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中央空調的定義

若干房間使用一臺主機的空氣調節系統。

中央空調的優勢

兼顧美觀與功能一體的理想型空調類型,尤其在滿足多房間製冷功能上性價比高於普通空調。

中央空調分類

氟系統與水系統(就今天著重來講)

氟系統是由室外機與室內機共同組成的製冷系統,內外機通過銅管連接,管道里面走的是製冷劑——冷媒(就是氟利昂),直接蒸發帶走熱量,它的心臟是壓縮機(屬於外機),它是製冷制熱系統,現在主推變頻壓縮機,根據室內冷熱負荷的變化,自動調節壓縮機的工作狀態。就是通常聽到的“一拖幾”或“一帶幾”。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缺點:氟系統的冷媒遍佈於系統各部,且工作壓力非常高,洩露的幾率大,一旦出現洩露,管內的製冷劑會危害大氣。而且漏點不易找到,加大了維修難度。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氟系統運行原理

氟系統空調類型分為風管機、卡嵌機、落地機、掛壁機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水系統簡稱水機,與家用中央空調氟系統的區別主要是水機是二次換熱冷媒到水,而氟機則是冷媒直接到末端,水系統分為空調內機部分和外機部分,內外機通過銅管連接,管道里面走的是循環冷凍水。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優點水系統的製冷系統集中於外機,安全可靠,再加上工作壓力低,即使室內水系統出現局部洩露,也容易找到漏點進行補漏。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設備組成有風機盤管外、冷凍水泵、節流閥裝置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水系統是地板採暖系統應用的最佳的解決方案之一,可支持中央空調壁掛爐冬季聯動系統,壁掛爐制熱,這是傳統空調和氟系統所不能完勝的。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風管機的分類

我們結合水系統,介紹下風管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藏式室內機,

風管機按送風方式分類分為:側送和接風管送風

側送風:管道佈置簡單,施工方便,用得最多的是百葉送風口。百葉送風口中的百葉是成活動可調的,既能調風量,也能調方向。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側送風方式設備需求特點:運轉音低,機身超薄,設備緊湊。室內機機外靜壓需求一般。迴風方式主要有底回、側回或者後回。

接風管送風方式設備需求特點:可對應不規則空間及挑空空間,室內機機外靜壓高,可接長距離風管和各類風口,管子長。

送風方式:側送下送和地面送回風方式是接風管側回或者後回。

側送後回:吊頂空間小,運轉噪音更低,適合進門處過道較長的臥室使用,可充分利用衛生間旁邊的空間。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注意檢修口在450mm*450mm以上

側送底回:適用吊頂空間並不寬敞,佔用吊頂空間最小,吊頂內空間最小240mm,伸出最少700mm。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同樣檢修口在450mm*450mm以上

側送側回:當空間不允許吊頂,也不喜歡掛壁機的形式,主要是衛生間或廚房)的全吊頂空間放置空調內機,房間內無須吊頂,空間舒適感更好,但是要注意風口間距。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注意

出迴風口的距離保持在1m或者以上 並調整好橫豎百葉的風向,避免氣流短路, 由於採用吊頂回風,吊頂空間多大會增加空調負荷,所以需要在吊頂內作較小的獨立迴風腔,若是在廚房或衛生間吊頂的還需要做好隔熱隔溫防油煙等措施,並避開排風系統。

側迴風口結合燈槽形式

在側迴風的情況下,有時會遇到天花需要做燈槽的,一般不建議採用燈槽,如果一定要做,那需要控制好燈槽的突出長度以及風口與突出燈槽之間的垂直距離。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至於出風面板的選擇風格問題按照合適的就行了。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下面來看看側出風口完工實景圖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接風管送風方式

適合全吊頂空間 吊頂複雜房間 高達挑空空間 靜音要求不高的場所

常規室內內機厚度在300mm 吊頂空間應滿足至少350mm,如果房間面積較小,吊頂空間有限可以選擇超薄型室內機,機身厚度200mm,吊頂空間大於240mm,也可以滿足。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接風管送風方式和風口風管佈置

接風管送風方式的風管和風口布置很靈活,可以針對不同房型,採取不同的送風方式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注意:噪音預防措施 靜壓較大的空調內機在滿足遠送風要求的同時,其噪音也隨著增大,在進行設計時,應考慮到空調施工時相對應的降低噪音的措施,如儘量採用後部迴風的方式,且前後都接風管送風,安裝靜壓箱,貼吸音棉等。

在冬季使用時,應將出風口的橫百葉向下打,使得熱風能直接送到人員活動範圍,以達到更好的制熱效果

下送風及迴風方式

與側迴風方式不同 接風管送風方式還可以採用下送下回

當空間不予許吊頂,不也喜歡掛壁機的形式,可以考慮在相鄰空間如衛生間,廚房等吊頂空間進行下送下回,但必須保證風口間距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注意出迴風口的距離保持在1m或者以上 並調整好橫豎百葉的風向,避免氣流短路, 由於採用吊頂回風,吊頂空間多大會增加空調負荷,所以需要在吊頂內作較小的獨立迴風腔,若是在廚房或衛生間吊頂的還需要做好隔熱隔溫防油煙等措施,並避開排風系統。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氟系統和水系統中央空調的價格對比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水系統中央空調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氟系統中央空調

耗電

中央空調每個月電費—空調耗電量的計算公式

定速空調累計工作一小時耗電量/度=製冷功率÷1000:空調日耗電量/度=製冷功率×日累計工作小時(這個的前提是外機不停機的情況下的累計工作小時,要是外機停過,就要把停機的時間去掉)÷1000。

假如是建面90㎡三室一廳的房屋,在所有房間都開啟空調的情況下,

其電費:以3個月(90)天來計算,每天使用14個小時,經驗工作時間約為使用時間的40-50%,質量量為6800W,功率為2500W的中央空調,每年的耗電量為:90*14*45%*2500/1000=1417.5度。

而同等情況下,若每個房間使用1.25匹的壁掛機,單臺製冷功率在2500W,功率1000W,在3臺機器同時運作的情況下,每年的耗電量為:90*14*45%*3000/1000=1701度。

若是房屋面積和房間數量更大更多,那麼這個電量的差距會更大,所以到了夏天還是安安心心的在家吹吹空調,享受下夏日裡的涼爽,不用再為每個月的電費而頭疼了。

單從功能來說,一臺家用中央空調等於幾臺壁掛機和櫃式機,機器用電量要小於每個房間裝一臺壁掛式空調的用電量之和,而中央空調的效果還要比裝幾臺的效果要好很多

安裝時應注意些什麼

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中央空調安裝必須同裝修同時進行,並注意與水電、裝潢的協調配合。

2.確定內機與風口的位置以及數量,提前與施工負責人協商。

3.確定中央空調的佈局,不僅要考慮到後期的維修與維護,還要考慮到通風散熱的問題。

4.中央空調的銅管和冷凝水管屬於比較脆弱的部件,在安裝過程中需注意不能損壞以及保溫,保溫材料的購買不能馬虎,應選擇阻燃性好、保溫效果好的,例如國內的翅龍,B1級阻燃,8000以上的溼阻因子,防火防水防凝露,保溫保冷效果俱佳。

中央空調知識精華濃縮版,讓你10分鐘秒變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