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牛奶倒進下水道,經濟學真的理直氣壯嗎?

​大熊的今日熱點來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

每當危難之際,總有英雄挺身而出,逆行而上,撐起民族的脊樑。今天是國家哀悼日,我們向抗擊新冠肺炎犧牲的勇士和逝世同胞致敬!


正是因為勇士們的付出,熟悉的武漢又回來了,久違的熱乾麵爆單了。武漢的老字號訂單應接不暇。

久違的不是熱乾麵,是幸福感。能迴歸正常的感覺真好。

瑞幸咖啡也爆單了。

下單的人太多,瑞幸APP一度宕機,從來不喝咖啡的大爺大媽也去排隊。這麼多人去買瑞幸咖啡,不是咖啡太好喝,而是手裡拿著大把的優惠券,要趕緊用掉,不然很可能再也用不上了。

一家最高市值近千億人民幣的上市公司突然面臨倒閉風險,只是因為前幾天瑞幸自曝,公司運營官及下屬員工在上市前後有財務造假,涉及金額22億元人民幣。

瑞幸財務造假事件並不新奇,像很多故事一樣,一地雞毛之後,曲終人散,留下劇中人默默舔舐傷口。問題是:燒錢補貼的模式為什麼能受投資者追捧?

事件發生後,投資圈裡的大多數反應是:造假事件把中概股給毀了。

沒有造假的話,大家就歲月安好了嗎?

只要資本繼續做燒錢的所謂商業模式,早晚都會出現類似的事件,不是“瑞幸”,就是“確幸”。

這是商業至上的必然後果。

將牛奶倒進下水道,經濟學真的理直氣壯嗎?

真是不幸,我們在有生之年碰到一個更鮮活的例子。

就是幾天前,美國《威斯康星州農民報》報道,當地奶農正將數十萬加侖牛奶(1加侖約等於3.75公斤)倒到下水道。奶農們自己也很困惑“我們從來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每個人都跑到商店去買食物,而我們生產的食物只能直接倒進下水道。”更神奇的是,當地的農業合作社還會給倒奶的奶農發補貼。我們可以把農業合作社理解為資本家。這個倒奶事件換另一個說法就是:

資本家倒貼錢把牛奶倒掉,也不給別人喝。這簡直比我們當年政治課本里的“萬惡資本家”還要可惡啊。


為什麼要倒掉牛奶?按經濟學解釋,近期受疫情影響,供過於求。美國人瘋狂囤糧食、罐頭,沒有人買牛奶,不易保存又容易變質。對於農場來說,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把牛奶倒掉。

供求、成本,熟悉而高深的名詞,無懈可擊的解釋。

但我仍舊無法理解,這一套經濟學的邏輯,不是正好違背了經濟學的最終目標嗎?經濟要追求有限資源的最優配置。牛奶倒進下水道也是為了實現更優配置,讓人們生活的更好?


就在同一時間,尼日利亞的一位婦女帶著4個孩子,接受BBC記者採訪。記者問她為什麼不願意隔離。她說,比起病毒,她和她的孩子更害怕飢餓。蝗災和疫情的雙重打擊正讓非洲的數千萬甚至數億人口面臨飢餓。非洲的慘狀,借用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的一句話就是:

“把人民從病毒中拯救出來,但他們將因飢餓而死亡。”

一邊是面臨飢餓的貧民,一邊是倒貼錢將牛奶倒進下水道。高深的經濟學模式讓人們生活的更好了嗎?


可能讓某些人生活的更好了。

近日,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出售了一部分航空股,從2月27日買進,到近日賣出,股神虧損了48%。

股神曾經聲稱絕對不會買入航空股,甚至在給股東的信裡調侃到:想成為百萬富翁很簡單,首先是個億萬富翁,然後去買個航空公司。

如此堅定的航空反斗士,竟然也會入坑,也是跳不出資本的貪慾。

大家都在調侃股神,一直聲稱“如果不想持有十年,就別持有一分鐘。”現在也破功了。

可是,不要忘記,僅在1956-2006年這50年間,巴菲特的資產就從14萬美元增長至400多億美元。這點損失又算什麼呢?

巴菲特要感謝現代經濟學。從財富分配上來說,400億資產的巴菲特與尼日利亞的農村婦女的差距是指數級的。經濟學你給我解釋一下。

不過,無論你如何解釋,你都必須承認:造成這種後果,你真的很無恥。

現代經濟學是基於理性人的前提建立的。哈耶克早就注意到,個人的理性導致群體的非理性是必然的結果。同樣的,價格也並不能囊括全部的經濟關係。既使在經濟學內部,價格也不是全部。

但在過去的100多年裡,經濟學並沒有認真去解決這個問題。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貨幣化,就連衛生紙也不放過。近日疫情嚴重,衛生紙短缺,有人開玩笑,發行一個“衛生紙幣”的虛擬貨幣。

連衛生紙的主意都打,還有什麼不能想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