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風流猶尚存:一代武俠宗師金庸的三次“班門弄斧”

文彩風流猶尚存:一代武俠宗師金庸的三次“班門弄斧”

金庸先生日前駕鶴西遊,雖人已不在江湖,但他在武俠世界的傳說將銘刻在幾代人的口碑上,併成為未來世代的靈感源泉和文化淵藪。下面謹以此文再品先生的襟懷與風骨,並與諸君共緬:

金庸先生在北大演講時,曾講過一個“班門弄斧”的故事。金庸去浙江紹興蘭亭鎮王羲之的園林住所參觀時,當地人盛情邀請他在此題字留念,他連忙推辭:“這是書聖王羲之的的故鄉,我怎敢託大題字?”隨行的朋友勸道:“人生難得幾回遊,此別蘭亭何時還。”當地人也誠心誠意地拿出早已備好的文房四寶,他見卻之不恭,只好寫下“班門弄斧,蘭亭揮毫”。

文彩風流猶尚存:一代武俠宗師金庸的三次“班門弄斧”

文彩風流猶尚存:一代武俠宗師金庸的三次“班門弄斧”

後來,他去四川成都杜甫草堂遊玩時,當地人邀請他在此題詩留念,他誠惶誠恐謝絕說:“這是詩聖杜甫的桑梓,我何德何才敢賦詩題字。”朋友勸說:“浪漫主義何不為現實主義潤潤色?”他一想起蘭亭的題字經歷還心有餘悸,但當地人的拳拳企盼和諄諄善誘又讓他盛情難卻,他又只好寫下:“班門弄斧,蘭亭揮毫,草堂賦詩。。。”最後一句苦思良久而不得,只好作罷。

文彩風流猶尚存:一代武俠宗師金庸的三次“班門弄斧”

文彩風流猶尚存:一代武俠宗師金庸的三次“班門弄斧”

再後來,他到北大去演講,終於彌補了缺憾,補足了第四句,“北大講學”。此語甫出,全場即刻掌聲雷動。金庸先生三次巧妙的“班門弄斧”折服了在場所有人。

文彩風流猶尚存:一代武俠宗師金庸的三次“班門弄斧”

金庸先生是享譽世界的一代武俠宗師,被金粉們尊稱為“金大俠”。作為現象級名人,他為別人題字寫詩無可厚非。難能可貴的是,他很有自知之明,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先生三次援引“班門弄斧”,足見他的謙遜和審慎。

文彩風流猶尚存:一代武俠宗師金庸的三次“班門弄斧”

文彩風流猶尚存:一代武俠宗師金庸的三次“班門弄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