還要捱罵,受到他們自以為是的教育(以罵為主)。

也在網上看見很多留言:“忘記媽媽是怎麼罵我的了,但是她惡毒的語言確實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有時做夢都夢到她用惡毒的語言傷害我,我會從夢中哭醒,不止一次

在我的家裡,連盆花的擺放都會被管束,如果不聽話就是各種整人的方法直到你屈服。我覺得她愛的不是我,而是愛那份權利和控制的感覺。

我記得小時候,媽媽的控制慾就特別強,不許我交這個朋友,不許和那個小朋友玩、衣服不許攢到一起洗,必須換下一件洗一件,天色沒有黑透,房間裡不許開燈,衣服的顏色、款式等等都必須符合媽媽的心意。”

在批評人的時候,都是說:我怎樣怎樣成功,於是對比的自己就如何如何失敗。滿臉的鄙夷和瞧不起。

我在想,究竟什麼是孝順呢?似乎養育之恩永遠壓在心裡。如果不順從,就是指責:居然捨得讓父母難過,多麼不孝順!

我都是為你好=以愛的名義的要挾。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能做,連做自己的信心都沒有,生存於世上僅僅是掙錢的話,似乎活著並沒有什麼意義。

所以,孝順是有前提條件的—父母知道尊重你是獨立的人,有獨立的思考和人格。如果不是這樣的條件,我覺得也就是常回家看看了,家庭和事業都不能讓父母干涉。千萬不能一起居住。不在一起住有個好處—我可以僅僅聽聽而已,自己做決定。父母若是怒了,頂多隔時間久點再去看看,不至於被戳脊梁骨罵,甩臉色。真的很壓抑。

希望我的孩子心理健康,獨立的生活,自信而自愛。希望我以父母為鑑,永遠欣賞我的孩子。

面對控制慾強的父母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1、做到真正的獨立。往往父母會利用一些“你看看你的生活費比誰誰多多少”“你現在還不是我養著嗎”等等理由成為控制你軟弱的理由,所以一定要做到經濟獨立,並且可以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2、在說“不”的時候,要溫柔的堅持。所謂溫柔,就是先接納好自己的情緒。當父母想要你生活在她安排好的軌跡中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跟父母進行溝通,當然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所以還需要足夠的耐心,一點點的幫助父母改變。

3、自求多福、遠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