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殲日寇皇親


梁山殲日寇皇親

東進支隊挺進山東


梁山殲日寇皇親

  1938年9月29日,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上作出了“派兵去山東”的指示。1939年3月,中央決定羅榮桓、陳光率領八路軍115師主力進軍山東。代師長陳光和政委羅榮桓率領115師一部迅速挺進山東轉戰至魯西平原,建立和擴大抗日根據地。

1939年6月,駐魯日軍第32師團決定對我115師展開“掃蕩行動”。7月底,該師團從守備津浦路沿線的日軍中抽調了一個步兵大隊並加強部分騎兵和炮兵,組成了一個步、炮、騎混成大隊直撲魯西平原。

皇親大隊長


梁山殲日寇皇親

日軍行進圖

  日軍指揮官名叫長田敏江,少佐(校)軍銜、大隊長。其人出身日本皇族,是日本天皇的一個外甥,日本皇族裡的一個最年輕的“少壯”。來華前,日本天皇還專門召見了他,鼓勵他歷練成熟,擔當大任。倍受日軍高層的重視,是日軍將校軍官的“重點培養對象”。

長田敏江,身矮肥胖,仗著皇親國戚,驕橫跋扈、自命不凡,主動“請纓”率隊前往掃蕩。日軍專門為他配備了一個炮兵中隊、一個騎兵中隊和偽“皇協軍”一個連。目無一切的他根本沒把八路軍放在眼裡,在他眼裡,八路軍就是一群毫無戰鬥力的雜牌軍。從駐地出發後,他把軍校的行軍出擊的課程,擺到行軍佈陣上。命令騎兵和偽軍在前面開道,步兵大隊居中,後面用數門意大利野炮壓陣,甚至連警戒勤務都不派,大搖大擺的直衝我魯西根據地。此時,魯西僅有115師師直特務營和686團第3營兩個連,總計不足600人。

梁山,因為梁山泊而著名,《水滸傳》記載的梁山108將 演繹了淋漓盡致的農民軍抗擊宋王朝的傳奇故事。不可一世的日軍做夢就沒有想到他們進入了一處萬劫不復的覆滅之地。

梁山殲日寇皇親

巧設口袋陣

  8月1日上午,八路軍115師直屬隊正在召開慶祝“八一”軍民聯歡會。偵察員突然送來我汶上縣地下情報站的報告,長田敏江率領一支日軍大隊600多人和偽軍由汶上縣城出發,正向我梁山根據地進犯“掃蕩”。羅榮桓馬上返回聯歡會場向部隊作了戰鬥動員,組織群眾向外區轉移。陳光則立即到指揮部與作戰參謀周密進行了殲敵部署,利用“青紗帳”作掩蔽,以師直特務營三個連和686團的10連、12連在梁山南面的前集、獨山兩個村子四周擺下一個口袋陣,靜候長田敏江前來鑽“口袋”。

8月2日,天剛矇矇亮,灰沉沉的曠野顯得格外寂靜。長田敏江率領著浩浩蕩蕩的行軍隊形,開進到了梁山地區。一路暢通無阻更助長了長田敏江的傲氣,隨行副官多次提醒他,梁山地區有八路軍主力部隊活動,勸其小心謹慎。一心殲滅八路軍、爭取顯赫戰功的他,更是激起了鬥志,命令野炮、輕重機槍沿途轟炸掃射,實行火力開路。

我特務營2連迅速讓開大道,隱蔽在兩側的高粱地裡,待敵人大隊人馬過後,暗暗地跟了上來。我特務營偵察排長扮成“維持會村長”,領著幾個裝扮成“順民”的戰士打著小旗,將“皇軍”“熱情”地迎進了前集村。日軍進村後正準備休息,卻發現這裡沒有一個村民,日軍官兵在村裡“兜”了好幾圈,卻沒有找到一個村民。特務營1連、2連突然從南北兩面向敵人發動了襲擊。

  特務營1連、2連接觸敵軍後,且戰且退,又迅速消失在青紗帳中。長田敏江判斷,火力差、人員不多,是“土八路”襲擾,更加肆無忌憚。立即命令炮兵向我軍撤離的方向發炮轟擊,隨後派出騎兵和偽軍搜索前進,掩護整個大隊在後面跟進。當敵人進至梁山西南突出部山腳下時,特務營1、2連和騎兵連按照作戰預案,向敵發起了第二輪襲擊。八路軍戰士放開手腳,輕重武器一起開火,手榴彈在敵群中四面開花,日軍猝不及防,數十人斃命。村莊裡到處都是殺聲、槍炮聲、敵人的慘叫聲,日偽軍被打得暈頭轉向,長田敏江實在搞不清作戰對手在哪裡,於是他一面命令炮兵向四周發炮轟擊,一面指揮日軍步兵大隊火速佔領前面的獨山村和村外的亂石崗。

   115師代師長陳光和政委羅榮桓見敵人進入到了預定的圍殲地域,誘敵任務已經完成,便命令部隊迅速撤離了戰鬥。日軍佔領獨山村和亂石崗子後,馬上向四周進行了長時間的火力偵察,卻發現我軍就像空氣一樣,沒了蹤影。長田敏江派出了搜索分隊四處偵查,未能找到我軍的去向。此時,天色逐漸黑了下來,長田敏江見梁山四周夜幕平靜,便命令偽軍到村外的亂石崗擔任警戒,把日軍全部調到獨山村休息。

午夜合圍

  被我軍牽著鼻子轉了一天的敵軍,心驚膽戰,固守待援。梁山的深夜愈加靜寂,一輪明月掛在樹梢,連蟲叫鳥鳴都少的令人生寒。疲憊一天的敵軍抵不住夜的誘惑,漸漸鼾聲四起。午夜時分,隨著一顆信號彈的升起,早已鉚足氣力的八路軍戰士,精神抖擻向敵發起了猛烈攻擊。八路軍騎兵連從西北角衝進村子,一頓馬刀劈殺,消滅了敵警戒分隊。特務營和686團12連也從四面衝殺了進來。整個獨山村響徹了槍炮聲、喊殺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一時間,槍炮聲響成一片,日軍被搞得暈頭轉向,有的趴在地上,有的驚慌逃竄,有的哇哇亂叫、來回奔跑,亂作一團。長田敏江從睡夢中驚醒,馬上指揮部下進行抵抗。在村外亂石崗擔任警戒的一個連的偽軍還未來得及反應,就被我686團10連四面包圍後繳械投降了。

  長田敏江驚魂稍定後,開始組織兵力試圖奪回村外製高點亂石崗。在炮火掩護下,日軍以兩個中隊的兵力向我10連堅守的亂石崗陣地連續發起了6次衝鋒,均被我軍以手榴彈和肉搏戰反擊下去,雙方都傷亡慘重。當敵軍發起第7次攻擊時,我10連陣地上僅剩下30餘人在頑強堅守。危急關頭,日軍側後突然殺出一支隊伍。原來是686團11連聞訊後急行軍趕來參戰。兩面夾擊下,日軍的第7次衝鋒再次被打垮了。隨後,10連、11連又聯手向村中敵軍攻去。月光下,到處是我軍的大刀、刺刀的寒光閃閃和日軍垂死慘叫。幾經廝殺,我軍肅清了外圍之敵,一舉奪得日軍3門野炮。

長田敏江意識到這是遇到了前所未見的強大對手。於是,他一面向濟南的第23師團發電求救,一面集中所有兵力在20多挺輕重機槍和10餘具擲彈筒火力掩護下向我發起連續衝鋒,企圖拼死突出我軍的包圍圈。我軍則用長征中繳獲國民黨軍的一挺馬克沁重機槍壓住了敵人的火力,將瘋狂衝鋒的日軍成片掃倒。為彌補速射火力的不足,我軍還組織十幾支步槍集火射擊“放排子槍”,很快就將衝出村子的敵軍打了回去。

長田敏江暴跳如雷,他不相信武裝到牙齒的大日本皇軍打不過裝備簡易的土八路,瞪著血紅的眼睛,指揮日軍分為數十股戰鬥群向我軍反撲,我軍展開部隊,將敵分割包圍。日軍官兵雖有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但不幸的是遇上了身經百戰的紅軍老部隊,幾個回合下來,日軍死傷慘重,軍官幾乎全部戰死,陣亡官兵的屍體佈滿了村子的各個角落。

  驚慌失措的長田敏江,把殘餘的官兵集中起來,搶佔了亂石崗下的幾個舊石灰窯和兩處馬車店,作困獸之鬥拼死頑抗。這時,被我軍轉移出去的老百姓也紛紛趕回來助戰,冒著槍彈幫助我軍抓俘虜抬傷員。


梁山殲日寇皇親

痛擊日寇

8月3日拂曉時分,我軍集中10餘挺輕重機槍和擲彈筒於獨山下,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居高臨下,向龜縮在大車店院內的殘敵猛烈射擊。班長曹大順帶領5個戰士,從敵人背後猛撲過去,把敵炮手的脖子卡住。傷員李佔山用頭把一敵兵撞倒在地,另一戰士乘機將刺刀插進敵兵的心臟。三營長劉陽初抓住戰機,親率一個突擊隊,衝到大院牆下,攀梯登上屋頂,用刺刀將屋頂挑開個窟窿,向房內扔進幾顆手榴彈。戰士李傑從窗口一連擲進4顆手榴彈。隨著爆炸聲,日軍的嚎叫聲消失了,立即有兩個漢奸跑出來高喊饒命,有兩個日兵跑出來繳械投降。天亮時,日軍20餘名殘兵狼狽逃竄。我軍分頭追擊,逃跑的日軍有的被擊斃,有的被從高粱地裡逮住,有的被群眾抓獲。

  打掃戰場時,我軍在舊石灰窯外的一處窪地裡發現了一個穿著襯衣的日軍軍官的屍體,軍服胸章寫著“第32師團長田大隊少佐大隊長長田敏江”。原來,長田敏江深感顏面丟盡,切腹自殺向天皇“謝罪”。

  日軍這支前來“掃蕩”的精銳野戰大隊除24人被俘外,其餘全部被殲。繳獲日軍92步兵炮1門、意大利造野炮2門,電臺3部,輕重機槍20餘挺,步槍數百支。

  長田大隊的覆滅和長田敏江的死亡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戰後,日軍對此次戰鬥始終秘而不宣,第32師團師團長木村兵太郎受到處分,一大批軍官相繼被追究了責任。同年8月7日和8日,我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聯名向國民政府和軍委會委員長蔣介石接連發出兩封戰績電報:“掃蕩魯西之敵,被陳師粉碎後,本月冬日又復將山口長田全部殲滅……”(電文中的“山口長田”即長田敏江)。這次戰鬥,我軍創造了中國軍隊在劣勢裝備和兵力同等情況下,全殲日軍一個成建制大隊的出色戰例,被八路軍總部和國民政府嘉譽為“模範的殲滅戰”。


梁山殲日寇皇親


參考資料:《羅榮桓畫傳》《山東黨史資》《魯南黨史大事記》《崢嶸歲月》《羅榮桓畫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